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英
【摘要】 目的:分析母婴同室病房中应用层级全责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42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428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对产妇进行护理,观察对比两组产妇的护理质量、母乳喂养建立时间、母乳喂养率、哺育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产妇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产妇母乳喂养建立时间(65.53±7.42)min、母乳喂养率91.12%、哺育知识掌握情况评分(93.14±3.97)分,护理满意度98.13%;对照组产妇母乳喂养建立时间(215.37±15.53)min、母乳喂养率81.78%、哺育知识掌握情况评分(83.79±4.31),护理满意度89.72%,研究组产妇各项评分与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母婴同室病房中应用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缩短母乳建立时间、提高母乳喂养率与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母婴同室病房的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母婴同室; 层级全责护理模式; 护理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8.18.040 文獻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18-00-03
母婴同室病房是指母亲与婴儿24 h均处于同一病房中,母亲及其亲属在护士的指导下对婴儿进行照顾,在对婴儿或母亲进行医疗或其他医疗操作的时,母婴分离时间小于1 h/d,通过对产妇及婴儿进行母婴同室护理,可最大限度地满足新生儿的心理与生理需求、促进母婴交流,并可促使初产妇尽快适应角色转变、消除产妇的不良心理反应进而保证对婴儿的喂养,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1-2]。因此,母婴同室病房在产科临床中应用十分广泛。但母婴同室病房的护理风险较大,常发生母婴感染、婴儿窒息、婴儿坠落伤等危险事件,对产妇及婴儿的生命健康造成不良影响[3]。因此,如何有效对母婴同室病房中的母婴进行科学的护理管理从而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随着护理模式的不断发展与改进,层级全责护理模式逐渐在临床中应用开来,为研究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病房中的应用效果,笔者所在医院将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428例产妇进行随机分组对比护理,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了428例产妇,年龄24~38岁,平均(28.53±3.27)岁;分娩方式:剖宫产155例,经阴道分娩273例,婴儿Apgar评分8~10分,平均(9.57±0.73)分。将上述428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14例,两组产妇及婴儿年龄、分娩方式、Apgar评分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产妇对本次研究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并同意进行本次研究。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本次研究产妇均为单胎妊娠,婴儿出生体重均大于3.5 kg,且为足月产,除外其他疾病的身体健康的产妇。排除标准:排除过期产、异位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其他疾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母婴采取常规护理,保持母婴同室病房的干净、整洁,定期进行消毒、通风,以减少母婴感染几率;对产妇及其亲属进行常规健康教育与饮食卫生指导,多与产妇进行沟通,指导母乳喂养的方法,并尽量避免不良心理反应的发生,遵医嘱用药,并做好医护、护患之间的沟通。
1.3.2 研究组 对照组母婴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层级全责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具体措施有:(1)建立层级全责护理管理小组与工作小组,护理人员按照4∶1的床护比比例进行分配,将护理人员分为3组,领导监督组、全责护士组及辅助护士组,领导监督组由护士长及高年资主管护师担任,负责对层级全责护理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定期对护士进行考核与培训,并将工作成果向护理部汇报,全责护士组由工作经验5年以上的具有护师以上资格证书的护师组成,负责主要层级全责护理工作,辅助护士组由护士、护工组成,辅助完成层级全责护理工作,3个工作小组形成逐层负责、层层把关、工作重点突出、分工明确的层级护理模式,并不断学习、不断完善层级全责护理管理制度。(2)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情况进行人员调整,并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绩效工资按照不同层次进行分配,考核不达标的全责护士组人员一律退回到辅助护士组并进行惩罚,以不断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专业知识水平,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与工作效率。(3)排班与工作制度,将护理工作排班分为3个班次,即早班8:00-15:00,替班15:00-22:00,夜班22:00-次日8:00,全责护士对护理工作进行全面负责,辅助护士实行24 h负责制,在确保护理工作人员充足休息的前提下,保证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进而提高护理满意度。
1.4 观察指标
(1)护理质量观察内容主要包括护理知识与技能、病房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及服务态度,每项观察内容满分100分,分值越高,护理质量越好。(2)建立母乳喂养知识调查问卷,满分100分,对产妇进行相关知识的调查,以了解产妇对母乳喂养等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分数越高说明对母乳喂养的了解程度越好。(3)护理满意度。建立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产妇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满意程度包括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与不满意三项指标,总满意=非常满意+基本满意。
1.5 统计学处理
将所得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母婴护理质量对比
经分组对比护理后,研究组母婴护理质量各项评分(护理知识技能、病房管理能力、沟通能力、服务态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产妇母乳喂养建立时间、母乳喂养率及哺育知识掌握情况对比
经分组对比护理后,研究组产妇母乳喂养建立时间、母乳喂养率以及哺育知识掌握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的对比情况
经分组对比护理后,对照组产妇非常满意135例、基本满意57例、不满意22例,总体满意度89.72%;研究组产妇非常满意160例、基本满意50例、不满意4例,总体满意度98.13%,可见研究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新生儿期是小儿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同时也是风险最高的时期,相关报道表明,新生儿期的死亡率是小儿各个时期死亡率最高的时期,且产妇分娩后并发症较多,且易出现不良心理反应[5-6]。因此,如何在产后对新生儿及产妇进行积极有效的护理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研究的重点,随着母婴同室病房在临床上不断推广,有效降低了新生儿死亡率以,并且产妇分娩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逐渐降低,不良心理反应出现情况逐渐减少[7]。但母婴同室病房存在一定的护理风险,尤其以护理工作方面的隐患最为突出,由于我国人口数量庞大,护士人力资源的不足,护理人员配备情况不能满足产妇及新生儿的护理需求,且不少护士法律意识淡薄,缺乏沟通能力,严重影响了母婴同室病房的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同时,母婴同室病房感染风险较大,加重了护理负担,因此,如何加强母婴同室病房的护理并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8-9]。
随着护理理念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并结合我国目前的护理现状,层级全责护理模式逐渐在护理工作中开始应用,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可根据护士的综合能力进行分组,主要分为领导监督组、全责护士组及辅助护士组,有条件的医院可增加助理护士组,以全责护士组为护理核心,每组护士采用逐层负责、层层把关、工作重点突出、分工明确的层级护理模式,做到所有护士分工明确及合理化排班,可有效减轻护士工作压力,进一步加强护患、医护沟通,从而改善服务态度,通过定期的学习与考核,可大大提高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大大提高护理知识与业务水平,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降低护理风险[10]。
相关报道表明,产妇及其家属对产后保健知識以及哺乳知识掌握情况较差,且不少地区封建、陈旧的思想比较严重,同时,部分初产妇对自身角色变换适应性较差,进而影响对新生儿的喂养,通过对产妇进行层级全责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提高产妇产后保健及哺乳知识的掌握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对尽早进行母乳喂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1]。
通过本次研究后可看出,层级全责护理模式是的护士岗位安排更加科学合理,很好地适应了我国目前的护士岗位形势,有利于护士能力的充分发挥,提高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母婴同室病房中母婴能够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同时,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可使护士对责任母婴的生理、心理变化情况及护理风险做到全面了解,使笔者所在医院有限的护理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病情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与满意度,并对产妇母乳喂养建立时间、母乳喂养率以及哺育知识掌握情况得到了有效提高,充分显示出层级全责护理模式的重要性,此次研究结果与国内学者郭梅[12]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在母婴同室病房中应用层级全责护理模式符合我国当前护理资源的形势,并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缩短母乳建立时间、提高母乳喂养率与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母婴同室病房的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朱红梅.协同护理在母婴同室中的应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0(19):91-128.
[2] Ekwochi U,Ndu I K,Nwokoye I C,et al.Pattern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of newborns admitted into the sick and special care baby unit of Enugu State University Teaching Hospital,Enugu state[J].Niger J Clin Pract,2014,17(3):346-351.
[3]吴芳芳,余瑛,蒋燕.预防母婴同室新生儿沐浴过程中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22):143-145.
[4]陈涛.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西部中医药,2013,26(12):124-125.
[5]余艳,肖云红,胡正华,等.优质护理服务对产科母婴同室病房院内感染的影响[J].护理实践于研究(下半月版),2013,10(6):96-97.
[6]周亚芹.基于协同理念的母婴同室护理对产妇情感状况及婴儿照护能力的影[J].中西医结合,2016,2(5):50-51.
[7]王艳君.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在妇产科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15):123-124.
[8] Suresh S,Sharma K K,Saksena M,et al.Predictors of breastfeeding problems in the first postnatal week and its effect on exclusive breastfeeding rate at six months: experience in a tertiary care centre in Northern India[J].Indian J Public Health,2014,58(4):270-273.
[9]陈小敏.产后母婴同室病房护理风险因素及防范对策[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6,30(1):74-75.
[10]李昱晓,郝惠英,李静,等.层级全责护理在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上半月版),2013,10(23):59-60.
[11]夏立新.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6):1505-1507.
[12]郭梅.层级全责护理管理模式在母婴同室病房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23):72-74.
(收稿日期:2018-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