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高举 王磊 刘亚东
班级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前沿阵地,而班级文化则是班级的血脉。多年来,陕西省韩城市新城区第四初级中学积极探索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路、方法,着力建设班级“软硬文化”,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我们对班级“软硬文化”的理解是:“硬”为“建”,“硬文化”建设的要求是简约而不简单,朴素而有内涵;“软”为“管”,“软文化”建设的要求是不拘一格,突出班级特色。
一、在“硬文化”下熏陶滋养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使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说话,发挥出人们期望的教育功能。”有效地运用空间资源,创设具有教育性、开放性、生动性且安全性的“硬文化”环境,对于陶冶学生情操,激活学生思维,融合师生隋感有着巨大的积极作用。
(一)创建整洁温馨的教室
班级卫生不仅是学校工作的基本要求,还关乎一个班级的形象,更影响师生的身体健康。所以,我们制定了《班级卫生管理制度》,对教室环境卫生的保持提出了具体要求。班级有卫生整扫安排,整扫保持不能只靠班主任,要发挥班集体的力量,将整扫任务分解成四个小组,分别负责校园、教室、楼道、卫生间卫生,每个小组成员都有具体任务。为了公平起见,每月四个小组轮换任务,一个学期刚好轮值完。为了激励孩子们自觉劳动,各班还制定了“劳动之星”的评选办法,将“星级学生”在教室门口的班级文化牌上展示,每学期从每月之星中选拔出三名学生接受学校表彰,这大大地促进了孩子们劳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现在,教室总是窗明几净,加上绿植的衬映,更是清新怡人。孩子们走进这样的教室里,很快就安静下来学习了,这就是环境育人的魅力。
对绿色班级的构建,我们主要采取家校合作的形式来完成。比如让孩子们从家里带来花草植物,不分贵贱,贴上标签,开展“自我养护”活动,包括查阅资料,了解植物的喜好、特征、养护常识等等。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小小植物在教室的作用不可小觑,它不仅装扮了教室,还避免了视觉疲劳,培养了学生关爱生命的习惯,提升了审美情趣和责任意识。
(二)打造独一无二的班级
为了凸显班级特色文化,我们在每个班级门口都设置了班级名片:班名、班徽、班训、班级口号、班主任寄语、班主任及各科任老师风采、班级最美学生、优秀学习小组等等,尽显班级整体风貌。它们是班级个性化的标签,是班级富有魅力的名片,让每一位班级成员时刻不忘班级的精神与内涵,也让每一个走过教室的人都有—种亲切温馨之感。
除了在班级门口设置名片之外,各班又充分發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对本班的文化阵地进行了精心的布置,力求让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简洁的励志标语,时刻提醒每一位学生努力学习,不忘祖国;“每日诵读栏”一日一更新,培养学生阅读经典传统美文的习惯,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书香班级的内涵。各班还根据实际需要和班级特点设计出了不拘一格的栏目内容:“心愿墙”将同学们写有自己美好心愿的五彩卡片贴在上边,相互激励,追逐梦想;“成长树”记录了班级学生个体的成长和班级前进的轨迹……
除了让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我们还充分发挥黑板报作用,让“方寸之间尚文化,字里行间皆育人”。黑板报设计新颖、版面整洁、线条分明、色彩搭配合理,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展示平台”展示了学生的书法、绘画、手抄报、文学作品等,特别是图文并茂的手抄报,主题鲜明,内容具有时代性、针对性、可读性,深受班级学生的喜爱;“学习园地”指导学习方法、汇集各学科的重要知识点,引领学生扬帆知识的海洋;“班级荣誉墙”表扬先进,激励后进,让同学们感到榜样就在身边。
此外,我们还在每个学生的课桌上,让孩子们自己制作小桌牌,桌牌正面是孩子的姓名及担任的班级职务,背面是孩子自己的座右铭、奋斗目标、爱好、特长等,时刻提醒勉励自己奋进,也使课堂师生、生生交流更方便。特别是在开学之初,老师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认识、熟悉班级里所有的学生,这个措施,让方寸之地也育人。
二、在“软文化”下引导提升学生
学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在班级“软文化”建设中,班主任应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一)以班主任放手促进学生自主管理
班主任要努力营造“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做”的班级氛围。在每个班级中,班主任要从台前走到幕后,班级管理由班主任指导,但由班长具体负责。班主任要大胆放手,尽量将班级事务交给每个孩子具体去执行。安排班级学生轮流做值周班长,协助管理班级事务,让每个同学在班级里面都能体会到主人翁的感觉。大到集体活动的策划安排、班会的组织,小到早读、跑操、放学、黑板报、图书借阅,甚至锁门、关窗、浇花草都由学生自主来管理,班级的每个学生每天都负责一件事或者几件事,每周或者每月轮流一次。这样的自主管理给了每个孩子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也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培养了学生热爱班集体的意识,同时还能时刻提醒一些自制力不强的孩子克服他们的不足之处。
(二)以合作竞争制度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合作和竞争是影响班级风气的两个重要因素。合作,使班级更团结更凝聚,这种为完成同一目标而协作的活动,使双方都能进步;竞争,使班级更具活力,让学生积极思考彼此间的差异,从而积极地改进自己的不足,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合作和竞争的班风,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避免学习的单调枯燥感,在增加学习乐趣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
为此,我们实行班级学习小组评价制度。遵循“同质异构,异质同构”的原则,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7-8名同学,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合理搭配,小组长相当于班长,负责管理本组日常事务,包括学习、纪律、卫生和班级活动等。每天对小组成员进行分项打分,评选出优秀组员,上墙报公布。同时还要计算小组得分,竞选优秀小组。这样一来,不仅组内成员之间展开竞争,小组之间也开始了竞争。对于同质学生(比如学习能力差、劳动差、活动不积极等),由班委会讨论确定同类人选,同类型学生之间展开竞争。对于取得进步的学生,每周进行班级表扬并公示。这样同一小组学习竞争有目标,同一类型有比对,促使班级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
(三)用网络文化提升班级管理效能
现如今,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充分利用校园网,设立了班级论坛,在论坛里进行一些主题的讨论,学生可以发表看法、各抒己见,从讨论中互通有无、互补长短,这样的做法促进了学生认知水平的提升。我们还充分利用电邮私密性好、表达形式正式庄重的特点,让学生利用邮件向班主任老师建言献策、反映问题,这样不仅保护了学生的隐私,而且激发了他们建设班级的积极性。很多网络沟通方式比如贴吧、论坛已慢慢被即时性很强的微信群、QQ群所代替,成为了家校及师生沟通的利器。在“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的主题班会活动中,班主任充分利用群的育人功能,将每个孩子的话录成小视频分享到群里,感动了许多家长,无形中密切了家长和孩子的关系。为引导师生文明上网,利用网络积极弘扬正能量,我们建立了班级《微信QQ群公约》。通过网络安全、文明上网等主题教育,引导孩子们正确上网,现在网络已经成为提升班级管理效能的重要形式。
总体来说,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深入和延伸,学生一旦置身于班级集体文化氛围之中,他们的思想观念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日积月累就会形成一种与班级文化相融合的价值观,这就是班风。班级文化的发展会进一步促进学校文化的发展。因此,我们将继续通过特色班级文化的建设,不断提高班级管理水平,积极营造浓厚的文化育人氛围,树立和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为校园文化建设增添亮丽的一笔!
责任编辑|李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