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奇
摘要:现阶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而最艰巨的任务则是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安徽省灵璧县的脱贫攻坚工作也进行得如火如荼,如企业带贫、产业扶贫和直接发放补助为主要方式的政府帮扶等等,即有“输血式”脱贫与“造血式”脱贫这两种脱贫模式。但是,扶贫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一些扶贫措施成效较差、精准扶贫力度不够、贫困老人生活保障难以维持、贫困农户不愿脱贫等。鉴于此,分析安徽省灵璧县脱贫攻坚工作的现状以及不足之处,并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脱贫攻坚;“输血式”脱贫;“造血式”脱贫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22.011
1研究背景以及研究意义
消除贫困,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习总书记在2015年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这一庄严承诺拉开了我国脱贫攻坚的重要战役。
现阶段已经是建设全面小康社會的决胜期、脱贫攻坚的冲刺期,灵璧县的脱贫攻坚工作形势严峻。本文将通过研究分析灵璧县的脱贫措施与扶贫机制、制定和完成的目标,为其实现经济循环长效发展、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转变、建立长效稳定的扶贫机制提供参考建议。
2现有的扶贫措施以及取得的成就
2007年年底,灵璧县的贫困户为22542户、贫困人口为76291人;至2017年年末,全县的贫困数据为11156户27954人(数据来源:灵璧县扶贫局信息公开网站,下同)。可以看出,十年的扶贫工作已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灵璧县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2.1企业带贫
温氏养猪、荷金来农业科技、兴程鸭业等一系列符合本地发展模式的企业以共享牧场或农场的模式建立带贫机制。鼓励贫困户将除民生扶贫资金以外的扶贫资金投资到企业里,量化折股,以“投资入股保底利息+股权红利分红+N”的方式获取收益。这种带贫机制帮助贫困户省去了建牧舍、买饲料等开支,又避免了养殖风险,贫困户每年净得分红,实现稳定增收。同时这些企业招工时优先从入股贫困户中招工,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其进行种养业技术培训,保证尚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依靠自身走向脱贫致富之路。
除了以上的企业外,还有村中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等,将各个贫困村以经营主体的方式建立连接关系,进行全县联合发展。目前全县的73个贫困村均有种养业新型经营主体联结发展,完成种养业技术培训2000人次以上,带动有劳动能力贫困户6046户。
2.2产业扶贫
灵璧县现有的产业扶贫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旅游文化带贫;二是光伏农场带贫;三是大棚果蔬带贫。
旅游文化带贫主要是利用灵璧县内丰富的文化资源,如具有楚汉文化底蕴的虞姬文化园以及灵璧奇石、钟馗画等,实施“A级景区+贫困村”的旅游扶贫模式。农家乐、休闲农业观光、文化旅游等经营户可以为贫困群众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每年吸引的近10万人次游客带动1841人长效脱贫;光伏农场带贫主要是通过将流转土地建成光伏农田,让贫困群众以劳动参与、土地入股等形式获得收入。目前全县已建成11个光伏电站,共计36.5MW。预计每年每户增加收入3000元。大鹏果蔬带贫主要是通过政府出资建设大棚,由贫困群众承包到户,种植果蔬获取收益。
2.3政府帮扶
政府“输血式”的脱贫措施主要有建设基础设施,即畅通农村道路、扩建农村饮水工程、实现宽带光纤全覆盖等改善村民生活质量等;社会兜底保障,即实现低保线和扶贫线两线合一、进行危房改造等;医疗健康保障,即实现全县各类“新农合”定点医院“一站式”即时结算100%覆盖;教育资助,即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从幼儿园到研究生、从中职到高职全面落实雨露计划。
通过政府帮扶,可以有效地解决“造血式”扶贫模式无法解决的贫困问题,提高贫困群众的整体生活水平质量。目前,全县农村已畅通道路527公里,超额25.9%;饮水工程投资9321.31万元,解决13384名贫困人口饮水问题;危房改造4748户;贫困人口累计医疗补助307151人次,总费用1.4645亿元;已发放教育补助15678人、1424.2825万元。
3现有扶贫措施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3.1现有扶贫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1医疗体系尚不完善及对策
首先,对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等贫困群众脱贫问题尚没有长效的解决措施,即社保兜底脱贫工程以及健康脱贫工程尚不完善,推进并不全面。由于县内医疗水平有限,大病难治,只能向外求医,但是外地农合报销不够及时,不能满足即时结算的需求,这导致了普通群众还面临着大病致贫、贫困群众面临难以脱贫的困扰。还有一些留守老人,身边缺乏子女的照料,常常导致慢性疾病延误病情,造成更为严重的病情。
针对此问题,应该改革完善农村医疗体制,推广即时报销覆盖面即简化报销手续等。即应该积极与外省建立医保联网,提高外省报销比例,尽可能达到周围省份医院可以实时报销费用,解决看病难问题;此外,聘请贫困户,培训使其成为护工,由留守老人的子女发放工资,政府给与一定比例的补贴,由他们照料农村的留守老人。这既为贫困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又为外出打工子女解决了后顾之忧,同时也解决了留守老人无人看照的问题。
3.1.2光伏、大棚等产业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及对策
目前,虽然县内多村均有光伏、大棚等产业,但是实际效果并不如预期。全县的贫困村在地理分布上存在区域性和分散零星的问题,这使得光伏电站的建站相对分散,发电量少,后期维护难度较大。大棚产业扶贫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大棚前期投入较高导致承包到户的价格有些贫困群众难以接受;夏日大棚温度过高,身体素质较弱的贫困群众无法在大棚中工作;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灵璧县主要为农业经济,每家每户对果蔬基本都自给自足,需求较少,因此果蔬很难在近处进行销售,贫困群众的收益无法保障。
对于当前灵璧县产业扶贫面临的困境,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光伏电站和农业大棚可以结合建造,即将光伏合理布局,满足一定的透光率,满足绝大多数作物的光照要求。这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其次,秉持长期回收政府投入成本理念,降低承包价格,同时,可以安排不能适用大棚工作环境的贫困群众从事果树、种子的购买,以及成熟果蔬的宣传、运输工作。另外,因为果蔬的保鲜期较短,应该注意先前往目标市场寻找买家,谈好并签订合同,再将果蔬运至,避免因保鲜问题导致买家坐地降价问题。最后,可以引进食品加工企业,对果蔬进行深加工。一来可以为当地带来更多的工作岗位,二来可以大大提高产品的保质期以及带来更高的利润。
3.1.3扶贫造成的不公平問题及对策
灵璧县在浩浩荡荡的扶贫之路上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农村新的不公平,这是一个极其严峻的问题。首先,在扶贫过程中造成了村与村、户与户之间产生了新的“贫富不均”现象。目前,县内的产业扶贫政策、金融扶贫政策、主要集中在贫困村,造成了非贫困村主要依靠传统农业、发展缓慢,而贫困村却依靠各种产业及其他优惠政策迅速富起来;其次,农村老人争当贫困户。目前,有些贫困村的部分老人为给子女减轻抚养负担,或者有些村民羡慕贫困户享受的福利待遇,千方百计地要当贫困户;最后,一些群众已经达到脱贫的标准,但是不愿“摘帽”,想方设法地想要不劳而获,接受政府的财政补贴。
针对以上问题,灵璧县今后在出台扶贫政策的时候,应尽量模糊贫困村和非贫困村的概念,尽量多出台普惠性的扶贫政策。对于争当贫困户的群众进行实地考察,对于不符合贫困标准的,应予坚决的拒绝与批评。对于不愿“摘帽”的贫困户,可观察一段时间,确定没有返贫现象后,应予强制“摘帽”。
3.2扶贫模式的创新
各种扶贫措施实施的前提必须是根据本地实际的发展情况,因地制宜,注重发展循环经济。首先,灵璧县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应当注重生态文明:合理使用农药及化肥,降低对环境及作物的污染,也降低生产成本;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及时回收可循环利用的垃圾,避免污染,提高其经济利用价值;严禁秸秆燃烧,将秸秆加工为饲料饲养牧畜或者加工为肥料施肥与农田,变废为宝。其次,灵璧县不应一味靠政府出资,应组织群众探索PPP模式的循环经济扶贫模式,即让社会的力量参与到扶贫的工作中来。最后,应该加大教育投入。在注重农民下一代的教育投入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当代农民的教育培训。可以通过举办本县特色的文化活动或者免费开设夜间培训班、农闲培训会,使得农民可以在空闲时提升自身素质,以此长效带动经济循环发展。
4展望未来
“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现有人掉队”。灵璧县在未来两年里应该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系列讲话重要精神,全面落实省市重大决策部署,主攻短板、夯实基础、全面发力、合力攻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确保如期全面实现“户脱贫、村出列、县摘帽”的目标,不给全面小康的建设拖后腿。
参考文献
[1]贾国强,吴晓光.精准扶贫的安徽实践:攻坚任务落细、落准、落实[J].中国经济周刊,2017:3638.
[2]胡联,王艳,汪三贵,邵善俊.精准扶贫的成效分析——基于安徽省12县(区)调研数据的分析[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7,(10):124128.
[3]任超,袁明宝.分类治理:精准扶贫政策的实践困境与重点方向——以湖北秭归县为例[J].北京社会科学,2017,(1):100108.
[4]冯光云.脱贫攻坚现行实践模式的创新——以安徽石台县丁香镇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124126.
[5]冯艳.区域贫困测度、识别与反贫困路径选择研究[D].辽宁:辽宁大学,2015.
[6]韩永兵.安徽定远:“N+贫困户”帮扶机制助力脱贫攻坚[J].当代农村财经,2017,(06):38.
[7]吴靖南.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现路径研究[J].农村经济,2017,(3):99103.
[8]莫光辉.绿色减贫:脱贫攻坚战的生态扶贫价值取向与实现路径[J].现代经济探讨,2016,(11):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