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蕴 李杨
[摘要] 目的 探讨糖尿病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骨代谢变化情况,包括基质金属蛋白酶、血糖、BGP和ICTP等影响。方法 在实验设计上,此次采用酶联免疫的方法,检测大鼠牙槽骨中ICTP的浓度水平,并结合部分关键生化指标及其测定结果,进一步观察BGP水平,即用来反应骨代谢变化的骨钙素。 结果 在3 d和7、14 d,两组大鼠正畸牙移动距离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21 d后,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ICTP指标水平比较情况,在3、7、14 d,组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1 d后,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 结论 糖尿病组大鼠在胰岛素控制下,正畸牙移动的治疗效果要显著。与此同时,糖尿病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40只糖尿病大鼠骨质疏松倾向比较严重,故对其正畸治疗中,建议慎重。
[关键词] 糖尿病;大鼠;正畸牙;ICTP
[中图分类号] R78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3(b)-0048-02
Study on the Changes of BGP, ICTP and Blood Glucose in Orthodontic Tooth Movement in Diabetic Rats
QIN Yun, LI Yang
Department of Orthodontics, General Hospital of Daqing Oil Field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Daqing, Heilongjiang Province, 163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diabetic rats during orthodontic tooth movement of bone metabolism changes, including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blood glucose, BGP and ICTP effect. Methods In the experimental design,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was used to detect the concentration of ICTP in alveolar bone of rats. Combined with some key biochemical indicators and their determination results, we further observed the level of BGP, namely osteocalcin, which was used to reflect the change of bone metabolism.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orthodontic teeth in the 3 and 7 days and 14 days (P>0.05),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 after 21 days. The comparison of ICTP indexes was significant in 3, 7 and 14 days (P<0.05),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after 21 days.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orthodontic tooth movement is significant in diabetic rats under the control of insulin. Meanwhile, in the process of orthodontic tooth movement in diabetic rats, the osteoporosis tendency of 40 diabetic rats is more serious, so we should be cautious in orthodontic treatment.
[Key words] Diabetes; Rats; Orthodontic teeth; ICTP
糖尿病是常見的一种代谢内分泌疾病,根据2016年卫生部门的统计报告显示,我国国内标化患病率高达3.2% ,超过2 000万人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糖尿病。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呈现为上升趋势,且越来越倾向年轻化。对于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及其病理特征,界内人士一般都比较清楚,糖尿病可直接影响到胶原的合成、成熟与降解,最终影响和改变胶原分子结构,增加骨脆性。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基质金属蛋白酶在正畸骨改建过程中,具有较强的保障作用。它不仅可以直接参与到骨基质降解作用中来,同时也可较好的破骨细胞迁移和贴附,而这一切均在于对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活动依赖。结合此,该专题重点以糖尿病正畸牙移动为探究点,建立糖尿病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重点分析总结BGP、ICTP和血糖等变化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主要试剂与仪器:血糖仪(美国雅培);正畸测力计(美国3M);正畸弹力线(美国3M);显微镜;游标卡尺。
选取实验对象:80只健康的雄性SD大鼠,为本地医学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此次选取的80只大鼠,体重在200~230 g 之间,周龄为 6~8周。该80只大鼠,在饮食与喂养方面无差异,均采用普通块料分笼饲养,自由摄食饮水,12 h昼夜循环。
采用酶联免疫的方法,检测大鼠牙槽骨中ICTP的浓度水平,并结合部分关键生化指标及其测定结果,进一步观察BGP水平,即用来反应骨代谢变化的骨钙素。研究对象为大鼠80只,分为两组。第一组为对照组,40只。第二组为糖尿病组,40只。同时,每组又均分为5个小组,分别在0、3、7、14、21 d治疗时间点上将大鼠处死。仔细观察并记录大鼠上颌第一磨牙移动距离。待组织HE染色之后,再次观察上述几项指标的形态变化。
1.2 实验操作
首先,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STZ 50 mg/kg 体重腹腔注射,72 h 后再测血糖,大于13.8 mmoL。其中,对照组40只大鼠对其注射等量的柠檬酸缓冲液,待21 d后,再进行牙移动实验。
其次,正畸牙移动模型建立。此次两组80只大鼠,均经3% 戊巴比妥钠 40 mg/kg ,并联合等体积分数的 3% 的水合氯醛复合麻醉。完成操作后,再使用牙科钻在实验大鼠的左上颌位置处,即第一磨牙和坐上切牙牙颈部,开始磨沟,深度控制在0.5 mm即可。之后即可在以上两牙之间拴两端打结处理。使用的弹力线的长度0.5 cm即可,拉伸后产生作用力 30 g(实验过程中可能会有微小偏差,但也基本属于可控范围内)。将大鼠上颌的左上第一磨牙近中倾斜移动。
对于牙齿移动距离的测量,需要在大鼠处死之前完成。该实验分别制作上颌精确印模,并以灌注的方法以硬石膏模型为准,使用准备好的游标卡尺来测量。均测量3次,取均值。
最后是进行微创检测。通过对大鼠血、尿等指标,进行骨代谢生化指标实验检测。除了ICTP外,还包括血清骨钙蛋白,即BGP。
1.3 統计方法
对以上相关数据均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3 d和7、14 d,两组大鼠正畸牙移动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1 d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该文以SD雄性大鼠作为实验对象,通过建立糖尿病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较为针对性的统计分析糖尿病病体牙移动过程中BGP/ICTP和血糖指标等变化情况。结合此次研究来看,该次选用的是高弹的弹力线产生30 g 的力牵引大鼠牙齿移动。从结果表现来看,的确具有典型的组织学变化。
总体来讲,正畸牙是通过正畸或者外科手术等方法,来对患者治疗错颌畸形。对于错颌畸形,基本上是早期形成的,即从儿童时期开始发育而来。多年的医学研究与大量临床实践已经充分表明,错颌畸形主要是由先天因素导致,当然,也包含部分后天因素。所产生的不利情况,即造成患者牙齿、颌骨、颅面畸形。所以,该疾病目前在医学界内,被与龋齿、牙周病称为口腔三大疾病。实际上该疾病是比较常见的,患病率高达50% 以上。而此次通过糖尿病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分析,从中可以看到,第一组大鼠比第二组大鼠正畸牙移动的治疗效果要显著。与此同时,糖尿病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40只糖尿病大鼠骨质疏松倾向比较严重,故对其正畸治疗中,建议慎重。
[参考文献]
[1] 陶耕,蔡俊峰,陈国瑞,等.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血清PICP、ICTP测定及其与骨代谢的关系[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0(s1):25-27.
[2] 闫桂艳,吴永生,冯智敏.胰岛素控制对糖尿病大鼠正畸牙齿移动的影响[J].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7, 21(5):482-485.
[3] 李新.糖尿病大鼠牙齿受力后牙周组织的变化[D].哈尔滨哈尔滨:医科大学, 2009.
[4] 王雪梅, 王飞飞, 田海霞,等.巴西蜂胶和国产蜂胶乙醇浓缩液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 2015(17):56-59.
[5] 果利. 正畸治疗对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牙周状况及血糖水平的影响[J]. 糖尿病新世界, 2016, 19(10):128-129.
(收稿日期:2017-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