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束有根性的格桑花—漫评北乔诗集《临潭的潭》

2018-09-22 09:26:08赵庆峰山西省长治市
中国畜牧业 2018年17期
关键词:临潭李敬泽根性

文│赵庆峰(山西省长治市)

北乔的诗集《临潭的潭》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后,在文学界引起不小轰动。正像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评论家李敬泽先生所说:“这本书特别好,我喜欢这个书名……这样的写作是有价值的,是一个有根性的写作。”李敬泽先生的评价一语中的,道出了北乔写诗的思想和灵魂。

北乔是一个知名作家、评论家、摄影家。但他从未从事过诗歌的写作。正如他所讲的:“我不知诗是怎样分行的。”也可能他是谦虚,不自满,拒绝自高自大。可在临潭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不到两年时间,他写了四百多首诗。这些成绩得益于中国作家协会将他下派到甘南地区临潭县挂职扶贫。当他站在临潭高原上,面对种种环境的不适反应,沉着冷静,以歌对之。正如他所说:“我写诗,大部分时间是坐在行走的汽车上或是晚上躺在床上。”在车里,他是为了逃避心悸恐慌;在床上,他是为了打发寂寞时光。不论他是以何种方式写诗,他的每一首诗都发自肺腑,饱黏着自己的心血,把所见所闻抒发成诗歌,就像临潭高原上扬起的经幡。他的每首诗我都拜读,并且转发,并不止一次留过言。真的,与其说我在读他的诗,还不如说我是在读他的顽强精神和那颗真挚的心。他把根扎在临潭,就像一束生了根的格桑花似的在风中呢喃细语:经幡在风中抄写经文/翻阅生命大典,牧羊人的歌谣聚向山顶/守着箭镞,仰望箭镞/绿草爬向山坡,搜集阳光/河流温柔抚摸天空的脸庞,记住了/藏族姑娘上马的那一跃。

有网友评论北乔是一个文学家、评论家、摄影家,更是一个思想家、哲学家,而我要给他再添加一个家叫“务实家”。有的人可能不理解。试想,他一个挂职扶贫干部,还是北京城里一个有名气的文官,却能一头扎在那里,日日上山下乡,深入贫困家户,把党的扶贫政策传播落实,利用车上、床上的空闲沾着自己的汗水,释放自己的思想情怀,写下一段段带根而又不朽的经文,这难道不是“务实家”吗?

北乔把根扎在临潭,渴了饮临潭之花露,饿了食临潭之草木,时时处处与临潭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用写实的手法创作了大量诗歌。像他在《青砖墙》里所写:老人轻声地自言自语/一位老人用心倾听/孩子手推脚踢背蹭/这是父亲坚实的胸膛/。在同一首诗里他也用转换启承的手法书写:一只大雁飞过/一只麻雀歇在墙头/一只鸡在墙根觅食/墙上,树影悠闲地书写记忆。他心中装着人民,笔下自然就书写了人民。北乔的心是纯洁的,他笔下的诗是干净的。他的诗篇,就像阅尽世事而又饱读诗书的女子,不娇宠,不奢华,款款向世人走来,落落大方地向世人展示甘南的美!那篇篇诗章就像唱响临潭的一首首歌,又似一张张镶金的明信片,飞向全国各个角落,又漂洋过海到了世界各地。临潭,临潭,因为有了北乔的宣传,让多少人仰望,又让多少人有了说去就去的念想!

临潭的美与传说,在《临潭的潭》里散发着浓浓的奇香,忽隐秘,忽浓烈。正像北乔在《说,或不说》中写:格桑花在高原四处游走/以秘语的方式传播可靠不可靠的消息/大地,沉默的大地/所有的深沉,都是一种言说/飞过天空的鸟儿/翅膀是语言的化身。他把根扎在临潭,把每棵草、每株花、每一个人都记在心里,像念经一样在心里默念,然后酿成一首首诗奉献给世人。一切自然界的客观景物都不是静止的,而是和时令密不可分的,人的心情是随着环境不断变化而改变的,希望北乔这样有根性的格桑花,在今后的生长过程中更加璀璨夺目!

猜你喜欢
临潭李敬泽根性
中华诗词学会赴甘肃临潭开展文化下乡活动
中华诗词(2023年8期)2023-02-06 08:51:26
在临潭寻找一汪潭水
在临潭寻找一汪潭水
小品文选刊(2020年9期)2020-09-24 03:09:21
《会饮记》
莫愁(2020年5期)2020-03-24 18:15:38
李敬泽的文学批评论略
文化学刊(2019年5期)2019-12-26 07:57:37
有限的现场,有限的人
“《当代》文学拉力赛”2017年第二站冠军揭晓
当代(2017年3期)2017-05-19 03:17:32
着眼“根性”,指导学生品评时事
前锯肌与颈椎旁肌在C5~7臂丛神经根性损伤电生理诊断中的价值
地貌参数指示的临潭-宕昌断裂带最新构造隆升差异与地震活动
地震地质(2015年3期)2015-12-25 03:2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