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婧 刘至治 陈桃英 姜佳枚 王军 唐文乔
摘要:《普通动物学》是重要的专业核心课,也是校级课程思政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为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我们在确保思政理论课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核心位置的同时,也应让各类课程都能充分发挥育人功能,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
关键词:课堂教学;普通动物学;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9-0203-02
《普通动物学》是我校水产类与生物类的专业核心课程,是水产养殖、水族科学与技术、水生动物医学、生物科学、生物科学(海洋生物)、生物技术专业这6个专业11个自然班的学生的必修课程。本门课程是校级课程思政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课程思政是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将学科资源、学术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1-3].。
一、《普通动物学》介绍
本课程以动物进化为主线,通过对代表动物的讲述,介绍各类群动物(从原生动物到哺乳动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机能、分类地位、生活方式、地理分布及经济意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各动物类群分类特征和分类方法及依据。了解各动物类群的进化历程和演变规律。同时使学生逐渐养成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爱护动物的良好习惯,为专业课学习及以后的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德育目标
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实践者,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坚定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培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追梦人,拥有国际视野,自觉维护国家荣誉、国家利益和民族团结,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秀公民,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
三、教学内容中蕴含的德育素材的选择与安排
“课程思政”的效果取决于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教师必须自觉树立牢固的育人意识,时时处处体现育人的职责,扭转偏重传授知识与能力而忽视价值传播的倾向。所有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课程思政”建立在每一门课程的基础上,每位教师都要深挖自己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普通动物学中有极具思政教育价值的典型案例:1)第一章 绪论中动物学发展简史。新中国成立后,涌现出秉志、贝时璋、陈世骧、朱冼、王家楫、童弟周等一大批不为西方优厚待遇所动,回国报效祖国的知名学者。正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典型事例,深深打动了学生,激发起他们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情怀。2)第二章 原生动物门肉足纲。郑守仪院士,中国致公党党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著名海洋生物学家。毕业于菲律宾东方大学,后在菲律宾大学研究生院主修生物学。1956年放弃唾手可得的硕士学位,瞒着双亲只身回国,在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工作至今,开创并全面发展了我国现代有孔虫研究。荣获了2003年国际有孔虫研究最高奖——“库什曼有孔虫研究突出成就奖”,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侨界“十杰”、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3)第二章 原生动物门孢子纲。中山大学江静波老师团队为研究寄生虫生活史的治疗方法,不惜亲自感染疾病的先进事迹,更是对学生造成很大的思想冲击。“文革”期间江先生饱受折磨,他的一个女儿还在一次沉船事故中亡去。国破家难,使他心力交瘁,但他一直努力工作,爱国爱校爱事业之情,始终如一。江先生说:“学术乃天下之公器,科技系国家之命脉。只要于国有利,不必计较你我。”正是出于科学家的爱国良知,长期以来,他对后辈学者真诚关爱,认真指点,无私奉献。4)第十章 节肢动物门甲壳亚门。由课程里关于中华绒螯蟹的介绍,阐述我校已故著名水产养殖专家、菜篮子工程功臣、农业部首席专家王武教授50年如一日热爱水产养殖事业,情系三渔,爱洒江河,尤其在河蟹的生态养殖方面贡献了一生的精力,也因此被我国的河蟹养殖户们尊称为“螃蟹教授”。王武教授为了我国河蟹产业的发展,勤朴忠实,不断开拓创新,扎根基层,不忘初心,为我国河蟹产业乃至渔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种河蟹情怀、精神值得每个人学习。5)第十五章 鱼纲。鱼类学课程(1950年)和水生生物学课程(1952年)都是由我们水生生物系的前辈教师们创立的,并最早编著出版了专业教材。著名鱼类学家朱元鼎(一级教授)、王以康(三级教授)、林新濯、孟庆闻、缪学祖、伍汉霖、苏锦祥、金鑫波、殷名称等,水生生物学家梁象秋、严生良、杨和荃、方纪祖等曾长期在本教研室工作。近年来又涌现了唐文乔、鲍宝龙、钟俊生等一批国内外著名的鱼类学家,奠定了该学科在国际上的地位,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授课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知识点,我们将朱元鼎教授一生高度的爱国情怀、忧患意识和为国家鱼类学事业奉献全部智慧与精力的几个故事与同学们分享,引导大家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如何将个人的梦想与现实结合,脚踏实地、敢做敢为、勇于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四、课程德育开展情况
1)动物学发展史与爱国教育的有机结合。动物学是一门经典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史上曾经历过领先世界的辉煌阶段、清朝闭关自首的没落阶段、新中國成立后的奋起直追阶段;涌现出一大批不为西方优厚待遇所动,回国报效祖国的知名学者。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强调国家意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把国家利益、国情观念、民族团结、国际视野作为重点内容,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2)注重模范示范引导,塑造学生高尚品格。授课教师在学习中,充当学生的引路人;在生活中,作为学生的知己和朋友,用自己的言行,起一个榜样示范作用,让学生对老师的言行产生认知度、认同度,从而让学生自觉效仿。3)教学手段的创新与德育教育的渗透。教师在诸多教学环节中,当好一个设计者、组织者、材料提供者、鼓励者、参与者和评价者,按照教学的自身规律,不断进行课程改革,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热爱。4)实践环节与德育教育的渗透。实验课程多为几个学生共同合作完成,不同的分工,同样的责任,有助于为他人服务和乐于奉献精神的培养、与人协作和团结互助品质的培养。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求实验操作规范、尊重事实、数据可靠,有助于遵纪守法和诚实可信品质的培养、勇于竞争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通过顶层设计与机制改革,构建起全员、全课程的大思政教育体系。从单一化的“思政课程”向多层面的“课程思政”转化,必修课也有核心价值观在传递,每门课皆可融入核心价值观教育,坚持将马克思主义贯穿教学科研全过程,使大学思政课程不再“孤岛化”。
参考文献:
[1]虞丽娟.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J].上海教育,2017,(3):6-7.
[2]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4.
[3]宁喜斌,晨凡.高校《食品安全学》课程思政教育的设计与实践[J].安徽农业通报,2017,23(17):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