张珏
首先,如果要把班主任工作比作一件什么事情的话,我认为它就好比一场战争,而且还是一场久攻不下城堡,时间达三年之久的持久战;它拼的不是你的爆发力,而是你的耐力。
其次,我认为一名班主任应保持一颗平常心,正确地看待自己班上的学生和自己所任教的别的班上的学生所犯的错误;
再次,大家都很熟悉的——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优雅”地完成整个班主任过程很重要。
为什么我会认为班主任工作好比一场战争呢?
首先,我认为班主任工作就好比是以坚持为主旋律,创新为高低音符的一首曲子。在不断被要求“要创造性地工作”的今天,我却把创新放到了第二位,难道是创新不重要吗?不是。创新很重要,但是,在班主任工作中,坚持执行更为重要。试想:一个真正优秀的创新思想,它没有扼杀孩子的天性,没有剥夺孩子们作为一个人应享有的自由,它真正体察了孩子的需要,真正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但,这个想法没有被坚持执行,而是在班主任三分钟热情后冷却了,那么,它不过就是张空头支票,没有任何实在的意义。
我上学时,我们年级有位班主任在我们上初中一年级时工作之出色——他脑子中似乎有永远都用 不完的“新点子”,其他班好象都是跟在他屁股后面走,在班上推行的政策中绝大多数都来自这位老师。一年过去了,那位老师依然热情如故,“大脑风暴”似的又想了很多“新点子”,但他的班已经接近瘫痪,而别的在坚持执行某些他最初那些“新点子”的班级却兴兴向荣,一派生机。所以,我认为,班主任工作需要创新,但更需要对创新思想的坚持执行。只有坚持执行,让创新的“点子”落地生根,這个新点子才有意义。
其次,我认为一名班主任应保持一颗平常心,要能正确地看待自己班上的学生和自己所任教班级的学生反复所犯的现象。
为什么我认为班主任得有一颗平常心呢?这是我自己深切感受到的一点。曾经的我,面对别班学生的错误,我能理性地对待。我会告诉自己说:“人生本来就是一个不断出错又不断修正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而学生到学校来就是让老师帮助他们修正错误,引导他们找到自己的人生位置的。所以,如果他们不犯错误就不正常了。”或者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他们还是孩子,犯点错合情合理。”道理还是这些道理,但拿到自己班上就行不通了,面对自己班学生犯错,我也试图用道理说服自己,理解他们,并且我真能理解,但得等我那通火发过之后才能理解,才能真正从情感上接受,所以,当我发现自己有这个问题之后,就不断地给自己讲道理,摆事实,让自己心平气和,理智地看待孩子反复犯错这个现象,现在的自己虽然在面对具体现象时还没有完全做到心平气和,但是一旦面对具体事实,还是能理智地想方法而不是着急上火了。所以,我和我们班的学生沟通交流得也比以前好了。
再说,青少年本身正处于成长阶段,世界观尚未形成,思想很不稳定,这就决定了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过程,也因为在德育过程中,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通过长期的训练、积累才能实现。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要求老师要正确看待孩子不断犯错的现象,要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长期引导学生在反复中逐步进步。
再次,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班主任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优雅”地完成整个班主任过程很重要。
有一次听我的学生说:“原来以为年轻教师写字都是乱画,老教师都是“好生画”,没想到,相反,老教师都是乱画而年轻教师都是“好生画”。因为教我们班的那几位老教师写字都很漂亮,洒脱,所以也比较潦草,学生就认为是乱画,而我们几个年轻人写字都写不好,所以我们乖乖地一笔一划地写,所以学生说我们是在“好生画”。
他们还为有个喜欢乱穿衣服的老师起了个绰号——叫“混搭达人”!
他们还评价老师是否讲礼貌。
还有一次,我让一个学生当回小老师给同学讲练习册,结果他一开口就引来满堂哄笑,因为他的语气就是我的平时说话的语气,动作姿势都像是我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学生对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会留意,甚至会模仿,而班主任是和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也是对学生影响最大的老师,所以班主任得尤其重视示范作用。因为我在我班上规定学生不能戴首饰,所以,我自己就得做好榜样,曾经特喜欢带那种大圈圈耳环,自从当班主任后,这个爱好就活生生地被剥夺了,手链啦,手镯啦,项链啦,夸张的手表啊等等等等,都乖乖的躺在盒子里乘凉了,现在,偶尔看见盒子里的花红柳绿,心痒痒的,但也不会去戴了。为了给孩子们做好榜样,好多爱美的想法都悄悄地收起来了。
总结
以上就是我对于班主任工作的一些感悟,它需要你带着理智不疾不徐地用一颗平常心“优雅”地打一场持久仗。
参考文献:
[1]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J].宁夏教育. 2009(10)
[2] 班本意识:班主任专业化中的应有之义[J]. 邵山. 班主任. 2008(12)
[3]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M]. 福建教育出版社 , 谌启标,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