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克香
【摘要】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就在于提高课堂效率.今天,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使课堂教学高效化已成为众多教师重点探讨的问题.下面,本文将结合具体教学实际,探究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并达到课堂教学效率最大化.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高效化
如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当今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在高中数学众多教学内容中,排列与组合是重难点之一.排列组合这一单元的内容虽然看似简单,但是却是学生们理解起来较为困难的一个部分,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当加强对学生们的理解教学以及方法教学.下面,本人就以“排列与组合”的教学为例,并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探究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一、重视教学大纲,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大纲对教材內容进行教学与拓展.例如,“排列与组合”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应带领学生:
1.熟悉解决排列组合题的基本方法;
2.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排列组合应用题的解题技巧;
3.让学生学会应用数学思想分析解决排列组合问题.
也就是说,在日常教学中,比起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我们更应该重视引导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分析数学问题,并在课堂上从学生的角度提出数学问题.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的数学思维,并获得对数学的认知.
二、从实际例题出发,培养学生解题技巧
从本质上来说,排列与组合的问题不仅仅是一种思维模式的组合,更是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实际模型.对此,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效率和质量,我们教师在教学时应当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应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成数理模型,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思维,从而帮助学生找到解题的关键思路,提高学生的逻辑水平.
下面,笔者将结合不同例题,探究如何从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并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具体如下:
例1在某学校元旦联欢晚会上,学生们一共排练了9个演唱节目和4个舞蹈节目,但是在节目单的编排上教师要求每两个舞蹈节目之间至少要穿插两个演唱节目,请问要想按照这样的规则至少有多少种不同的节目顺序表?
首先我们在解决这样的问题时,教师要带领学生分析若“至少有一个演唱节目”时应采用何种模型解决,题中要求“至少有两个演唱节日”,这是题目难点所在,教师要带领学生重点分析题干,采用正确的方法从而得到正确的答案.
分析过程由隔板法我们可以算出4块板(作为4个舞蹈节目)插在6个球(演唱节目)的间隙处,保证了“至少一个”.由这一点不难想到:如果在每两块木板之间各加一个球,即满足每两块木板间至少有2个球.而且由于演唱节目以及舞蹈节目均不同,所以总方法数为:
C47A44A99=304 819 200.
由上述例题,我们可以看出板球模型的一个特点就是:利用一一对应的恰当关系,将不易直接求得数目的计数模式转化成另一种易于计算的模式,从而达到简化问题的效果.
例2在一次课外活动上,教师让5个男生与3个女生排成一排,并要求3个女生要排在一起,请问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首先,我们在读题时可以看出,此题涉及的是排队问题,并且对于女生有特殊的限制,因此,女生是特殊元素.所以抓住题目中的这一重点,并带领学生们加以分析,即能得出准确的答案.
分析过程在题目中,教师要求女生相邻,因此,可以将她们看成是一个元素来解决问题.因此,将三个女生看成是一个人,与5个男生做全排列,又因为女生之间排列也需要顺序,所以根据乘法原理将这两部分相乘即可得到准确答案.
所以,正确的答案是:
A66A33=4 320.
由上述例题,可以得出捆绑法的特点是:如果题目中要求某几个元素必须排在一起,就可以运用捆绑法来解决.也就是需要将所相邻的元素合并为一个元素,再与其他元素一起做排列,同时也要注意的是合并的元素内部也可以做排列.
三、将现代化技术引入教学课堂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兴技术开始被大量的引入到高中课堂中.对此,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重视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应用,并将其正确的运用到教学活动当中.由于高中数学涉及大量的公式和概念,如果单纯地进行口头讲述会使很多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而且对一些难度较大的知识点来说,学生还不容易理解,教师的教学效果也会大大降低.此时,如果教师积极地将各种现代化技术利用引入课堂,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不仅大大提高,学习的效果也会大大加强.
例如,在讲排列与组合时,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捆绑法”和“插空法”等运用方法,笔者利用PPT将题目与动画结合在一起,帮助学生充分理解不同方法的应用方式.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充分理解教师讲的内容,还对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使课堂学习的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坚持教学大纲的要求,努力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数学的解题方法进行学习,并促成学生培养自主探究精神,以达到课堂效率最大化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成珍.小学科学课堂上的自主学习探究[J].科学导报,2015(14):340.
[2]杨邦荣.数学课堂中创设情境有感[J].新课程导学,2012(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