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炳元 岳莉红 赵春礼
摘要:中职学校是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社会需求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在职业教育中,职业素养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情况与实践能力的综合性指标,对学生就业与未来发展存在直接影响作用。本文采用文献法、调查法,对淄博8所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状况进行了分析与探究,以期准确认知职业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探寻解决办法,促进学生优化发展。
关键词: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调研报告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2-0251-02
一、引言
职业素养是学生从业过程中所需掌握与表现的综合素养与能力,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等内容,是社会与企业人才选用的重要衡量标准。因此,以就业指导为导向的中职学校,在组织开展职业教育教学时,应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有效培养。对此,分析与研究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现状,认知职业素养培养问题,提出改进与优化对策,对提高职业素养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主要对淄博8所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状况进行了问卷调研研究(表1问卷调查对象主要分布情况),并对淄博8所职业学校管理人员与教师进行了访谈。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本文借助图书馆、网络搜索引擎(如百度百科、搜狗搜索等)、网络数据平台(如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针对“中职学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中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职生职业素养评价指标”等主题进行文献资料、书籍书刊资料搜索,用以为项目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保证研究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2.问卷调查法。在本次问卷调查中,我们选取了“品德”、“人际”、“学习”、“心理”、“创新”、“信息”、“实践”与“职业认知”为设计因子进行调查问卷内容设计,并对问卷内容进行信度与效度评估,评估结果为0.978与0.973,属高信度与效度调查问卷。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40份,收回问卷602份,回收率在94%,其中有效问卷602份,有效率达到100%。针对调查结果,采用数据分析软件Spss对数据进行了统计与分析。
3.访谈法。在本次实践调研中,项目组成员对淄博8所中职学校的教育管理人员、教师针对学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相关问题,如学生职业素养课程开设与构建情况,学校学生职业素养认知教育、养成教育组织情况,学校实践培训、校企联合以及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情况、创新创业教育组织开展情况等,进行了实地访问与座谈。
三、调研结果分析
(一)职业素养认知层面
由调研分析可知,在学校学习与实训过程中,多数学生(95.3%)已经认识到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对学校职业素养课程教学存在自主参与性。与此同时,学生认为在未来发展中,人际交往能力(54.2%)、语言表达能力(43.5%)、学习能力(38.0%)、问题分析能力(38.0%)以及心理素质(39.5%)、文化素养(32.4%)、身体素质(31.8%)等是学校职业素养培养中有待提升与培养的职业素养与职业综合能力。但是,在关于“你知道什么是职业意识吗?”、“你是否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等相关问题调查中发现,虽然学生对职业素养重要性具备一定的认知,但是对“职业素养”并没有充分、准确、全面的理解,有37.2%的学生并不知道“职业意识”,24.9%的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存在认知、不理解现象。此外,调查分析发现,学生职业与专业学习存在脱离问题,学生在专业选择时,存在盲从现象,因此在专业学习中存在消极现象,仅有71.3%的学生对自身专业有一定的了解,有43.8%的学生对自身专业不感兴趣,同时也有将近33%的学生制定明确的职业规划,将专业学习引入职业发展中(表2)。这在很大程度上与职业素养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存在关联性。
(二)职业素养教学与改善层面
由调查结果可知,在中职学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中,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并不高,仅有16.6%的学生喜欢进行自主学习,38.2%的學生认可教师讲授的方法与知识。由此可见,职业素养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学方法有待进一步的改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意识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差,在学生遇到学习苦难时,仅有19.7%的学生选择进行独立解决问题,4.0%的学生会选择放弃。对此,职业素养培养中教师指导作用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目前,学生急需改善的职业素养主要有信息搜集获取能力、创新能力、耐挫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思想道德、团队合作与沟通、创业意识、持续学习动力、吃苦耐劳精神、全局意识等。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针对调研结果,本文认为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改善与强化。
第一,实现职业素养培养与德育教育、养成教育的有机结合。在专业知识教学中制定多层次教学目标,实现课堂教学中,情感目标、技能目标、知识目标的共同体现,从而提升学生自主学生能力,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兴趣。同时,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教育,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端正的学习态度,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第二,构建职业素养课程教学体系。将《职业道德与法律》《职业生涯规划》列为中职学生公共必修课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与地域特征,开发校本课程,实现学生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文化素养、思想道德、信息素养、创新素质等的针对性培养。同时,结合实践教学,进行实践问题的引入,通过实践问题分析与探讨,进行问题有效解决,提升学生问题解决与分析能力,进一步认知职业素养培养意义与重要性。此外,通过自主开展多元化活动,如“职来职往”“职业技术竞赛”“创业模拟”等,进行学生职业综合素养培养。
第三,基于校企联合,在职业体验中实现职业素养培养。例如,通过实训时实践操作,顶岗实习,实现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体验中感知“工匠精神”,丰富学生实践经验,提升学生从业自信心,使学生进一步认知专业学习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制定完善就业规划,实现自我能力与职业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陪航,杜凤伟,闫志利.中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岗位表现及培养策略研究——基于全国8省(市)用人单位的调查[J].职业技术教育,2016,37(18):60-65.
[2]涂洪彬.培养中职生隐性职业素养的策略研究与实践[J].国网技术学院学报,2016,19(01):69-72.
[3]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