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益
金默玉致Ms.A.Kuo的一封信札,用钢笔书写在一张“爱心日语培训学校”的专用信笺上,是用传真机发往美国的,看起来平淡无奇,只是告诉对方,因为有突发之事,自己的出发日子有所更改。她决定买一张北京—东京的单程票,25日去日本。4月10日东京出发不会变,到达美国洛杉矶的日期当然更不会变。这之前,她住在河北廊坊。
然而,只要我们知道,这时候的金默玉已经是80岁的老人,在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办着一家爱心日语培训学校,为了促进中日友好交流,仍不辞辛劳,四处奔波。
金默玉,本名爱新觉罗·显琦,是清朝肃亲王爱新觉罗·善耆第十七女,被称为是“清朝最后一位格格”。她4岁时父母双亡,由3位异母姐姐抚养长大。叱咤一时的川岛芳子,便是她的胞姐。她出生时,清朝皇室已被逐出紫禁城,父亲也在东北流亡。金默玉感受到了时代变迁,自幼就想有更多自由,打算成为一名四处游历的女记者或歌唱家,过一种跟“格格”们完全不同的生活。随着1937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金默玉被迫中断在日本的学业,回到北京,瞒着家人在一家日本公司当顾问。
1949年,北京解放。昔日王府的兄长们都已离开北京,但金默玉没有走。肃亲王的产业早已败落,留给金默玉的财产只有100元钱,却要养活家中留下的9口人。为了维持生计,她开始变卖家中物品,甚至学着编织毛衣出售,3天织1件,仍不够一家人的买菜钱。此后她开过洗衣坊、西餐厅和四川饭馆,后来终于成为中央编译局的职员,每月有60元工资,生活才开始好转。
1958年2月,春节前5天,金默玉突然被人从家中带走,开始了漫长的牢狱生活。罪名是她的出身:肃亲王的女儿,特务川岛芳子的妹妹。为了不连累丈夫,金默玉在监狱中申请了离婚。15年后,刑满释放的金默玉来到天津茶淀农场,成为一名工人。不久,她与一位名叫施有为的上海人结了婚。
1979年,疾病缠身的金默玉在无奈中向北京发出了一封求援信,收信人是邓小平。在信里,她并不是要求平反,而是请求得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她说:“我如今已经干不了体力劳动了,但是还干得了脑力劳动,请给我工作。”很快,她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回音。于是,在告别北京40年后,金默玉终于成为北京街头市民中普通的一分子,在花甲之年发挥自己的才华。
1992年初,金默玉萌发了在河北廊坊办学的念头。她果断地与丈夫一起,将家中所有存款拿出来购买了书桌、教材等学习用品,创办了“爱心儿童日语班”。“爱心”有双重含义,一是“爱新”,表明她是爱新觉罗家族中的一员;二是“爱心”,表明她在晚年为培养儿童的日语能力奉献自己的爱心。为了把日语班办成日语学校,金默玉在日本和北京之间奔波,四处游说,几年中动用了同学、朋友、亲戚等一切关系,千方百计筹足了办学经费。1996年5月,位于河北廊坊市开发区的爱心日语培训学校正式挂牌,这成为当时国内设施最齐全的民办日语专修学校。她亲自担任校长。不久,在爱心学校的基础上,又筹建起了廊坊东方大学城。
金默玉一生没有生育过子女,她把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全然不顾自己已是8旬高龄,不仅亲自教课教学,还多次往返中日之间,进一步筹措资金。这种热心办学的精神,得到了廊坊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也得到日本各界友好人士的赞助。一些日本志愿者飞往廊坊给学生授课,培养中国日语人才。2000年9月,东方大学城正式开学,近万名大学生入校学习,身为副董事长的金默玉,不顧年事已高,仍孜孜不倦地致力于中日友好活动。就在这一年,她被日本静冈县日本A.C.C.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聘为客座教授。到了晚年,金默玉才终于在廊坊拥有了一套完全用自己挣来的钱买下的房子。
2007年,凤凰卫视《鲁豫有约》节目,采访了88岁高龄的金默玉。金默玉在电视镜头前豁达开朗,谈笑风生。她对主持人鲁豫说:“喜怒哀乐这4个字,你那个哀跟那个怒啊,都应该搁到自己心里。但是喜和乐,可以跟很多人来分享。在日本读书时,家庭教师告诉我,高尚的人一年中必须找一天闭门思过,想想有没有做什么对不起人的事情。你认为正确的就坚持到底,不要管别人怎么想。”金默玉回顾大半生走过的道路,不无感慨地说:“我姐姐逆潮流而动,弃民族大义不顾,自取灭亡,我没有参与姐姐的政治活动,也不随哥哥们去香港,而是留在大陆,干着自己喜欢的事,这条路是走对了。现在我的心情特好,要感谢邓小平,是他为我们创造了施展才能、大干事业的条件。”她说得很真诚。确实,是时代彻底改变了她,她的身上也清晰地折射出了时代的变迁。
金默玉致Ms.A.Kuo的信札,写于1997年3月12日,爱心日语培训学校正式挂牌还不到1年,正值她所开创的事业起步之际,工作的繁重忙碌不难想象。
(编辑/张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