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宏燕
摘要:素质教育是21世纪教育改革的核心,更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对常年住校的体校学生而言,学校所肩负的素质教育责任尤其重大。体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管理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门,它自身拥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和信息化技术媒体终端,有资源,有能力,更有责任,参与到学生素质教育中。本文尝试从改变体校图书管理模式和服务理念等方面,如何精准服务于体校学生素质教育,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体校图书馆;素质教育;图书管理
所谓素质教育,是指以提高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注重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心健康教育。素质教育是21世纪教育体制改革和实践的中心课题。加快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体校义不容辞的责任。相较于普通全日制中学,包括寒暑假都常年住校的体校学生而言,学校教育对于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尤为凸显。体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一个重要的职能场所,不仅仅是学生们“知识的殿堂”,还应担负起更多的职责。如何充分利用现有馆藏资源和信息技术设备,更精准有效地服务于学生素质教育,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尝试从以下几方面浅析图书管理服务于素质教育的作用。
一、充分利用馆藏资源,做好学生的“第二课堂”
体校图书馆一直被师生誉为“课堂的延伸”,是学生们的“第二课堂”,是智力资源的源
泉。实现数字化管理的图书馆,除却纸质图书报刊等资源,还有不断更新的各类电子书籍报刊,以及电子阅读机在内的各种多媒体终端。数字化的体校图书馆服务形式日趋灵活多样。首先,针对体校学生文化功底相对薄弱的现状,在购书时特意筛选各年级相应的教辅参考资料作为馆藏,方便学生查阅,弥补他们知识欠缺的部分。其次,充分利用体校图书馆竞技体育类书籍报刊馆藏丰富的资源优势,引导学生,根据各自不同的运动项目,查阅相应的文献资源及多媒体资源,提升他们的训练热情和竞技水平。
二、转变服务模式,打造德育教育阵地
体校图书馆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不容忽视。图书馆馆员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认识到,新时期体校图书馆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性,根据在校学生们的心理特点,主动转变传统的“被动等读者”的服务模式,增强与学生们的互动交流,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互动交流活动,寓教于乐。首先,我馆每半月举办一次读者交流会,邀请领导和各年级组任课老师出席。通过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最新思想动向和心理诉求,有针对性的为学生购置、引导、推荐各类图书文献资源。帮助他们走出青春的迷惘,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和训练中去。其次,我馆坚持每年在“五卅惨案”“九一八”等特殊纪念日举办专题阅读分享会,通过每次的专题阅读分享活动,帮助尚处青春期的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发愤图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三、提升图书馆员业务素养,保障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它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它还是全方位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对常年大赛小赛不断的体校学生来讲,心理健康教育尤为必要。这就要求图书馆员不但要有丰富的专业业务知识和技能,还需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涉猎更多的知识层面,以期更好的服务于读者。仍以我馆为例,在每个赛季来临,尤其是大赛来临前,馆员会为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学生建立心理辅导手册,在心理辅导室,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心理问题,利用馆藏设备和资源,进行一对一个性化的服务。帮学生舒缓赛前压力和焦虑心理,助力学生在赛场上充分发挥自己应有的竞技水平。经过几年的实践检验,效果明显,受到教练员们的一致好评。
四、建立新型服务理念,培养有个性的创新型人才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新的时代对人才素质有更高的要求。培养个性发展的创新型
人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被誉为“知识的海洋”拥有大量纸质多媒体文献信息资源的图书馆,在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及创新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针对体校学生好动而且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特点,图书馆馆员转变固有的“管”建立新型“理”的服务理念,积极引导,为学生创造独立学习,独立思考,自我教育的良好氛围,使学生在校期间全面素质得到健康的发展。
总之,体校图书馆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提升学生知识水平的“第二课堂”,它是重要的德育教育的阵地,它也是保障学生身心健康重要助力。在实践中体校图书馆通过最大限度的发挥馆藏资源,转变“被动坐等读者”的服务模式,全面提升图书馆馆员的业务素养和综合素质等举措,以期更精准的服务于学生的素质教育工作。为体校培养有知识,有技能,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有个性发展空间,身心健康的,适應新世纪要求的创新型人才,最大限度发挥体校图书馆自身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姜殿清. 大力发展图书工作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 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1997(06):29-30.
[2]俞丽珍. 谈图书管理在素质教育中的服务作用[J]. 科技风,2011(10):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