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本翻译实践:翻译规范理论VS译者的主体性

2018-09-21 05:19陈弈西
文教资料 2018年13期
关键词:翻译实践译者主体性主观能动性

陈弈西

摘 要: 我国翻译事业蓬勃发展,其中应用文本占据翻译市场最大比重。如何在实践中顺利、出色地完成翻译工作是每个译者的中心任务。翻译实践的各个阶段,应用文本的翻译,既需要遵循翻译规范又需要发挥译者的主体性。

关键词: 应用文本 翻译实践 翻译规范 译者主体性 主观能动性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我国对外交流日益频繁,联系日益紧密,大量商务、法律、科技等各领域的应用文本如潮水般涌进,提高应用文本翻译的质量,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沟通交流,具有重大意义,也是每个译者的当务之急。目前,应用文本的翻译实践活动发展迅速,已成为翻译实践的主流,但目前应用文本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却相对不足。

二、应用文本性质及语体特征

正确分析并认识翻译任务的文本性质及语体特征,是圆满完成翻译任务的前提条件。“应用翻译是一种以传递信息为主要目的、又注重信息传递效果的实用型翻译,它的最大特点是实用性强,应用面广,其范围几乎涵盖当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贾文波,2004:2)。应用翻译相对于文学翻译而言,更注重的是信息传递,而文学翻译则偏重文学欣赏与审美。应用翻译要考虑信息传达的效果,就必须对信息进行判断和处理,遵循一定的翻译规范,同时发挥译者主体性作用,以期达到传达的效果。如前所述,应用文本的功能偏重的是信息传递,译者需要如实完整地传达原文信息,同时为了使译文更加符合译文受众的阅读和接受习惯,必要时需发挥译者主观能动性,对原文信息甚至结构进行删减、调整等处理,以期更好地实现应用文本翻译的功能和目标。

“语体是语言因交际功能的差别而形成的各种变体。任何语言成品都无例外地属于某种特定语体,语言的任何运用也无例外地必定要受到语体的制约。这种制约表现为为着某种目的而进行语言交际必须遵循相应主体的规范和规律,必须与该语体的风格、基调相适应”(黄晔,敬志红,2006:1)。应用文本的语体特征主要表现为:结构规范;语言精练规范、遣词正式准确、专业性强;行文严谨,逻辑缜密等。翻译时,一定要注意这些语体特征和风格,即译文必须与原文所属语体从内容、风格等方面呈现一致性。

三、翻译规范理论及译者主体性

(一)翻译规范理论

1.圖里翻译规范理论

图里(Toury)是当今世界著名的翻译理论家,是描述翻译学的代表人物。“图里把翻译规范分为“预备规范”(preliminary norms)(韩庆果,2006:2)和“操作规范”(operational norms)(术语出处同前)两大类。在预备规范和操作规范之外,图里还提出了“初始规范”(initial norm)(术语出处同前)的概念,并且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张淑贞,赵宁,2009:1)。

初始规范决定译者翻译操作的整体倾向。“译者要么以原文为准则,遵循源语的语篇关系和规范,符合源语读者的语言习惯,要么遵循译入语以及译入语多元系统或其一部分的语言和文化规范”(张淑贞,赵宁,2009:2)。前者称之为充分翻译(Adequate Translation),后者称之为可接受翻译(Acceptable Translation)。

预备规范主要关于两个方面:一是翻译策略的考虑,即译文文本究竟应呈现为哪一种文本类型,是受到某一特定语言、文化、时代等因素的影响的。二是翻译直接性的考虑,即是否接受通过另外一种语言而不是源语进行翻译。操作规范主要包括模板规范(Matrical norms)和文本语言规范(Textual-linguistic norms),是指在翻译操作过程中对文本模式和微观语言材料呈现的实际抉择。

2.彻斯特曼翻译规范理论

另一代表人物彻斯特曼(Chesterman)将翻译规范分为两类(Chesterman,1993;1997):“期待规范(产品规范)(expectancy norms / product norms),反映读者对翻译的样式的期待;专业规范(过程规范)(professional norms / process norms)指由专业的合格译者的职业行为体现出的制约翻译过程的规范,可分为责任规范、交际规范和关系规范。责任规范属于道德规范,即译者在翻译中应对原文作者、委托人、读者及对自己负责。交际规范指译者应致力于使翻译活动所涉各方获得最大程度的交际成功。关系规范指译文文本和原文文本之间应保持一种适当的相似关系”。

(二)译者主体性

译者主体性是指译者作为翻译实践的主体,在实践中不可避免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融入了译者的文化意识、品格态度、认知、知识、经验等主观因素,使译文打上了译者的烙印,是译者主观能动性的反映。同时,译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会受到原文、译语文化、译语读者等客观因素的制约,表现为受动性。其中对于翻译目的的关切表现为我性。所以,译者主体性具体表现为主观能动性、受动性和为我性。

四、应用文本翻译实践过程

应用文本的翻译实践过程可以大致分为:译前准备、测试翻译、翻译完成、委托方评价四个阶段。在这个四个阶段,译者是应该以翻译规范为纲还是更多发挥译者主体性,两者的应用在不同阶段孰轻孰重、孰优孰劣值得探讨。

(一)译前准备

译前准备是翻译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译文的质量和进度,可以说做好译前准备工作是译者按质按量按时完成翻译任务的前提。所以,专业译者必须认真仔细地计划该阶段的任务并予以完成。

在此阶段,译者需要决定翻译操作的总体倾向、宏观层面的翻译策略及翻译直接性的考虑。关于总体倾向,一方面,译者要根据应用文本的结构特征、翻译的目的及满足译入语读者期待三方面进行考量,决定在全篇的翻译中主要采取重原文的充分翻译还是重译文的可接受翻译,或是在充分翻译与可接受翻译之间找到最优平衡点:应用文本涵盖范围广,其结构特征相较于文学文本或纯理论文本结构更加稳定,中外如是,但并不代表一一对应。因此,如若不同,应用文本的译本应该适当调整,以译入语平行文本的结构为参考;翻译应用文本的目的主要是实现沟通,讲究应用,实用性要求偏高;译入语读者为达到沟通、实用的目的,自然更偏好融入译入语文化、与其平行文本相似的译文文本。综合而言,大部分应用文本翻译主要采用可接受翻译。另一方面,译者主体性在此阶段需要有所保留地发挥:发挥是指译者需要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良好的品格和态度进行合理判断,做出正确决定;有所保留是指切勿盲目自信,夸大自身经验,忽视对象文本及文本根植的文化土壤,同时根据翻译目的考量为我性的发挥。

关于宏观翻译策略,即译本以何种文本呈现,是受到某一特定语言、文化、时代等因素的影响的。翻译规范方面,如前所述,应用文本的结构组织代表了文本的骨架,应用文本的译文文本应当以相应的译入语文化中的应用文本的形式呈现;译者主体性方面,更多的是表现为受动性,主观能动性受到语言、文化、时代等方面主流意识的束缚。

关于翻译直接性,应用文本的翻译一般采用直接翻译。除非存在源语与译语之外的语言文本,并且相较源语,该语言为译者所精通,出于不得已或有必要的原因,可行。即便如此,间接翻译终是不妥,如果是译者个人的原因,那么最好重新选择更适合的译者。不可否认,其他语言文本的存在对于直接翻译有参考对照的作用。在此方面,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主要体现在根据现实情况,对采取直接翻译还是间接翻译作出评估和决定。

综上所述,图里的初始规范和预备规范及彻斯特曼的期待规范在此阶段发挥规范作用。在译前准备阶段,译者要做判断、评估、平衡或取舍,遵循翻译规范。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主要体现在如何遵循、具体遵循何种翻译规范的思考方面,自由度小,主观能动性与受动性并存,相互牵制,译者主体性相对受到限制。

实践中,译者可以采取以下三个步骤完成译前准备工作:第一,利用已掌握的知识,从整体上正确理解原文内容,分析原文语篇的逻辑线索和结构建构,从语篇正确理解翻译任务所涉及的相关内容;第二,借助专业的工具书或者网络搜索引擎,必要的时候甚至需要翻阅专业书籍,或者请教专业人士,弄清其中专业术语的含义;第三,通过研读译入语平行文本,熟悉该类文本的行文表达风格和范式。这三方面的译前准备工作,不分先后,可同时进行。

(二)测试翻译

测试翻译是委托方与译者拟达成合作初期对译者专业素养所进行的考察。形式上,采用一部分翻译任务或其类似的内容作为测试文本,一方面,委托方完成对译者的评估,另一方面,译者可以借此加强与委托方的沟通,测试翻译的成效,才能对翻译实践作更符合委托方期待的相应调整。翻译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语读者对于译文的接受、认可程度的高低,是否满足译语读者的期待。具体到某项翻译实践,委托方与译者是从事该实践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对翻译活动的成败负主要责任。从委托方角度看,一方面,委托方应清楚译语读者的期待,对译文应该呈现的具体范式了然于胸,如此,委托方在测试译者翻译时才能有判断依据和评估标准,才能让测试翻译工作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委托方应挑选专业、合格的优秀译者完成翻译任务,委托方必须具备辨别、评估译者水平的能力。从译者角度看,一方面,译者所完成的测试翻译要满足委托方与译语读者的期待,很大程度上满足委托方期待即是满足译语读者期待,另一方面,译者需要以良好的专业素养、负责任的态度,遵循身为译者的职业道德认真完成测试翻译。

综上所述,该阶段主要是彻斯特曼的期待规范与专业规范,尤其责任规范发挥作用。期待规范与专业规范对比译者主体性,宏观层面,译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这两大规范的制约,需要符合期待规范与专业规范,不得逾矩,多表现为受动性。微观层面,为了更好地具体实施这两大规范,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判断决定译语读者期待什么,如何满足,满足委托方与译语读者期待对译者专业性的提出的具体要求是什么,该如何体现,等等。

实践中,针对翻译的任务量及委托方的时间要求,译者拟订具体可行的翻译计划。译者需根据委托方测试翻译的要求,完成测试部分的翻译,发送给委托方进行校对和评析,达成意向合作或取消合作意向。

(三)翻译完成

该阶段是翻译实践的主要部分即形成完整译本。从语篇层面,译者要对全文宏观把握,关乎内容的完整性、安排与取舍等调整;从句子、词汇层面,根据两种语言表达方式的对比作出合理的微观调整,比如中英互译中必要的语态转换、词性转换、词汇增减、语序调整等。宏观与微观方面的调整都应符合译语文化应用文本的模式,以便达到应用文本实际沟通翻译两端主体的交际目的。不过,无论如何调整,源语文本与译语文本之间必然处于某种相似关系。所以,图里的操作规范和彻斯特曼的交际规范与关系规范在此阶段发挥作用。同时,很大程度上,翻译完成的过程就是译者主体性全面体现的过程。是否对原文进行宏观与微观的调整及如何调整都需要充分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在此阶段主观能动性有最大限度的发挥,但是仍然要为达到应用文本交际目的服务;应用文本的翻译,其源语文本与译语文本的相似关系并不常常走向极端。综合而言,在此阶段,译者应更注重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实践中,译者应集中译前的准备和测试翻译的经验与建议,既谋全篇又谋句子、词汇,按质按量按时完成翻译任务。

(四)委托方评价

在此阶段,译者与委托方需要对译文作双重审校:译者需要对译文进行自我审校,审校的标准来自对委托方及译语读者对译文的期待。同时,译者要本着身为译者的专业精神、能力及严谨、负责任的态度完成自我校对,以期译文获得委托方的认可;委托方需要组织专业翻译校对对译文进行校对及评价,其标准来自译语读者的期待即很大程度上等同译入语文化中的平行文本的共性。因此,在此阶段译者需要遵循彻斯特曼的期待规范和专业规范。另外,虽然委托方在该阶段发挥主要作用,但译者作为两方主体之一,并不只是被动接受结果,而是结果的创造者,其表现是双方合作最终走向的基础和依据。因此,译者仍要大力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校对工作。

五、结语

我国对外交流日益加深,国内翻译市场欣欣向荣,尤其以应用文本为主。探讨应用文本的翻译对于推动我国翻译事业的快速成长与繁荣具有重大意义。落实到翻译实践中,在译前准备、测试翻译、翻译完成和委托方评价四个阶段,如何根据应用文本独特的性质与语体特征,按质按量按时地完成翻译任务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翻译活动也是一项各大因素互动参与的社会活动,不是在真空中,一方面必然遵循一定的翻译规范,另一方面译者作为翻译实践的主体必然发挥译者主体性。翻译活动何其复杂,要处理、平衡的各方主体及渗透其中的各个因素、层面,都要顾及、考量,没有绝对性,只有相对性。广大译者还需在实践中摸索提高翻译质量的经验,同时关注翻译理论的发展,将二者合理结合,互相促进,推动我国翻译事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贾文波.文本功能对应用翻译的策略主导[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377-380.

[2]黄晔,敬志红.略论英语商务合同翻译的规范性[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85-87.

[3]韩庆果.翻译规范与文本性——整合文本性的翻译规范理论初探[J].中国翻译,2006(2).

[4]张淑贞,赵宁.图里与翻译规范理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136-137.

[5]韩江洪.切斯特曼翻译规范论介绍[J].外语研究,2004(2):44-47.

[6]李德超,邓静.传统翻译观念的逾越:徹斯特曼的翻译规范论[J].外国语,2004(4):68-75.

猜你喜欢
翻译实践译者主体性主观能动性
研究性教学在口腔医学专科生生产实习中的应用
文学翻译主体的诠释学研究构想
大学英语教学中分组讨论模式的研究
目的论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