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泽坤
摘要:青海省在精准扶贫思想的指导下,脱贫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在脱贫的过程中也出现贫困人口脱贫的自主性不强,内生动力不足的现象,从而导致“等、靠、要”现象以及返贫现象严重。通过对青海省民族地区的调研,表明产业扶贫是激发贫困人口脱贫内生动力的重要手段,但在产业精准扶贫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扶贫产业发展水平不高、扶贫产业带动能力不强等问题。基于这些问题提出了通过积极营造产业化扶贫的环境、构建完善的产业扶贫体系、创新产业扶贫发展模式等手段加强青海省民族地区产业精准扶贫,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实现自助脱贫,巩固脱贫成果,以实现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关键词:产业扶贫;民族地区;内生动力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22.004
1产业精准扶贫的必要性
1.1摆脱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成为了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全面脱贫的奋斗目标。为此,习总书记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思想,并加以阐述和说明,形成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为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奠定了思想基础,进一步提升了关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思想认识,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薄弱环节和突出短板。要实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必须要积极发展特色产业。产业化扶贫是通过开发特色产业,形成以产业链相支撑的地方主导产业推动精准扶贫的新模式。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指出,“要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因此,产业扶贫的成效是衡量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
1.2产业精准扶贫是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
习总书记在《摆脱贫困》一書中曾提及扶志的重要意义,十九大报告又明确指出“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着力提高贫困人口自身造血能力,在脱贫的同时防止返贫现象的发生是当前脱贫工作的重点内容。
学者研究表明,许多贫穷的根本原因是贫困人口具有贫穷心向性。也有学者指出,由于受到贫困文化的影响,贫困人口的贫困价值理念盛行。提升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贫困人口转变思想观念与心理性贫穷,改变贫穷性习惯,从被动的“输血式”扶贫变为主动的“造血式”扶贫。首先表现为贫困人口积极主动地加入到产业精准扶贫中来,参与到产业的发展中。一方面可以帮助产业发展模式以及发展方向更加符合当地的实际状况与实际需要;另一方面能够带领农牧民通过自身努力致富,减少返贫的可能性;其次,除了积极参与产业的发展外,有利于贫困人口调整自身产业的结构,转变自身产业发展的观念。例如,购置最新的工具设施并将利用现代农业、牧业技术应用到自身的产业中去,从而获得产出量的较大提升,增加贫困人口收入。最后,在转变思想以及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能够提升贫困人口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将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学习,从而使贫困人口获取自身发展所需技能,提升贫困人口的自身素质,扩大就业可选择范围。
1.3产业精准扶贫是青海省贫困户摆脱贫困的主要路径之一
青海省稳定脱贫重在产业化扶贫,落实抓好精准扶贫的各项工作,抓好产业扶贫是关键,产业扶贫在精准扶贫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些贫困村、贫困户致贫或者返贫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特色产业,青海省要想实现贫困户脱贫、贫困村退出,产业扶贫是关键,唯有倾注全部精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抓好各种模式的产业扶贫,产业扶贫取得成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的难点将会迎刃而解,才能确保贫困群众长期稳定脱贫,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逐渐走向致富的道路,这为这种扶贫模式在其他地区的推广提供了有力的经验和支撑。
2青海省民族地区产业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
2.1扶贫产业发展水平不高
由于青海省民族地区产业规模化、专业化经营程度不高,新技术在生产实际中应用不够,生产成本逐年攀升,产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抗风险能力较低,导致扶贫产业收入在农民全部收入中所占比重较低。需要因地制宜培育和兴建一批有地方特色的优质产品和产业基地,打造一批优质农产品品牌,走精细化、高品质的产业之路。
2.2扶贫产业带动能力不强
青海省民族地区产业化扶贫企业带动能力不强,农畜产品加工、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严重制约着扶贫开发方式的转变。绝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机械化程度低,生产处于初级加工水平,综合利用处于起步阶段,基本上缺乏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龙头企业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产业不明显。
2.3自身内生动力不足
受自然条件恶劣、社会保障薄弱和自身综合能力,教育水平差等因素的限制,内生动力天生不足,加上产业基础薄弱,产业能力有限,更导致了贫困户的内生动力不足。需要在专项扶贫资金、相关扶贫政策上探索更新思路方法,在资源技术、销售出路上给予及时帮助。
2.4产业化龙头企业实力欠佳
学者指出:要克服一家一户分散的贫困户“单打独斗”致富效果差的问题,最有效的措施是把贫困户组织起来,加入到由致富带头人带动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组织中来,实现“龙头”带动式发展。而青海民族地区目前龙头企业的实力还达不到龙头水平,处于龙尾阶段,导致了企业在产业扶贫过程中发挥作用不够。青海省民族地区缺乏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大型骨干农业企业,产业化扶贫企业市场竞争力弱,影响和制约了扶贫产业化的发展壮大。
2.5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受长期以来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经营的传统模式影响,导致产业规模小而分散,很难形成种养大户,客观上制约了产业化发展,不利于形成规模、形成基地。同时,乡镇之间产业化基地建设还不平衡,部分乡镇尚没有形成自己各具特色的产业基地,规模效益始终得不到显现。
3青海省民族地区产业扶贫摆脱贫困的对策
3.1加强基础教育建设
青海省民族地区应完善九年义务教育建设,保证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学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教学内容应根据青海民族地区实际的状况进行调解,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普通话的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也应加入本民族优良文化的宣传。除基础的教育外,应加强未能实现高等教育贫困人口的职业技术教育。大型职业技术学院应适合九年义务教育毕业后的学生以及高中毕业后的学生两大方面,而小型职业技术学院应着重于九年义务教育毕业的学生。在教师资源的选择上,除招聘专职教师外,应增加企业人员等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学人员,使学习内容更加符合当地产业的发展,更能满足当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所需技能的需求,提高贫困人口的参与度。
3.2构建完善的产业扶贫体系
在政策环境方面,通过深入一线进村入户走访摸底,精确掌握贫困村、贫困户现状,科学分析致贫原因,出台相关政策。以青海省海西州为例,下发了《海西州贫困人口脱贫、贫困村退出、贫困县摘帽指标的通知》等政策;在经济环境方面,不断加大省州县三级扶贫资金的投入力度,有效解决产业扶贫资金不足问题,以发展主导型特色产业为突破口,以稳定增收为目的,把扶贫开发与农业产业化经营融为一体,积极争取旅游扶贫、扶贫产业园等省级项目资金;在人才环境方面,一是加强扶贫队伍建设,各级扶贫部门增加行政事业编制人员与工作人员,二是强化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伍,形成一线有干部、后方有靠山的工作机制环境。同时积极发挥招商引资功能作用,建立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与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点。
依托现有特色资源,鼓励有劳动能力和生产发展意愿的贫困户,大力发展特色种养、养殖项目,加大对贫困地区农畜产品品牌推介营销支持力度,辐射带动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附加值。依托当地自然风光、民族风情、特色农业、自驾游等发展乡村旅游项目,突出县域乡村旅游扶贫特色;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提高“拉面经济”等传统劳务品牌的带动效应。 同时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贫困户更多分享农牧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探索“政府引导、多方联动、多措并举”的扶贫模式。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完善扶贫龙头企业认定制度,实行动态管理,建立与贫困户利益紧密联结机制,增强企业辐射带动贫困户增收的能力。
3.3创新产业扶贫发展模式
“公司+基地+贫困户”产业发展模式:贫困户不用种地,公司每年都会支付一定的土地租金,同时贫困户到基地打工,这样可以得到双份收入,一举两得。这种产业扶贫新模式受到大家普遍欢迎,已成为精准扶贫的主攻方向,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引导企业发展高效農业,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贫困户更多分享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增值收益。
“合作社+贫困户”产业发展模式:通过与合作社结对帮扶,制定出农牧业产业发展方案,明确具体产业以及产业布局、规模、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措施等。帮助有劳动能力、有发展产业意愿的贫困户选准产业项目;引导没有劳动能力、没有产业发展意愿的贫困户,在依法自愿的基础上,将土地草场承包经营权直接流转、入社托管、作价入股,参与产业发展,从中获得收益。
“双帮+贫困户”产业发展模式:严格按照联村帮户工作的要求,各牵头领导、各党政军企事业单位已完成结对认亲,并切合实际制定贫困村、贫困户帮扶方案,从资金支持、就业帮扶、技能培训、产业扶持、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入手助力贫困村、贫困户持续发展。县级对驻县企业分配了帮扶任务。建立州县乡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结对共建帮村党员干部结对认亲帮户“双帮”工作机制,采取“双帮”等形式,结对帮扶贫困户,确保对贫困户的帮扶全覆盖。
贫困村产业发展模式:通过“理思路、选产业、送技术、送服务、强管理”的脱贫范式,合理确定贫困村产业发展思路,打造科技精准扶贫示范点。
3.4注重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引导贫困群众通过自力更生努力改变贫困面貌,彻底摒弃等、靠、要思想观念,激发贫困群众主动脱贫的积极性。创新“输血”变“造血”立体式扶贫新思路,把富“口袋”与富“脑袋”统筹起来,把帮扶与励志同步起来,营造了扶贫脱贫良性互动的良好氛围。
注重加强脱贫攻坚成就宣传和典型宣传,坚持用身边人说身边事的示范作用。对有劳动能力、可以通过生产和务工实现脱贫的贫困人口,有针对性地扶持其发展。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营造各行各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脱贫攻坚的浓厚氛围。同时对贫困户主动承诺并按时完成脱贫任务的,选树脱贫带头人典型,给予奖励。
青海省民族地区产业精准扶贫模式主要是把输血式转变为造血式,充分调动贫困人口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主动性,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脱贫致富,实现这部分群众生产效益的最大化。通过产业扶贫的刺激贫困人口的脱贫内生动力,让“造血”慢慢地取代“输血”,扶志亦扶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与不返贫,早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炳全.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解密[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6:14.
[2]赵书栋,李炳全.精神扶贫:精准扶贫的内生性动力[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0(01):9094.
[3]郭永田.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增强脱贫内生动力——内蒙古兴安盟产业精准扶贫调查[J].农村工作通讯,2016,(21):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