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松杰 焦景芳 杨枫
[摘要] 目的 探讨降低糖尿病患者静配中心感染发生率的临床操作中PDCA循环模式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7年3—12月于该院住院的糖尿病患者52例,将其以数字随机表法的分组形式均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26例,其中实验组患者使用PDCA循环模式管理静配中心配置的药物,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管理下配置的药物,每组分别进行10次细菌培养,对比观察不同方式干预下两组细菌培养合格率、沉降菌生成率、沉降菌生成数及糖尿病患者感染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对静配中心进行细菌培养发现,实验组细菌培养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沉降菌生成率及沉降细菌生成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糖尿病患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静配中心实施PDCA循环模式进行管理可有效降低患者感染机率,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利的支持,值得于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 糖尿病;静配中心;PDCA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3(b)-0143-02
静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PIVAS)是医院的重点科室,该科室主要职责为护理人员对临床所需静脉注射的药液进行无菌调配的平台。若静中心发生感染事件,不仅会影响这个医院的群体,也会给患者静脉用药带来安全隐患,甚至危及生命。PDCA循环模式是20年代由美国管理学家首次提出,是普遍使用的管理方法[1]。众所周知,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胰岛素的缺乏,蛋白质及抗体合成减少,其体液由于存在较高浓度的糖分,更利于细菌繁殖发育,故其患感染性疾病几率更高。因此,为探究更为合适有效的静配中心管理方法,该研究特选2017年3—12月间该院住院的糖尿病患者52例进行研究,探讨不同管理模式下的静配中心糖尿病患者感染情况,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该院住院的糖尿病患者52例,将其以数字随机表法的分组形式均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26例。实验组:男患者13例,女患者13例,年龄分布在28~52岁之间,平均年龄(30.28±4.23)岁;对照组:男患者12例,女患者14例,年龄分布在27~51岁之间,平均年龄(29.37±3.32)岁。两组患者于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得到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进行。
1.2 入组及排除标准
入组标准:①经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糖尿病者;②无其它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病变者;③无精神疾病伴发,依从性良好者;④患者本人及家属知情且同意入组观察者。排除标准:①合并其它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病变者;②伴发精神疾病,依从性较差者;病情较重,无法完成配合者;③患者家属或本人不知情或知情后反对入组观察者。
1.3 方法
对照组使用在传统模式管理下静配中心配置出的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使用在PDCA循环模式管理下静配中心配置而成的药物进行治疗,具体方法如下:PDCA循环模式:该模式主要分为4个部分,即计划(P)、实施(D)、检查(C)及处理(A)。计划阶段(P):分析静配中心可能引起沉降菌的因素,检测相关情况并制定消毒计划,每个月定期对操作台及洁净间进行空气检测。实施阶段(D):成立控制感染小组,定期检测静配中心感染情况。每次配置药品时均需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清场后对洁净区进行消毒,保证浮游菌及沉降菌检测合格。检查阶段(C):定期对静配中心进行检查,不断发现并及时解决问题,提出潜在问题,并将尚未解决的问题输入下个PDCA循环。处理阶段(A):每个月定期组织护理人员会议,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对可能造成污染的情况进行分析并妥善处理。
1.4 观察指标
每组分别进行10次细菌培养,对比观察不同方式干预下两组细菌培养合格率、沉降菌生成率、沉降菌生成數及糖尿病患者感染发生率等指标。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均数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取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空气沉降生成率对比
对静配中心进行细菌培养发现,实验组细菌培养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沉降菌生成率及沉降细菌生成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沉降菌生成数为(28.37±4.92)cfu/m3明显低于对照组(104.86±15.83)cfu/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12.862 P<0.05)。如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感染情况对比
经不同方式干预后结果表明,实验组糖尿病患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该疾病患者体内胰岛素水平较低,抗体及蛋白合成不足,而高糖的环境又极为适合细菌的生存,故该疾病患者感染发生几率远高于常人。静配中心是在洁净的环境下,由专业护理人员对临床所需的静脉注射制剂进行配置的场所,因此静配中心环境是否合格,是否能达到合格的细菌水平,对院内患者,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意义重大[2]。由于该科室的重要性,临床各部分对其也愈发重视,对其要求也随之提高,以往传统的管理方法已无法满足目前临床所需,尤其是对糖尿病等易感患者来说,静配中心需进行更为严格的灭菌及相关操作[3]。美国休哈特博士首次提出PDCA循环管理模式,并经戴明进一步进行完善,目前已经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4]。该模式具有可靠、高效的优点,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全球各个领域的管理当中[5]。PDCA循环管理模式共分为4个阶段,其中P是计划,该阶段是管理方案的制定,D是实施,该阶段主要根据已制定的方案进行实施,并完成相应的目的,C是检查,在实施过程中,需对尚未完成及已完成的计划进行检6查分析,确保计划准确实施的同时观察并提出不足,A是对相关结果的核实处理[6]。该管理模式是目前较新的科学管理方法,实际运用中,其主要遵循环环相套的模式,使用该方法对静配中心进行管理,可有效提高控制感染的水平,增强洁净度。同时该模式实施中,不断进行归纳总结,发现并解决问题,可有效提高医护人处理问题的能力[7]。
该次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细菌培养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沉降菌生成率及沉降细菌生成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这表明使用PDCA模式对静配中心进行管理,可有效提高灭菌水平,保障药品安全。同时该次研究结果发现,实验组患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与以往文献报道基本一致[8]。
综上所述,静配中心实施PDCA循环模式进行管理可有效降低患者感染机率,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利的支持,值得于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沈妤.静配中心优化院感控制管理对输液质量的影响分析[J].当代护士,2017(2中旬刊):155-157.
[2] 李南,刘欢.PDCA循环模式在静配中心感染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7,7(6):99-101,150.
[3] 陈永凤.PDCA循环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23):70-72.
[4] 林峰.PDCA循环在化疗药物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08):147-151.
[5] 黄琪,王建军,刘海玲,等.PDCA循环在规范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中的应用[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3,12(5):356-359.
[6] 王聚全.探讨静配中心提高药物调配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方法[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23):68-70.
[7] 苗虹.细节管理在静配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3):196.
[8] 任少玉,郑磊,宋超.PDCA循环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感染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3):90-92.
(收稿日期:2018-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