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亮
摘 要:本文通过多种组合形式的耐久跑方法和评价方式,以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为指导,对耐久跑教学从三个维度进行教学设计。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耐久跑;体育学科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8)06-0073-02
一、耐久跑教学中提升运动能力维度的策略
1.合理设计,练习方法手段多样
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耐久跑教学内容和竞赛,使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手段和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耐久跑的技术能力。
(1)伴随音乐、口令、节奏跑
选择节奏感强、激发斗志的音乐或者口令鼓舞学生。在教学中可以采用班级团队节奏口令跑、莱格尔跑、Tabata间歇练习音乐等。
(2)多种跑步线路及分组形式
不同线路有:定向越野跑、障碍跑、三角跑、追逐跑、螺旋跑、折返跑、“8”字跑、蛇形跑等。不同分组跑:团队跑、友伴型分组跑、帮教型分组跑、并队合队跑、捆绑式分组跑等。
(3)场地器材的变化
教师需要精心布置场地器材,让学生眼前一“亮”,创设多种相关情境。可以使用新颖器材及颜色吸引学生注意力,缓解学生疲劳。
(4)距离和时间变化
短距离重复跑、变速跑、计时跑等。例如:莱格尔跑,学生进行固定距离折返跑。随着不断练习,可以设置不同折返的距离,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时间方面:前面两分钟7秒钟折返一次。两分钟后,6秒钟折返一次,随后时间越来越短,速度要求越来越快,激发学生挑战自我的跑步欲望。
(5)开展形式多样耐久跑竞赛
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耐久跑竞赛,例如击鼓、传递、追逐PK、接力、目标达成等。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竞赛增强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内生动力,这也是塑造人格的最好方法,学生也可以自己组织比赛。
(6)组合练习
可以循环或间歇运用多种素质组合练习,以提高耐力水平。例如:Tabata间歇训练法。设置6个内容,跳绳、仰卧起坐、俯卧撑、高抬腿、连续五级跳、后踢腿。每一个内容进行20秒,间歇10秒换到下一个项目,依次完成6个项目。
也可以结合教学目标选择上述要素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有针对性的组合练习。例如莱格尔跑,目的是发展基础耐力,选取了1+2+3+4内容进行组合练习。也可以变化距离和时间来调控运动量和强度。
2.运动知识和技能学习要达到“四会”
通过对高一年级学生的体育健康知识问卷调查发现,教师比较注重耐久跑技能教授,对体育理论知识的教授较弱化,故学生耐久跑的运动能力难以得到更大提升。
在耐久跑的学习中,运动知识和技能学习要达到“四会”,即“会学”“会说”“会做”“会用”。“会学”是学生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师通过多媒体或者图解讲明多种组合耐久跑的原理和练习方法,让学生掌握锻炼方法。“会说”“会做”“会用”是对知识技能学习提出的明确目标要求。往往在教学中,教师只能让学生“会做”,而忽视了“会说”“会用”。故应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学生能够说出“极点”和急性胸肋疼(岔气)原因并解决。学生能够用学所知识独立或合作制订和实施体能锻炼计划,能够通过脉搏控制运动强度,对练习效果作出合理的评价。学生在学习耐久跑的时候,只有达到这“四会”,才能真正提升耐久跑的运动能力。
二、耐久跑教学中提升健康行为维度的策略
耐久跑健康行为的提升在于学生掌握科学健身的方法,以及是否能做出积极主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
1.形成正确的耐久跑健康知识和意识
学生健康意识的养成,需要在耐久跑课堂中以多种形式加以引导,要学会自我监督与健康管理。例如:在耐久跑前检查鞋带是否系好,做好热身拉伸运动,选择安全的跑步线路,炎热天气、雾霾天气转移室内运动等都是健康意识的体现。
2.体验成功,获得自信
通过简化和修改规则、场地、线路、器材、内容等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耐久跑的兴趣。丰富多彩的组合形式的耐久跑,让学生不断体验成功,获得自信,使情绪稳定、包容豁达、乐观开朗,善于交往合作,有利于快速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形成健康的体育技能,养成健康的锻炼习惯。
3.“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促运动习惯养成
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需要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共同努力。从学校角度来说,让学生了解耐久跑的相关知识并掌握耐久跑的技能。从家庭角度来说,如果父母喜欢体育运动,并能带着孩子一起运动,都会不同程度地让学生从小养成锻炼习惯。如果社区能经常组织社区体育比赛、体育健康知识宣传讲座,形成规范的社区体育运动文化,那么学生就会从小耳濡目染,关注健康、熱爱生活,善于交往合作,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强,并提高生活和生存的能力,对学生运动习惯的养成产生积极影响。
三、耐久跑教学中体育品德维度提升的策略
1.体育精神的培养
通过征服“极点”,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充分认识耐久跑的难点是“极点”的意志品质考验。让学生主动克服内外困难,培养勇敢顽强、积极进取、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
2.体育道德的培养
在耐久跑接力中,针对个别学生的违规行为,应抓住时机进行教育。强调规则意识,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培养学生公平竞争的意识和行为。
3.体育品格的培养
在以前的耐久跑课堂中,教师往往只注重运动能力提升,忽视课堂观察的重要性。例如:团队输掉比赛,学生相互埋怨、推诿时,教师应抓住这一时机进行体育品格教育,逐渐培养学生正确对待比赛的胜负结果,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加强团队合作,以及敢担当、负责任的行为。
四、对学生学习耐久跑效果进行综合评定评价
积极有效的教学评价对于学生学习耐久跑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耐久跑的评价方法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否则时间一长容易产生抵触情绪,甚至会对耐久跑丧失信心。
表1是笔者针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耐久跑制定的评定评价表,体能占评价比重的30%,而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体能进步幅度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运动技能占30%,包括呼吸节奏、弯道技术、耐久跑技术等方面的技能。运动认知占20%,包括耐久跑相关的知识。健康行为和体育品格各占10%,这就要求教师观察耐久跑课堂,关注学生心理健康行为品格的表现,加强渗透的培养。以上包含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体育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个维度的考查评定,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