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艺清 黄萍珊 张晶晶 陈英 周春莲
[摘要] 目的 探究高通量透析对糖尿病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 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肾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接受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满意度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观察组综合有效率、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高通量透析对糖尿病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 血液透析;高通量;低通量;糖尿病肾功能衰竭;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3(b)-0167-02
糖尿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不断变化,其发病率在近年来一直保持着持续提升的趋势;容易诱发多种并发症,糖尿病肾功能衰竭是其中的典型病症,致死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临床上主要选择血液透析疗法,对患者有一定的副作用,无法有效消除大分子尿毒性物质,容易导致多种并发症,在治疗过程中确保透析充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了解其病症机理,寻求更加有效的治疗思路,该次研究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100例患者,低通量与高通量透析治疗方式进行疗效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肾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其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55.5±3.5)岁;观察组接受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共50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41~71岁,平均年龄(56.0±4.0)岁;两组患者均已通过相关检测,观察组符合糖尿病肾功能衰竭诊断标准,排除其他感染性疾病,无血液透析治疗不适者,經该院伦理委员会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其性别、年龄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选择Fresenus4008s(德国)容量控制性透析机与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液流速控制在500~800 mL/min之间,血液流速控制在230~280 mL/min之间;观察组患者接受高通量透析治疗,选择仪器:FX60高通量透析仪,设置其过滤系数为46 mL/(mmHg·h),4 h/次,3次/周。对照组接受低通量透析治疗,选择仪器:14 L聚风膜透析器,设置过滤系数为10 mL/(mmHg·h),4 h/次,3次/周。给予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及活性维生素D3等药物,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等指标,取显效与有效之和为最终结果。选择生活质量评分量表评估其生活质量,满分100分,分值越高效果越理想。不良反应指标分为感染、皮肤瘙痒、溃烂等指标,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等指标,总分100分,其中80~100分为非常满意,60~79分为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观察组中显效3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中显效30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84.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54,P=0.006,P<0.05)。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平均生活质量评分为(91.05±12.54)分,对照组为(77.64±11.92)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54,P=0.001 <0.05)。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观察组中皮肤溃烂1例,瘙痒1例,感染2例,不良反应率为8.0%;对照组中皮肤溃烂2例,瘙痒4例,感染3例,不良反应率为18.0%,组间计算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39,P=0.001,<0.05)。
2.4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中非常满意38例,满意10例,不满意2例,综合满意度为96.0%;对照组中非常非常满意25例,满意12例,不满意13例,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糖尿病肾功能衰竭在临床上较为常见,通常存在贫血、营养不良等症状,生活质量不高,预后性不佳;临床治疗方式以血液透析疗法为主,其治疗方式具有一定疗效,但其内容较为复杂,治疗不当将对患者身体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引发相关不良反应。因此,针对其病症机理,选择更加有效、充分的透析方式,具有十分积极的临床意义[2]。
糖尿病肾功能衰竭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其早期症状不明显,不易察觉,若诊断和治疗不及,可使糖尿病肾功能衰竭的病情逐渐进展,继而出现严重的代谢紊乱,最终造成糖尿病肾功能衰竭,导致患者丧失劳动能力,甚至死亡。糖尿病肾衰竭在临床上分为5期,即肾小球高滤过期、静息期、微量蛋白尿期、临床期和肾功能衰竭期。糖尿病肾衰竭在临床上分为5期,即肾小球高滤过期、静息期、微量蛋白尿期、临床期和肾功能衰竭期。初期出现肾小球过滤增高或肾脏轻度肿大;发展至第二期时,患者在运动后容易出现尿蛋白排量增高,造成肾小球结构损坏;第三期时,造成持续微量尿蛋白增高,病情较为明显,可作为诊断糖尿病肾衰竭的早期指标;前三期是糖尿病肾衰竭的早期症状,若进行有效治疗可及时逆转病情;一旦大量蛋白尿出现,发展至第四期,即临床糖尿病肾衰竭期,肾病的进展被延缓,而不能停止。随之进入第五期后,导致临床症状进一步加重,出现贫血、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等症状,甚至造成尿毒症性脑功能障碍,最终导致患者死于尿毒症性昏迷、继发感染、心功能不全和心脑血管意外。其发病机理较为复杂,临床研究发现,主要由于糖尿病患者血糖过高,造成肾小球的生化组成异常,引起血管的通透性增加,使血浆蛋白漏出,促使肾小球硬化的形成;或者未能及时接受专业的治疗,从而导致糖尿病肾功能衰竭。另外,幼年糖尿病患者血浆中生长激素的水平较高,其与过高的血糖参与糖与蛋白质的复合物的形成,进一步加重了糖尿病性肾病的损害,提前了发病时间。同时,糖尿病肾衰的发生还与糖尿患者容易继发各种感染,如反复发生的泌尿系严重的感染可以造成肾皮质坏死。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的主要治疗方式,通过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由无数根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中,血液与含机体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在空心纤维内外,通过弥散对流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从而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3]。同时血液透析都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尤其严重,如低血压、血透高血压、视网膜病变、血糖和胰岛素调节、血管通路异常等。该次研究发现,在糖尿病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随着血液透析的延长,多种临床并发症随之发生,低通量血液透析对小分子毒素有较强的清除效果,可有效调节体内电解质均衡,但在针对中、大分子毒素的清除过程中表现不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4]。高通量血液透析可有效清除大分子物质,其选用人工膜为透析膜,其孔径相对较大,生物相容性更佳,能够在治疗过程中,有效清除小分子的同时,完成对大分子的清除工作,其具有较为优良的水力学通透性及扩散性能,是一种极为高效的血液净化方式。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抑制关节肌肉酸痛、皮肤瘙痒等症状,控制β2微球蛋白淀粉样变,平衡脂质代谢,降低心血管类型并发症发生[5]。另外,其高效的通透性能够有效保障毒素通过透析膜,发生致热源反应,因此其用水需求更低。在该次研究过程中,接受高通量治疗的患者在生活质量与临床疗效方面均有不俗的表现效果,同时其满意度高,可提升依从性,进一步巩固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具有十分积极的临床研究价值。
综上所述,高通量透析对糖尿病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满意度高,相较于低通量血液透析疗法优势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淑春,张慧宁,李青春,等.高通量透析对糖尿病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江西医药,2016, 51(10):1059-1060.
[2] 张志坚,陈涵枝,孙铸兴,等.高通量透析对终末期肾衰患者FGF-23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J].中华医学杂志,2015,95(26):2074-2078.
[3] 刘玉,陈少秀,刘雁凌,等.高通量透析对维持性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J].郧阳医学院学报,2014,23(4):239-240.
[4] 余权星,吴锡信,屈敏,等.高通量透析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5,3(17):151.
[5] 农维昌,邵庆雄,包叶林,等.高通量透析治疗尿毒症的研究进展[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7,34(2):75-77.
(收稿日期:2018-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