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泽
摘 要:区域认知是地理四大核心素养(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中最基本的素养,区域地理知识主要通过区域地图信息呈现。区域尺度有大有小,就高考区域地理试题说来,大洲、大洋甚至大国等属于大尺度范围,它往往避开这种区域,而以更“小尺度区域、小范围”的方式呈现,考生在面对这样“小的陌生区域”时,往往无从下手。因此探究小尺度区域地图信息能力解读的教学方法策略,有利于培养学生面对“新情境”、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尺度区域;区域地图信息;区域认知;解读;有效教学途径
一般来说,区域尺度越小,空间信息密度就越大,所表达的地理事物就越详尽,从而使得我们能够更加清晰的了解和认识一个区域,这也就往往成为我们高考试题命制的一个切入点。综观近几年全国1卷地理试题的区域图因多以“小尺度区域、小范围”方式呈现,许多学生感觉很陌生而无从下手,失分率高就成为—个很普遍的现象,因此,培养高中学生解读小尺度区域地图信息能力,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一、引导学生掌握小尺度区域地图信息类型,提高学生解读小尺度区域地图信息的能力
小尺度区域地图信息是指地图上的文字、符号及其组合所代表的内容和意义,通过它以传递客观现象的数量、质量特征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一)按照地理信息的表述形式进行划分
1.地理文字信息
小尺度区域地图信息往往配合文字说明,一般是指描述某一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文字信息。主要包括单独的文字背景材料部分,也包括图像、表格的说明或者引文,还包括设问中出现的提示语或限定语等。
2.地理图、表和数据信息
小尺度区域地图信息本身就是通过相关的地理各种类型图、表和数据提供的,一般情况,它可以为解题提供如下信息:
(1)在区域图像中可以获取海陆位置、经纬位置、区域大致轮廓形态、相对位置、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状况等。
(2)在区域地图中等值線图形上可以得到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时间或空间变化规律。
(3)地理数据信息主要是指数值大小和变化,如极值(最大值和最小值)、变化幅度大小(最大和最小)、总体的变化趋势等等;还有数值的比较,通过比较不同时间和不同区域之间的地理数据要素,找出异同,进而对比分析形成异同的内在原因或者是推断出地理事物的发展演变过程。
(二)按地理信息的性质进行划分
(1)显性信息
显性信息就是题干中提供的明确解题条件,以文字、图像作为信息载体,给出一目了然的文字材料、图例和注记、图像语言等,体现出地理事物的形态特征、地理原理和规律、地理事象的时空分布和变化等各类信息。
(2)隐性信息
隐性信息是指隐藏在显性信息中,通过正确解读试题中的显性信息,得出背后隐含的信息,称为隐性(间接)信息,可以帮助考生找到答题的思路和得分点。
二、引导学生掌握小尺度区域地图信息呈现方式,提高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
(一)通过设置地理情境呈现地理信息
最近几年的高考地理试题中出现了大量教材里没有的新地理信息。这些信息要么是来自于成熟的推断和设想,要么就是社会中发生的实际事件和热点新闻,都是通过设置地理情景呈现。
(二)大多以区域结合其他图表的形式提供直观形象的信息
从近几年全国1卷地理高考试题来看,试题中的各种图像、文字信息结合区域地图中,这样利于学生直观的获取信息,也有助于考查学生解图和用图的能力。
(三)小尺度区域地图信息中显性信息少,隐性信息多
全国1卷小尺度区域地图提供的信息一般都很简洁,但往往隐藏着一些其他的地理信息。分析观察最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的地理信息往往隐藏在题干的文字中,有时候甚至隐藏在备选答案里。
(四)地理信息多种类型综合体现
小尺度区域地图信息往往没有以单一的地理信息出现,在同一试题中经常以文字信息、图像信息、等值线信息等组合信息的形式呈现。这类信息往往是考查学科之间知识的联系,和学科内地理知识的综合能力。
三、提高学生解读小尺度区域地图信息能力的有效教学途径
小尺度区域地图信息的类型和呈现方式差异很大,,因此解读时一定要全面分析,根据不同类型和呈现方式,教学实践中解读小尺度区域地图信息也不尽相同。
(一)引导学生解读小尺度区域地图中位置信息(如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和交通位置等)
1.引导学生学会利用经纬网信息进行空间定位的方法
这要求学生形成两张脑图,即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如北美大陆西部经度为120°W,我国东部经度为120°E。
2.引导学生学会利用一些熟知的理事物信息的确定大致的相对位置
如某大陆西部为太平洋、东部为大西洋,且位于北半球,则可确定该大陆为北美洲大陆;看到五大淡水湖群,可以知道此区域位于美国东北或者加拿大东南。
3.引导学生学会利用某些区域的面积、轮廓、形状信息定位法
许多区域都有自己轮廓特征,如:中国像公鸡,意大利半岛像一个女性的长筒高跟靴、黄河干流则像个“几字”形、青海省像玉兔、广东省像象鼻等等。
4.引导学生学会利用用图例、注记、比例尺等图中信息辅助判断区域
图中的河流、湖泊、山脉和城市等图例、注记往往是重要的提示信息;根据比例尺的大小可以初步确定区域范围的大小,有利于定位。
5.引导学生学会利用题目中的文字提示信息辅助判断区域
全国1卷许多试题往往在题干或问题中提示了区域的大致范围和自然、人文特征,这对缩小定位的范围和提高定位的准确性、速度很有很大帮助。
(二)培养学生细致的阅读习惯,提高解读小尺度区域地图中的文字信息能力
平时教学时一定要培养学生认真阅读题目中的文字材料的习惯,快速、全面、准确地从文字找到关键词和起限制性或指令性作用的词语。
(三)引导学生学会小尺度区域地图中相关的各种图、表和数据的解读方法
各种图、表和数据的解读一般可以按照下面三个步骤:一读不同图、表和数据的名称、二读图、表和数据的各种信息、三析图、表和数据中的信息。如小尺度区域图中的等值线图判读方法:一看图名 、二看数值、 三看疏密、 四看走向、 五看弯曲,最后再明确图示主要内容和判读方向。
四、總结与结论
上述内容主要侧重总结近几年全国1卷高考地理试题小尺度区域地图信息主要类型和呈现方式,并归纳笔者针对如何提高学生解读小尺度区域地图信息能力的一些教学途径。在针对小尺度区域地图信息解读策略的具体教学中有如下体会。
1.从近几年的高考地理答卷看,学生在解答小尺度区域图试题中存在许多的失误,造成失误的主要原因是学生解读小尺度区域图材料信息的能力比较差。
2.小尺度区域图材料信息中无论是文字信息,还是显性信息背后隐含的隐性信息,放到地理卷面上让学生去解读,许多学生都不能够毫无遗漏的提取。从而由于提取信息的不够全面,导致解题过程出现了错误。这种错误主要是由于老师没有引导学生对不同的试题材料信息的类型、呈现方式及其解读的方法进行总结和归类。
3.小尺度区域地图信息的类型和呈现方式差异很大,根据不同类型和呈现方式,教学实践中采取不同的解读策略,对高中学生深入的分析小尺度区域地图信息,提高答题技能具有很大作用。
参考文献:
[1]高梅.如何获取和解读试题中的地理信息[J].试题与研究,2007,09:8-12.
[2]葛志福.如何解读地理试题中的非显性地理信息[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08:105.
[3]邓晓红.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有效途径及其方法[J].文理导航(上旬),2012,01:57.
[4]饶水平.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基本途径[J].考试(高考.文科版),2005,12:40-44.
[5]吴会见.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加强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1,55:163.
(上接第3页)
军相统一的重要途径。校园作为军民融合研究发展的主阵地之一,培育专业化的国防科技人才是有力践行军民融合的重要根基。学院以除课程教育外,积极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以社会实践为重要抓手,不断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能力、培养品格,增强良好社会责任感。学院坚持“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三结合的指导方针,深入、广泛地开展以与我院学生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并结合我院军工对口的特色,着力开展了社会实践工作。国防文化教育只停留在校园内是不够的,为了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国防企业,感受国防文化,学院组织了“走进军工、情系国防”系列实践活动,以实践促认知,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安排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的大课堂,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组织学生志愿者开展“院士、专家一对一服务;“走进军工,情系国防”军工文化系列实践活动,学院组织学生赴九院科技馆、梓潼两弹城、建川博物馆、中核404厂、中核504厂、中广核等军工文化教育基地单位开展实践活动。
学院坚持以行业为导向,基于国防军工单位的特殊性及保密性,就业市场拓展格外艰难。学院通过中国国防科技工业文化交流协会这一平台,打破壁垒,建立联系,积极拓展国防军工就业市场。正是由于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通过一系列举措构筑了员育人、全程育人的闭环,保障了学院国防军工人才培养的质量:近年来,超过20%的学生进入中核、中广核、兵器、电子等军工企业、军民融合企事业单位工作;超过30%的本科生考取了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等多所国内外重点科研院所和高校。国防科技学院正成为西部核学科、兵器学科、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军民融合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西南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学院,通过军工文化系列活动、预备役部队建设、社会实践等方式大力弘扬军工文化,培育了学生的家国情怀,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为培养合格的国防军工人才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