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根性”,指导学生品评时事

2017-05-02 09:24杨莉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根性时评时事

杨莉

高中写作教学往往更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从学生的“根性”入手,培养学生的独特的、敏锐的思维,从而写出的文章不仅“有血有肉”,更加“有灵魂”。而在对学生进行写作的教学探索中,笔者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创新探究出一条高中“思考写作”教程,从时评入手,通过结合网络、组织讨论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认知上的深化、思维上的培养,从而全面指导学生品评时事。

一、引入时评,深化认知

高中“思考写作”教程研究将致力于培养学生质疑、追索、批判与坚守等理性精神和“公共言说”的担当精神,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热情和探索真理的勇气。而这种思想的形成则需要我们对学生的认知进行培养。在本人的教学中,对于学生的时政认知非常重视,经常会在讲课中将很多的时事热点进行链接,引入时评环节,让学生对现实生活有更加深刻的认知。

讲解“写作的观点阐述”这部分内容,写作观的培养,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思维,让学生意识到只有独立的思考、思想才是有价值的。在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时,我引入一段导语:“同学们,大家平时关注时事新闻吗?”“关注”“不关注”,学生的回答不一,大部分学生都不关注,对于这种情况我并不感到意外。“那么下面我们来说一说你了解的时事新闻都有哪些?”我引入时评来深化学生的时评认知。“系紧大型游乐设施的‘安全带,主要讲述很多的大型游乐设施不出事则已,一出事就是关乎人命的大事。”“大学生就业困难,很多企业门槛高,很多学生的要求也高,所以就业面临着双重压力。”少部分学生在回答着。接着我把学生说的一条时政新闻例举出来,并补充一些相关的新闻。通过这样的方式,逐渐提高学生的认识,让学生能够关心时事,对时事有自己的想法。

时评的引入也是在思想上对学生进行一种写作引导。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多思考,多读书,有真性情,有真思想,不人云亦云。写作中能够有自身独立的观点和个性,能够对时事有自己的想法,即便想法不准确,但能够体现出学生的自主思维,全面提升高中作文的核心素养,这也是我们着眼“根性”的根本目的之一。

二、组织讨论,碰撞思维

对于任何学科而言,讨论环节是必不可少的。语文学科也不例外,在讨论的环节中,以正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使学生能够以公民的身份,就公共事务,发表看法;独立品评时事,发表独立的见解,不隐性逐情,学生能够在讨论中形成公共化写作的理念和能力。而在教学中,我经常会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倾听学生的观点,尊重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身的想法,从而达到思维上的碰撞。

如针对时事新闻“医院排队比较难,专家号呈现‘秒杀状态”,新闻主要内容是医院的排队非常困难,而且就医也很不方便。医院的排队挂号中,专家号非常抢手,普通医生的号很少有人挂,而对是不是应该给普通医生以机会来进行锻炼的问题,我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时,很多学生有自己的观点:“医院应该进行更多的引导,将优秀的普通医生推荐给病人,让病人有更多的选择,缓解挂专家号的压力。”“我认为医院应该多多培养医生,出现更多的专家医生,这样能够治疗更多的病人。”学生们对于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各抒己见。“大家的观点老师都看到了,下面给大家留一个任务,根据这则新闻的内容,写一篇作文,要求是既要写明你的观点,又要写出原因。”我给学生布置了写作的任务,用这样的讨论与写作结合的方式,学生及时写下自己的观点,为“思想写作”奠定基础。

“思想写作”的根本原则也是培养学生的“真性情”,用多元化的引导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用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认真思考话题,在头脑中深入加工,对生活有“真思考”,培育学生不苟且、不霸道的“大文化”心灵,培育学生不作“大象经验”式和“非墨即白”式思维的品质。

三、结合网络,丰富素材

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网络上的知识储备量是非常庞大的。学生写作素养的形成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网络与作文教学结合的方式,能够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接触到更多的知识,扩充头脑中的知识储备库。在知识的推动和融合下,真正地对生活进行批判性思考、个性思考和创新思考。教学中,结合网络的教学方式是课堂必备环节,几乎在每节作文课上,我都会进行网络的链接,通过范文的例举、名篇佳作的赏析以及时政新闻的联系等内容的展示,让学生在写作前有更多的思路。

如在讲解《像山那样思考》这篇文章时,课文的作者是“近代环保之父”——奥尔多·利奥波德。这篇课文是《沙乡年鉴》中收录的一则随笔,作者在领会生存环境的意义基础上,推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关系。在讲解课文时,为了扩展课堂知识,我在网上找到了一些有关环境保护的新闻。“工业革命的迅速兴起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但在发展工业的同时人们却忽略了工业发展带来的危害,过高的物质追求,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以及错误的生态观念,使我们的地球已变得满目疮痍。”结合网络的解释和新闻的链接,我给学生布置了写作的任务:“请大家写出你对这段话的看法,阐明工业是否应该发展,怎样发展,或者结合课文的方式和角度,提出你的其他想法。”写作不仅要在写作课上进行练习,还应该存在于学生的日常学习中,学生在课堂上对接触到的知识有针对性地思考,在写作时能够表达自身鲜明的观点。

网络的结合能够给写作带来更多的灵感和内容,促进学生进行写作,但也要注意避免盲目性。要依据学生的学习状态,针对于学生某些薄弱的方面进行重点的讲解,对不同形式写作手法的联系,让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尽快得到整体的提升。

四、尊重个性,以手写心

“根性”的表达,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尤其是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程度和理解程度不同,往往在品评时事时会有着自己的想法,这其中包含着正确的和错误的思想。无论学生怎样的表达,我们都应该尊重学生的思想和个性。在教学中,我非常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和评论方式,保护学生的想法,尊重学生的评判观点,经常会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分析,大胆评判,从而达到以手写心的目标。

如我还是以《像山那样思考》这篇文章为例。这是一篇比较有创意的文章,教学重点中包括让学生能够选取个性化的角度来表现哲理的写法。在写作课的写作时评分析时,结合这篇课文所要表现的思想,我给学生布置了任务。学生通过自身的诵读,体会作者优美的文笔和深邃的思想,并且思考這样一系列问题:“题目是‘像山一样思考,这是怎样的一种思考呢?为什么要像山那样思考?谁要像山那样思考?”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意在让学生仔细研磨课文的写作手法,丰富写作的积累。学生开始进行自主诵读,通过自身的角度来写出答案。在学生进行写作时,鼓励他们结合时政热点来阐述自己的想法,展现自身的写作个性,彰显“思想写作”的底蕴内涵。

“思想写作”就是要写出学生的真实想法,对学生的个性的尊重也是对学生思想的保护。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很多的难题,自信心往往会比较缺乏。我们在培养的过程中,通过对学生的一种倾听和尊重,能够给学生更多的勇气和信心,使学生能够大胆表达自身的想法。

作文是一门创新学科。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主要在于对创意的诠释,学生在锻炼中,能够着眼于时事的表态和本质,结合自身的判断和对想法的一种表达,在写作时能够品时度事,全面提升写作的综合素养。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高中‘思想写作教程研究”之研究成果,编号为 B-b/2016/02/135)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天星湖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根性时评时事
时评的一般思路
就事说理,激浊扬清——如何写好时评作文
时事政策
前锯肌与颈椎旁肌在C5~7臂丛神经根性损伤电生理诊断中的价值
漫画时事
漫画时事
孟子知言养气学说及其对当代价值观的启示
对中职生进行“根性”教育的缘起及策略
漫画·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