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加工工程学科经典著作导读研究

2018-09-25 09:42王孟君缪骁陈志永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28期
关键词:经典著作

王孟君 缪骁 陈志永

摘要:根据多年教学经验以及材料加工工程学科学生的现状,提出了经典著作导读的教学模式,并将其应用于本科生的专业教学中。实践表明,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经典著作的研读,能够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拓展其专业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专业创新能力。在新时代的高等教育中,应积极探索精英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的改革,培养“厚基础、重实践、有能力的专业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材料加工工程;经典著作;导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8-0079-02

一、前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成为世界制造大国[1]。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对人才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专业化人才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2]。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保障,应该进行相应的改革,培养和造就基础扎实、善于思考、专业能力强的优秀人才,以适应社会的发展[3-5]。

二、大学生专业能力的研究现状及教改意义

人文教育、科学教育的融合,涉及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今天,让教育回归到人文与科学相结合是非常重要的,然而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现状是人文素质通识课较多,较受重视,自然科学课少,理工科教师教授这类课程吃力不讨好。这一现状急需改变,因为一个学科无论它怎样发展,总有一些不变性的东西,这些不变性的东西就是经典,发掘经典让更多的人了解它、研读它,这是教师的责任。

从以往教学经验以及担任班导师的经验发现,学生一是不知道有哪些经典教材,二是读不懂、读不透教材,需要教师指导,但是教师在课堂上的指导是有限的。然而现在很多理工科大学生专业知识十分匮乏,缺乏宽阔的国际专业视野,无创新能力[6]。他们有的只是拷贝教师的一个又一个罗列“重点”的PPT课件。一个即将毕业的学生,专业知识如此匮乏,不免让人心忧。凡此种种的现状是新生刚进大学,两眼一抹黑,不知道学术殿堂的奥秘,即便是即将毕业的学生,也说不出本专业的经典著作,这不利于他们的成长,也不符合我们的教育理念。

在知识更新很快的年代,最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校学习毕业以后可能学不到的东西,经典著作里正延续了人类发展中一些不变性的问题。为了使学生产生专业兴趣,拓展视野和科学精神,夯实专业基础,敲开将来的职场大门,在其本科阶段,甚至整个求学阶段,应该提倡精英教育,让他们多读经典原著。通过经典著作导读,引导学生阅读专业经典著作,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对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1)以学生为中心,通过经典著作导读、研读,探索一条材料加工工程学科精英人才培养模式;(2)通过专业经典研读活动,夯实材料加工工程学科学生的专业基础,拓展其专业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专业创新能力;(3)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增大对原著的阅读量,有利于学生对本学科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加深他们对本专业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本专业,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三、材料加工工程学科经典著作导读的实践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在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加工工程学科普通本科班、工程实验班的大一、大二阶段,开展经典著作导读教学,在大三、大四阶段,学生在导读教程的指导下,自己研读本专业的经典著作,为精英卓越创新人才培养探索新路。

1.经典著作的确立。中南大学的材料加工工程学科是国家二级重点学科,教师们大多都从事本科和研究生教学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的教学、科研经验以及国际视野。经多名教授共同讨论决定,精选出材料加工学科的国内外经典著作五本:(1)D.R.Askeland P.P.Phule,Th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f Materials,4th,Thomson,2003;(2)Degarmo,Degarmo's Materials and Processes in Manufacturing,11th Edition;(3)Kalpakjian,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3rd Edition;(4)M.B.斯德洛日夫,E.A.波波夫,金屬压力加工原理,哈尔滨工业大学,王仲仁译;(5)德国亚琛工业大学金属塑性成形研究所,Reiner Kopp,金属塑性成形导论。

2.经典著作导读的教学设计。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经典著作,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教师首先对每本经典著作的写作背景、经典内容等做出评析,并编写专题导读内容,设计教学研讨方法。具体教学大纲设计为以下三方面:(1)分析经典著作的写作背景、作者简介、主题内容、精选内容选读,并做出评析;(2)以一本经典教材为例做教学研究活动,如选用M.B.斯德洛日夫和E.A.波波夫著的《金属压力加工原理》,其他的经典著作作为活动变量,做类似教研活动;(3)通过这本著作的学习和研讨,对学生们掌握原著中的哪些精辟内容以及对专业的认识——它的过去、现在及未来的走向有一个总体把握。

在教学改革实施阶段,采取小班和专题讨论课的形式考察学生们对专业认识或者对一个专题知识的理解。根据《金属压力加工原理》进行教学改革,以开设时间和开设对象为变量,无论以哪一个变量来研究,要固定其他变量,进行两次试验。如以开设时间变量,则分为大一、大二开设,固定开设对象为材料加工普通班;以开设对象为变量,则分别在普通班、材料类工程实验创新班开设,固定开设时间为大二期间。

3.教学效果分析评估。经典著作的导读可以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识与理解,帮助其更好地学习其他相关专业课程,其对学生的影响呈现出多方面、深层次的特点,且学习效果受多方面的影响,包括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其他专业课程相辅助等因素,故经典著作导读因其课程的特殊性,不适合用传统的考试等方式来考察,学习效果较难评估。最后综合考虑,以M.B.斯德洛日夫和E.A.波波夫的《金属压力加工原理》著作为例,研究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其专业成绩、课程设计成绩或毕业设计成绩、专利、论文等评价指标,综合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评析教学改革的成效。

从实施教学试验以来,通过跟踪学生的课堂表现及评价各项指标,发现经典著作导读这种学习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教师的引导以及学生自己研读经典著作,开阔了学生的专业领域视野,认知不再仅限于书本教学。通过跟踪发现,学生在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的过程中,理解更加深入,且思维更加发散,能够大胆提出一些书本外的想法,这一点在工程实验创新班的体现更加明显。通过比较开设时间发现,大一学生的积极性更高,能够更加活跃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及自学研读,但是大二学生对经典著作的理解更加深入,能够进行独立思考,提出的问题更有针对性与探讨性。通过对教学效果的反思与思考,在以后的教学探索中,可以扩大教学对象的范围,从大一刚入学到研究生阶段,在教师的引导下,均可以开展经典著作的研读,并且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著作的选择应从简到易,更具有针对性与适应性。

四、结语

经典著作的导读是一次颇见成效的教学尝试,通过学生们的积极参与,丰富了其专业知识储备,有效扩展了国际化视野,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专业创新能力。在新时代的高校教育中,应基于教学新方法与新环境,以精英人才培养计划为引导,结合材料加工学科实际,积极探索精英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的改革,努力培养“厚基础、重实践、有能力的专业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芦新宇.理工科大学生科研能力的训练模式及其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

[2]林高用,李周,张鸿,肖来荣,张红媛,汪冰峰.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新探索——工科“企业案例分析”课程的开设[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3,(02):29-31.

[3]刘长宏,张恒庆,王刚,戚向阳.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05).

[4]杨尧忠.大学生科研训练与成功素质教育[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6).

[5]杨小燕.大学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01).

[6]季诚钧,黄昌财.高校本科生科研的意义、现状与措施[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02).

猜你喜欢
经典著作
走进经典著作的深处
深入研究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与传播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经典著作编译与传播研究》评介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若干术语中国化的渊流与考证”专题研究栏目
列宁经典著作:《劳农政府之成功与困难》
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部需要所有中国大学学生和教授阅读的经典著作
阅读经典著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