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奖词:升华人物形象,鲜活学生语言
——文本主人公鉴赏评价练笔写作策略探微

2018-09-25 07:31广东省东莞市南城阳光第六小学侯凤莲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颁奖词詹天佑名片

广东省东莞市南城阳光第六小学 侯凤莲

【现象】

“语文是综合性和实践性课程”,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在大量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语文学习重视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目标相一致的。

语文素养的发展需要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现和落实。自新课程改革以来,一线语文教师认识到读写实践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重要性,自觉地强化了语文工具性的操作与落实。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都会结合文本引导学生进行读写实践,通过小练笔强化对文本内容,对文本表达形式,对文本蕴含的情感等的即时练习,或拓展延伸,以体现语言文字的运用实践,发展学生语文素养。

但是我们发现这样一种令人啼笑皆非的现象,在学习了人物类的文章后,无论是哪一课,也不管是何种题材、何种人物,老师都会设计大同小异的读写结合练习——“读了这篇课文,文中的谁让你感动?你最想对他说些什么?请写出你的心里话。”这一形式看似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对学生进行了“读写训练”,实则是虚张声势,空无一物。因为实践中我们发现,对于这一练笔形式,学生写出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如出一辙。无论是文中的钢铁须眉,还是巾帼英雄,或是少年豪杰,也无论是中国能人,还是外国名人等等,都成了学生笔下固定的、不谋而合的感动版本——“你真是太伟大了”“你真是太了不起了”“你真是太让我感动了”“你真值得我学习”“你是我学习的榜样”……

貌似对主人公行为、精神品质的鉴赏和升华,看似热热闹闹的语文实践,实则是为了练笔而练笔的虚名形式而已,于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而言毫无意义。学生每一次遇到这种情况都会无病呻吟地感动一番,抑或是不痛不痒地拍主人公的马屁,毫无语言生成点。教师的这种教学行为(因为这种现象在一线教师中大量存在,在此不得不称之为“教学行为”)不过是执教者对“语文实践”的一种误读,对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一种“无视”。

【反思】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读写结合语文实践的目的在于学生通过阅读,生发对阅读材料的个性思考,对人物类文章而言,感受对人物内涵精神、行为品质、专业价值等的思考,这种思考是多元的、独特的,是学生个人对阅读材料中的事件、人物等或认同,或赞赏,或质疑,或批判的一种思维反映。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阅读、思维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语言实践,让学生抓住人物的精神品质核心,书写自己的独到思考、独特观点,提高学生对人物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写作实践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而上述现象中,读写练笔已固化为千篇一律的形式,而非基于学生的语言生长点和语文素养的发展。因此,学生言不由衷,对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场景,不同的故事,不同的笔触生发出的感受却是惊人的一致:同一种色彩、同一种声音、同一种表达、同一种口号。诸如“你太伟大了”如此等等的“惊天动地”的“异口同声”是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的,充其量只不过是流于形式的空话、虚话、套话、假话、大话而已,何谈发展能力,提升素养?

那么,为何会出现如此现象呢?显而易见,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教师没有从根本上理解语文实践(读写结合)的意义和本质,简单地以为只要是课堂上出现了练笔就是读写结合,就是对语言文字的运用实践。显然,这种所谓的“读写结合”毫无针对性,而且对学生的写作实践没有进行任何有意义的指导和方法的引路。因而,也就造成了学生的读写形式和结果一成不变,毫无实效性,导致读写结合的语文实践成了摆设的花瓶,或演变为课堂上的画蛇添足之笔。

【策略】

怎样在人物类的文章教学中有效地进行读写训练,引导学生升华对人物的鉴赏和评价,并经历语言实践的过程,获得语文素养呢?

《詹天佑》(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一文通过詹天佑临危受命,顶住重重压力主持设计修筑京张铁路并提前竣工之事,赞扬了詹天佑强烈的民族尊严感和爱国热情,热情讴歌了他杰出、超群的设计才华。课文结尾“今天,我们乘车去八达岭,过青龙桥车站,可以看到一座铜像,那就是詹天佑的铜像”,这是后人对詹天佑的纪念,更是对他爱国情怀、卓越才华的高度褒赞,也是对这位才华横溢的爱国英雄的崇拜与敬仰。教学时,很多老师都抓住这个地方设计练笔写话:站在詹天佑的铜像前,你会说些什么,请写一写你心里的想法。显然,像“想对主人公说什么”这类读写结合的语言实践形式,学生大多都是言不由衷地千篇一律、千人一口地空发议论。如此练笔,完全是无病呻吟、矫揉造作,而且这类写话通用、适用于任何一个“伟大”的人物,对于加深对人物的认识,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是毫无意义可言的。

基于这种思考,在《詹天佑》这一课的教学结尾,我设计了这样的语言实践策略和方法:

一是,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对詹天佑的爱国情怀和卓越才华进行总结:

詹天佑以其真挚的爱国情怀和卓著的创造才华,主持设计并带领工人们成功修筑了京张铁路,还提前了两年完工,给了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扬了我铮铮国威。他的精神,他的态度,他的智慧,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感动着华夏中国。请你为詹天佑写一份“感动中国”颁奖词。

二是,适时介入外部材料。大屏幕介入CCTV“感动中国颁奖典礼”的一段视频和部分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词。

(2)氯霉素包被原制备。称取CAP-HS 21.7 mg溶于3 mL DMF中,4℃预冷10 min,依次加入三丁胺、氯甲酸异丁酯,4℃搅拌20 min;按50∶1的摩尔比(CAP/BSA)称取BSA,溶于50%的DMF 10 mL中,4℃预冷,用1 mol/L的NaOH调BSA至p H值为8;将前述CAP-HS液迅速加入BSA中,4℃搅拌反应4 h。所得产物以0.05 mol/L pH7.4的PBS透析3 d,得氯霉素包被原Hap-BSA。

三是,引导学生观察讨论:这些人物颁奖词有什么特点?写作的思路和形式有哪些?哪些表达方法让你印象深刻?经过讨论,师生共同总结出:视频中优秀人物的颁奖词高度凝练,抓住了人物最核心的精神品质或业绩成就进行概括提炼,真实而感人地呈现了人物;颁奖词文辞优美,令人印象深刻;颁奖词善于运用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提升了语言的美感和节奏感;颁奖词的内容分为“获奖名片”和“颁奖词”两部分……

感动中国颁奖典礼信息资源的介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既让学生感受到写人物评价是多方面的,更重要的是基于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让学生学习了写作和表达的多种方法。因而,学生写下的人物颁奖词各具特色、精彩纷呈。

第四步,在《感动中国》的旋律中,学生纷纷朗读自己精心创作的“詹天佑感动中国颁奖词”。

获奖名片:【铁路雄鹰】

颁奖词:……他背负着全国人民的期望,废寝忘食,终于不负众望……他是铁路上空腾飞的雄鹰……

——张卓颖

获奖名片:【铁路黑马】

颁奖词:……当他人望而却步时,他当仁不让;面对国内外巨大的压力,他义无反顾。他是我国铁路的开拓者,是荒漠中的一匹黑马……

——陈圆泊

获奖名片:【民族尊严的捍卫者】

颁奖词:面对帝国主义者尖刻的嘲笑,面对清政府的重重压力,面对亲人的难测厄运,他依然毅然地背起行囊,在悬崖峭壁间,在高山深涧中攀爬。他的勤勉,捍卫了民族的尊严与骄傲……

——胡琪琪

获奖名片:【中国铁路之父】

——张至晖

真实的课堂,真实的读写结合,学生经历的是对主人公的再认识、深认识,经历的是理解、思维、表达的语言实践过程,获得的是对文本对人物的再创造,获得的是扎扎实实的语言素养的提升。

再如,教学了《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后,引导学生讨论李大钊这一人物形象。面对工作,他废寝忘食,严肃得近乎苛刻,是心怀理想和正义、认真负责的共产党员;面对敌人,他从容坦然,无畏牺牲,是光明磊落、正气凛然的共产党人;面对亲人,他慈爱有加,是人格伟大、形象高大的父亲……学生对李大钊的评价同样可以是多方面的。已经有了写作颁奖词的基础,在优美的乐曲声中,学生洋洋洒洒写下了发自肺腑的感人之词——

获奖名片:【永远的泰山】

颁奖词:有的人死得轻如鸿毛,你却重如泰山。有的人偷生怕死,你却不畏强暴。有的人软弱无力,你却不屈不挠。你用自己宽厚的肩膀,扛起民众的希望。犹如一颗白杨,尽职尽责、坚强不屈,你那冷峻而沉着的精神永远铭刻在我们脑海中,你那视死忽如归的精神点亮了前进的方向,更点亮了我们彷徨的心。

——李晓静

获奖名片:【白杨!明灯!】

颁奖词:对工作负责,对家人慈爱,对敌人漠视,对革命的信心,处处能表现出你对后人的贡献,无论是无畏的精神,还是你把热血、生命换取我们后代的光辉成就。你就如一颗白杨竖立在戈壁滩上,倒下,只是为了更多白杨的成长;你就如一盏明灯,熄灭,只是为了让其他灯火更好的燃烧!

——苏子珊

获奖名片:【悬崖上的蜡梅】

颁奖词:你是林中傲竹,暴风雨压不垮你的腰杆;你是崖上蜡梅,风雪打不倒你对革命的信心。已是悬崖百丈冰,你却绽放精彩,你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出了一曲革命的赞歌。你宁做高山岩石之松,不做湖堤河畔之柳,你的逝去带来的是不灭的光明,你的事迹早已成为不朽的传奇!

——钱曼凌

获奖名片:【朝(钊)阳战士】

颁奖词:李大钊,像一颗长青不老的松树,关爱子女,给他们阳光般的慈爱;他对革命高度负责,永不泄露机密;他对敌人冷眉相对,不诉道理;对于可贵的生命,他视死如归。生命虽已亡,但他的朝(钊)阳永留!

——翟子琪

【总结】

语言实践的过程应当是基于学生的学习,基于学生的学科素养提升,让学生在真实有效的读写结合训练中挖掘文本内涵,咀嚼人物形象,生发语言灵感,发展语文素养。

创编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新颖有趣的语言实践形式,让学生在兴味盎然之中经历了一次美妙的思维之旅,历经了一次愉悦的语言文字创作过程,经历了一次倾吐真言的表达过程。当然,为了学生的表达更加有效,还可以在学生写作之前查找人物的更多相关资料,让学生对人物的认识更加深入,语言更加灵动。学生的思考是多元的,角度是多样的,人物形象在学生的笔下也变得丰满起来;学生的笔触是灵动的,语句是鲜活的,语文素养不自觉地得以提高。

猜你喜欢
颁奖词詹天佑名片
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
包包,也可以是你的名片
我家的环保名片
花蝴蝶
用最美的文字致敬最美逆行者
用最美的文字致敬最美逆行者
——《为逆行者写写颁奖词》教学设计
詹天佑修建铁路的故事
大地已为查干湖撰写了颁奖词
不会丢的创意名片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首获第十四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