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建思
摘要:近年来,教育者考虑到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大学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开始进行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经过一段时间的融合与发展目前已初见成效。笔者针对这一教学实践进行了思考,分析了近年来的教学现状,并提出了对于未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策略。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大学英语教学;文化传承与融合;跨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8-0235-02
英语学习贯穿学生十多年的基础学习生涯,许多人在毕业之后也会根据自身发展的需求主动去进一步充实自己的英语知识和技能,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大学英语学习和其他阶段的英语学习有所不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选择空间的弹性较大,因此在这一阶段的学习需要激发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让其充分意识到英语和自身生活的联系,通过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既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又能使他们对于传统文化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在学习过程中促进两种文化的融合和共同进步。
一、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1.国际交流日渐增多,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需要传播和弘扬。随着科技社会的不断进步,便利的交通系统以及快捷的联系方式使得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以及科技文化往来日渐增多。中国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积淀,中国传统文化凝聚了一代代人的智慧和热情,是世界了解中华民族的窗口。中国作为大国,近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国际上对于中国文化的关注也越来越多。一些中国古老的文化如针灸、中医中药一直以来都吸引了国外很多人士的目光,而一些其他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如中国传统戏剧、中华美食文化等还需要进一步地“走出去”。这就需要未来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大学生,凭借英语这一语言工具,将众多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广泛传播,从而进一步加深外国对于中国全面、具体、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
2.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其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国际化是近年来社会发展的趋势,各国人民之间的关系在文化交流中越发的亲近。由于开放政策的支持,大学中的国际交往学习项目越来越多,在大学校园中我们也时常看到外国留学生的身影。不管是本国学生走出去,还是吸引外国优秀的留学生,跨文化的交流贯穿始终。能够用英语和外国友人进行交流是最基本的要求,而能够将本民族文化用英语熟练、正确地表达则是跨文化交流的关键。将传统文化应用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之中,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同时认识到了这一教学模式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学生也会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教师和学生之间达成共识,教学过程则会进展得更为顺利。
3.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培养其民族文化自豪感。大学作为一个充满众多选择和可能性的平台,在正确的学习观念引导下,学生才更有可能理解学习真正的意义。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接触到许多的外国文化和价值观,而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思考,面对两种不同的文化可以形成正确的中西方文化价值观。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爱国情感,在这种观念的支持下,跨文化交流中学生更能表现出中华儿女的自信与热情。
二、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学中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1.大众对于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认识程度不够。笔者对于大学生和部分英语教师一共进行了1000份问卷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的情况不容乐观。大家普遍认同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程度,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较高,但对于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有着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80%的学生认为英语学习和母语存在独立性,学好英语和自身的母语文化水平没有太多联系,55%的教师也认为过多对于汉语的涉及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英语的教学。此外,还有一部分教师和学生认识到了这一应用的积极作用,但对于具体的操作却没有明确的概念。这都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如今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程度仍有待进一步提高,理念推广和教学执行各方面都需要继续努力。
2.大学英语教学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禁锢,过多地强调了西方文化的作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往往以外国的文本为主体进行教学,用正宗的英语文化氛围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这是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但随着我们对教育教学的不断深入研究,这一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教学的全部需求。英语课上学生接触了大量的西方思想,了解各种西方的文化内涵和意向,考试的难度也不断增加,变着花样考察,促进学生对于英语知识了如指掌,然而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对于自身文化的表达能力得不到锻炼,无法用英文准确地表述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仅仅是了解别人的文化,这在跨文化交流时是达不到“文化互通”的效果的,这也不符合跨文化交流本身的目的性。外语教学的目的本身是培养能熟练运用多种语言进行交流的人才,且要求其能够具有基本的国际视野、合理的文化价值观,但首先是要具有把自身民族传统文化传播出去的能力。社会各界过度地将英语成绩作为评判学生的一个标志,能说一口流利英语的人往往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能够脱颖而出,然而真正的文化交流能力又该如何考察呢?
三、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
1.增加重视程度,在英语教学材料中加入中国文化元素。为了真正使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必须使大家在精神上重视起来,因此有关教育部门应当首先对此问题对于英语教学材料做出一系列积极稳妥的改良,从而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指出学习的方向。比如,可以在大学英文教材中增加一些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如针灸、宣纸、武术等都可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事物。教材中还可以设置专门的中国文化单元,除去以上出于自身视角的话题,也可以选取一些外国作家作品中对中国文化进行介绍的文字,从外国视角看待中国则会显现出独特的魅力,同样也能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在大学英文四、六级及口译考试等也都可以适当地加入这些话题,这既强调了其重要程度,又讓学生自然而然地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同时也学会了该如何用英文准确地表达,能力就在这样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得到了锻炼。
2.教师努力增进技能,探寻有效教学的新方式。认识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之后,教师则需要根据教材的特点进行分析,用心规划教学内容,将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自然地融入教学内容中去,也可适当地将中西方文化按照类型进行对比教学,让学生在生动、直观地情境下感受其各自的特点,加深理解的同时也能有效锻炼学生的能力。大学生对于一些基础的英语国家文化应该有所了解,那么教师则可以以节日、影视剧、物质文化遗产等话题为切入点,定期组织开口练的活动,指导学生有意识地将中外文化的这些方面进行比较,让大家互相交流观点,可以采取圆桌谈论会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PPT汇报展示的形式,总之形式多种多样,趣味性十足,同时也具有深刻的教学意义。
3.学校及相关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此过程中增进理解。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上的时间其实是有限的,基础的教材内容仍是主体,以上的活动也只能定期举行,在形式的灵活度上有所欠缺。然而要想让学生进一步锻炼能力,则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有关中西方文化的活动。学生社团源于广大学生,应该是学生想法的代表和综合,那么他们就可以根据时事热点或者大家关心感兴趣的话题组织一些活动,学校在给予积极的政策支持的同时,也应设置部门对其严格认真地进行审核,若其活动策划科学合理,符合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目的,则可以投入开展。比如,可以组织外国名著中文译本的讨论会,针对原著翻译中具有争议性的部分,结合中西方文化的特点,讨论如何翻译最符合原有的特點,同时也顺应了中国文化的特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由此体现;还可以邀请专家、学者关于中西方文化进行讲座,通过系统化的教学以及点拨引领学生达到对于中西方文化更加深刻的见解。中国学生和外国学生也可以在学校的联合和组织下举办讨论沙龙,在交流中促进文化的融合与共同进步,这同样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实践。
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同样也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探索。尽管现在呈现的效果并不完美,但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会不断与时俱进,努力增进技能,促进大学英语教学的多样性。
参考文献:
[1]李倩,孙晓.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07-209.
[2]黄辉.试论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渗透及其途径[J].东岳论丛,2009,(4):18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