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加叩刺治疗阴虚夹瘀型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2018-09-21 08:16汪雪莲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6期
关键词:针刺糖尿病

汪雪莲

[摘要] 目的 探究阴虚夹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针刺加叩诊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阴虚夹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观察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予以针刺加叩诊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脂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中观察组为95.0%,对照组为8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中,两组治疗前TC、TG、LDL-C、H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阴虚夹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予以针刺联合叩刺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患者疾病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关键词] 针刺;叩诊;阴虚夹瘀;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 R2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3(b)-0024-02

糖尿病是属于临床上最为常见慢性疾病之一,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临床上糖尿病患病率正处于不断上升阶段。此类疾病中好发人群大多为5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但是近些年来,此类疾病正处于年轻化趋势发展[1]。临床上导致此类疾病发病原因较多,其中遗传因素以及环境因素是属于疾病发病主要因素。临床上以2型糖尿病发病率较高,并且临床上主要症状表现为多尿、多饮、消瘦等,并严重威胁到患者后期生活质量水平,甚至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中医将糖尿病范畴定义为“消渴”,主要是由于此类疾病在于阴津亏损、燥热偏盛,并且主要是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之间相互因果,并且随着了临床疾病进程不断演变,各种证型之间相关兼夹以及转化是属于不可忽视特征[2]。该文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就针对阴虚夹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针刺联合叩刺治疗临床效果进行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80例阴虚夹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观察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纳入标准[3]:该次试验所有患者经该院专业医师确诊;无严重心、肝、肾等严重原发疾病;无精神异常、精神疾病;治疗依从性好,能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未进行相关治疗或治疗无效患者;年龄在21~59岁。排除标准:存在认知、言语障碍患者;一般资料不全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对照组中男5例,女35例,年龄23~56岁,平均(32.4±2.4)岁,观察组中男4例,女36例,年龄24~59岁,平均(34.1±3.4)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措施,控制患者饮食,并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制定相关食谱,适量保持运动,并常规予以药物治疗控制血糖水平。观察组实施针刺联合叩诊治疗,该次临床上治疗原则需要秉持滋阴清热、行气活血以及化瘀祛痰。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并将患者太溪、神门、太冲、太渊、三阴交、合谷、足三里、丰隆、血海各个穴位常规进行消毒处理,予以患者一次性针灸针进行针刺,在患者进针之后,医师行针应当以补法为主,并以其太冲、合谷、血海、丰隆穴行针并以其平补平泄方式,若患者存在酸胀感为宜,并留置时间30 min,并间隔10 min行针1次。起针之后予以患者俯卧位,并将患者膈俞、胰俞、肾俞、脾俞等位置常规做好消毒处理后,并使用梅花针进行针叩各个穴位,每个穴位叩至200次,直至皮肤出现微微泛红为度,在治疗过程中,避免出血情况发生。其中治疗应當隔日治疗1次,并连续治疗3个月。该组患者停止使用减肥药物以及降糖药物。

1.3 观察指标

并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其中分为显效[4]: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并且其空腹血糖值较治疗前下降幅度为30%,有效:临床症状好转,并且其空腹血糖值较治疗前下降幅度为10%,无效:临床症状以及空腹血糖值无变化,甚至出现恶化。(显效+有效)/例数×100.0%=总有效率。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进行比较。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中治疗后显效为30例,有效为8例,无效为2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38/50)例,对照组中治疗后显效为22例,有效为11例,无效为7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2.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824,P=0.005<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观察组治疗前TC、TG、LDL-C、HDL-C水平分别为(5.91±0.78)、(2.64±0.34)、(3.15±0.45)、(1.21±0.31)mmol/L,对照组治疗前TC、TG、LDL-C、HDL-C水平分别为(5.84±0.81)、(2.71±0.41)、(3.11±0.46)、(1.22±0.32)mmol/L,两组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94,-0.931,0.393, 0.142,P>0.05)。观察组治疗后TC、TG、LDL-C、HDL-C水平分别为(5.11±0.54)、(1.84±0.41)、(2.61±0.34)、(1.42±0.24)mmol/L,对照组为(5.62±0.78)、(2.61±0.38)、(3.01±0.42)、(1.20±0.30)mmol/L,两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8.712,-4.682,3.622,P<0.05)。

3 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其饮食结构不断改变,导致临床上糖尿病患者数量在逐年增多,此类疾病病程时间长,病情较易反复发作。如临床上治疗不够及时,极易影响到患者后期身体健康[5]。临床上治疗主要以常规药物治疗为主,但是其药物对患者肝脏损伤较大,后期治疗效果并不明显。中医则认为临床上阴虚夹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发病机制主要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以及劳欲过度均会引起疾病发生。主要病理机制为津液亏损、燥热偏盛等。中医治疗应当以滋阴清热、行气活血为治疗准则[6]。

阴虚夹瘀型糖尿病患者其中主要是以肾、肝、脾三脏损伤为主,治疗应当去肾俞、肝俞、脾俞以及三阴交等穴位,并加以叩刺治疗,能够有效增强余阴清热、补益三阴、益气调经效果,并使机功能失常易于恢复,治疗中予以针刺治疗,其中足三里穴位,能够达到健脾益气生津作用,有利于化生气血作用,除濕化痰通络,祛邪作用[7]。并配合各个穴位针刺治疗,能够起到健脾利湿、祛痰化浊作用,是属于治疗重要穴位,并取之以治其本。

该文研究表明,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常规治疗。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其水平比较中,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治疗中予以患者叩刺,能够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作用,并且两者联合治疗,能够使患者自身自我调节机能所激发而最终发挥作用。临床上患者年龄越年轻,其越容易治疗,主要是由于其自我调节作用较强,临床效果显著。其中此种证型患者多以女性肥胖为主,治疗时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治疗效果明显。同时,在治疗中控制患者饮食结构,加以针刺治疗,临床治疗效果较好。临床上针对阴虚夹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予以叩刺联合针刺治疗,能够缓解患者症状,有效控制疾病后期发展[8]。

综上所述,临床上针对阴虚夹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予以患者针刺联合叩刺治疗,临床上治疗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疾病后期发展,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张雪,刘志顺.针灸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疗特点文献分析[J].世界中医药,2017,12(1):176-179.

[2] 寿升芸,魏骏骏,何晓芬,等.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概况[J].浙江中医杂志,2015,50(7):539-540.

[3] 谢淑梅,范桂清,杨丹,等.针刺联合足部熏洗治疗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临床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0(7):967-969.

[4] 路玫,李昆珊,王佳丽,等.针刺治疗糖尿病患者肢体远端对称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16, 36(5):481-484.

[5] 张睿,朴春丽,王秀阁,等.针刺联合中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J].吉林中医药,2017,37(11):1155-1157.

[6] 王斌.针刺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2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31):3878-3882,3887.

[7] 赵静,张建.针刺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5,25(6):423-425.

[8] 宋百娟,陈枫.陈枫教授针刺“消渴组穴”治疗2型糖尿病经验[J].上海针灸杂志,2015,34(2):99-100.

(收稿日期:2018-01-25)

猜你喜欢
针刺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谈针刺“针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治疗眶上神经痛首选针刺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针刺治疗糖尿病前期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