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
摘要:国家推行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就是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基于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存在的问题,对比德国高等工程教育培养模式,分析中德两国在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过程中的共同点与差异性,从而得到德国高等工程教育中可以借鉴的方法。通过进一步借鉴德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案例,将有助于高校与企业间形成良性的联动培养机制,同时提升国内工程师的培养质量,使我国顺利完成“卓越工程师教育”项目的战略目标,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的国家经济目标。
关键词: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卓越工程;国际认证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8-0059-03
一、引言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历史性的重大转型时期,发达国家的制造业正大踏步向工业4.0时代迈进,我国高端制造业科技人才储备不足,企业转型缓慢,面临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国家减少环境污染、节约国家资源的政策越来越严厉。为达到国家调整经济结构、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战略目标,企业需要尽快完成产业结构升级以提升国际竞争力,摆脱低端制造角色并上升到世界产业链的中高端制造,其中最迫切的需要是为企业培养具有良好理论素养及职业技能的专业技术性人才,而应用性人才的培养一直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短板。
德国作为欧洲最大制造业国家和全球制造业强国,其工程、制造企业享誉国际,其取得的成就首先归功于德国高等工程教育,培养了工程师精深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出色的应用技能。德国工程师教育的成功秘诀,在于使理论方面广博的基础知识和应用相结合,因而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从2010年6月开始,我国就开始借鉴德国以及其他国家关于工程师培养的有效方法,我国教育部开始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现在该计划已经在国内大概200所高校进行试验。最早参加该计划的地区是上海,上海市参与该计划的目的是促进工程教育的建设,以提升区域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参加该计划的各个高校无论在思想方面,还是在人才培养或者企业联合培养方面,水平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因为我国的“卓越计划”提出比较晚,在社会参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尚未完善,再加上很多高校办学经验不够丰富,因而还有很多必须解决的问题,如何结合我国的国情来改变国内高等工程教育的现状,使得国内的工程师不但拥有稳固的基础知识,而且还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是目前国内高等工程教育适应国家的战略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二、德国工程师培养模式的特点
1.落实“严”出,居高淘汰率。德国把工程师资质制度和工程教育集合起来,形成一体化的模式,并且把培养成品工程师当作工程教育的宗旨。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工程师,德国高等工程教育具有自己的特点,比如:学习时间长、实践步骤多、考试制作严、淘汰概率高等。学生往往要经过5—7年的艰苦学习才能够拿到德国工程师文凭。为了保证培养质量,增强在校学生的危机意识,德国各个大学都保持居高的淘汰率,例如亚琛工业大学每年的淘汰率保持在50%左右。而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的淘汰率甚至更高,其中该校最出名的专业电子技术淘汰率高达90%。[1]造成淘汰率高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不能在固定的学年内获得相应的学分、考试挂科严重、毕业论文没有通过等。由于德国教育采用完全学分制,所以学生在被淘汰之后可以选择攻读其他专业或者转到其他学校就读,并且在转专业或者转校之后学生原来所修的学分依然是被认可的。
2.学生主导,实用至上。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是德国高等教育的显著特点,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一般来说,在每个学年开始的时候,教授都会给学生说明该课程的重点内容以及这门课学习的方向,并且学生不需要购买特定的教材,教授一般只会推荐相关的教科书。此外,课堂上所学的内容比较多,而剩余时间则给予学生自行组织团队进行课题研究。另一方面,德国教育注重实践过程,注重方法训练,注重能力培养。德国的大学生在入学之前以及入学之后都必须去企业实习。职业技术学校要求学生在入学之前要进行6—8周的实习,实习内容要和所学专业有关,并且实习过程由学生自己安排,学校不会为学生安排任何实习单位。
3.侧重差异定位,避免“一刀切”。现在德国的高等工程教育体系被分成两个类:一类是工业大学,由慕尼黑工业大学、柏林工业大学等九所联合构建;另一类是应用科技大學,这些学校的代表是汉堡科技大学和科堡应用科技大学等(HAS7)。工业大学与应用科技大学的性质与培养计划是不一样的,工业大学侧重培养研究型工程师,而应用科技大学比较注重培养应用型工程师,但是不管是工业大学,还是应用科技大学,都有同样的职业鉴定资格。对于应用科技大学而言,德国政府为其制定了各种教育法则,并为他们设立了相关的保障制度,与综合性大学一样,应用大学也同样颁发本科及硕士研究生学位。“为职业而进行科学教育”的教育宗旨,越来越被社会各界所认可和接受,实践性的教育特色逐渐被强化,办学规模也在逐渐扩大,并且专业种类也越来越多,和企业的联合培养计划也得到较好的落实,向着国际化迈进。
4.明确长效联动机制。研究和分析德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过程,可以发现其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第一,不能把工程教育和工程师资质制度分割开,应当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第二,工程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成品工程师;第三,采用教育与训练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第四,建立和完善相关的专业制度和工程师认证制度。纵观德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全过程,不难发现,德国高等工程教育注重学校与各个行业企业的合作,注重联合培养,并且企业能将高等工程教育作为本企业的基本职责,高效教师和行业企业经常进行沟通和交流,高等工程教育能够满足企业行业的需要,此外,行业、企业以及高校,三者共同组成认证高等教育的培养质量的第三方认证机构。
三、对比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现状
研究和分析中德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过程,发现二者有类似的地方,比如都已经形成两种不同层面的教育类型。[2]德国把教育体系分成工业大学和应用技术大学两大类,而中国则将教育体系分成理工大学和职业技术学院两大类。中德高等工程教育的学制几乎是一样的,学位体系也没有很大区别,二者都使用学分制,并在学校设立相应的辅修专业,允许学生攻读第二专业。现在,国内很多学校也吸取德国工程教育改革过程中一些有效的做法,在教学方面,基础知识教学课程也设立了相关的实践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开始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还有学校专门聘请相关认证机构对高等学校的专业进行国际认证。通过对中德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对比,可以总结出两者的不同之处。[3]
1.最大的不同是中国和德国的体制本身不同。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归教育部管辖,工程师资质的认证归人事部管辖,工程师的聘用归行业企业管。这种多方管理实际上各自为政的格局,使得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过程中出现诸多的不确定因素。
2.德国高等工程教育的目标很清楚,实用性很强,即:教学和学习的目的是为学生以后的工作做准备,根据学生所选专业的不同,给他们教授不同的知识和技能,让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达到基本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水准,使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认真、负责地完成任务,但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目标并不是很明确,学生在学校系统地接受相关的理论知识,学习基本的概念和方法,学习的课程错综复杂,没有实质性地应用教学和训练内容,导致学生毕业后学到的专业知识与实践应用完全脱节,只是具备工程师的基本理论条件,而专业水平与职业技能达不到工程师的要求,所以学生在入职后还不能独立完成一些专业的任务,仍然需要企业前辈引领或额外委托机构培训一定时间后,他们才能具备相关的专业技能和水平。
3.德国将培养过程划分为基础学习阶段、专业学习阶段、专长学习阶段这几个阶段,分阶段性培养,每个阶段学生都要完成相关的实习和培训任务,并且在培养过程中,大多采用校企联合培养方法,比如化工医药类巴斯夫、拜耳等先进大型企业,让学生在校期间参与到相关的项目中。而我国对工程师的培养还没有形成较好的培养机制。尽管“卓越计划”对不同的工程师有不同的培养计划,并且也要求学生在毕业之前要具备至少一年的实习经历,但是校企合作的项目很少,学生在毕业之前很少能接触到企业的实际项目,也衍生出目前的“高校包办实习”现象,高校负责联系企业,为学生安排实习。选择的企业在行业技术和管理方面不具代表性和先进性,最重要的还应要求企业具社会责任感,有企业道德,甄别造假和缺少责任意识的企业。
4.国内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没有对各种弊端的针对性,缺失长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工程师资质评定也没有和高等工程教育结合,在教学内容的设定和课程的安排方面,各高校没有和行业、企业共同设定和调整,学生所学的知识和企业的生产实际严重脱离,学科和专业的划分过细,使得学生的视野被局限在某个小的范围内,学生没有具备较好的工程设计能力,也没有解决工程问题的技能,对于现代工程要求具备的一些经济知识和社会知识并不熟悉,没有机会参与到工程的设计、策划和领导当中,所以也不能具备现代工程师应有的能力和素质。
四、德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启示
德国的很多教育条件我国根本达不到,特别是文化方面和制度方面的条件。但是,通过借鉴德国的一些成功经验,结合国情,我们可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层次反思并切实改进,使我国能够更好地开展实施“卓越计划”,同时提高我国各高校的工程教育水平和效率。
1.优化顶层设计。我们要意识到,国家要有有效的相关政策作支撑,以高校培养成品工程师为基本点,制定可以切实提高工程师水平的资质评定标准与流程,理顺学校、企业、人事部门在高等工程教育培养成品工程师方面的衔接关系,将学校的理论优势与企业的应用性优势进行有机结合,建立友好教学与科研的一体化合作关系,应抛弃单纯由高校完成“卓越计划”的偏狭思维,重视“卓越工程师教育”的企业试点建设,将国家“卓越工程教育”项目拓展到企业应用技术甚至产业升级的层面,这将是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真正培养应用性人才的关键因素。
2.对接行业企业。在实行“卓越工程师教育”和“卓越工程教育”前,教育主管部门要明确人事部门和行业企业参加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培养的内容要和服务社会的理念相符,要让行业、企业当中的技术骨干意识到也是高等工程教育的教师,参与到培养计划当中。此外,要重视教育改革,根据专业需要和社会需求更新教材内容,设计合适的教学任务,推出与“卓越计划”相符的教学方式,结合工程建设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并注重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与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开拓他们的国际视野,这样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工程师。
3.接轨社会组织的第三方独立认证。“卓越工程师教育”试点与上海市“卓越工程教育”项目在进行中,如何客观评价是否“卓越”将放在议事日程,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或认证机构显得十分必要,我们应站在国际化角度评定“卓越”的程度标准。通过评定结果发现其中的不足,从而有助于我们进行更改和完善,让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和国际接轨,并明确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和其他国家的差距。
4.相关高校要形成引入高水平应用人才的机制。各高校要重视培养工程型教师,让更多具备与企业合作能力的教师进入学校当中,并将工程经理纳入教师职称评定指标当中,学校有关部门也要支持教师的工程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相关的项目当中;另外,还要重视工程师的国际化培养,加强国际合作,做好相关的国际化工作,从而让学生所参与的培养计划能够得到国际业界的认可与认证;努力形成行业、企业共同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之中,甚至参与到制定培养计划、师资选配、教材选择和实习安排等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
五、结论
众所周知,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在社会参与高校人才教育与培养方面,一直处于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的层面。德国是老牌制造业强国,其强大的工业设计与制造能力的基础,就是德国高校可以直接为社会培养高水平、高技能的成品工程师。研究并引进德国成熟的人才教育培养机制,對正处于产业结构升级、亟需后备人才的中国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也是帮助我国能够真正达到“卓越计划”战略目标的一个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许青云.德国高等教育的特色及其启示[J].时代经贸,2012,(10):50.
[2]万风华,孙芸,胡夏闽.中德高等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比较研究[J].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0,(2):93-95.
[3]沈小娟.中德高等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比较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3,(3):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