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垃圾处理生态工业园集群共生新体系研究

2018-09-21 10:36黄盼杨青
现代商贸工业 2018年22期
关键词:循环经济

黄盼 杨青

摘要: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国静脉产业园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发现产业链短而寡、产业链条不稳定、效率不高;集群共生体系难建立、不稳定、难持续是导致静脉产业园区发展受限的主要原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建立我国城镇垃圾处理生态工业园集群共生新体系的设想。并从政策可行、经济可行、技术可行、生态效果最佳等方面论证了建设城镇垃圾处理生态产业园集群共生新体系的可行性,对构建我国城镇垃圾处理生态工业园集群共生新体系进行了顶层设计、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

关键词:循环经济;城镇垃圾处理;生态工业园;集群共生;垃圾协同处置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22.005

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导致环境与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并产生了环境破坏与资源“瓶颈”问题,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加强绿色循环经济发展。解决城市垃圾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垃圾处理生态工业园,亦称静脉产业园。我国于2006年开始静脉产业园试点工作,截至目前,国家已批准建设6批49个“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未来我国静脉产业园区化发展已是必然。

国内外学者针对静脉产业园的建设主要从原材料、能量流、评价、园区设计优化等四个方面进行研究,董芳青,楚春礼,周恋秋等(2016)分析了我国目前静脉产业园原材料吃不饱的问题,提出了从政府、企业、消费者三个层面改进原材料的回收模式。胡啸,徐慧娟,何云等(2015)研究了静脉产业园能源流分析的理论基础,并通过对典型静脉产业园的初步分析,指出了园区能量利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黄辉和张建军(2014)通过对泰州市静脉产业园实证分析,结合相关静脉产业园建设的成功经验,提出了针对泰州静脉产业园发展的相关建议。田金平和刘巍等(2012)结合中国国情,从微观、产业集群、社会、公众四个角度对静脉产业园进行评估,并提出了中国未来静脉产业园区发展的新方向;杨启航(2013)分析了促进园区企业实施环境行为的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推动静脉产业园项目的健康发展。张俊杰、单旷杰和洪良(2015)从互动理念的视角对静脉产业园的布局设计进行研究,提出了利于静脉产业园区域周边资源融合的新思路。Fan Y& Qiao Q(2017)主要基于生态网络的角度对静脉产业园进行分析,提出了静脉产业园与工厂物质代谢的关系,并给出了静脉产业园发展的建议。Wan-Rong H U(2014)指出要大力发展静脉产业园的建设,并对城市静脉产业园的建设从构建静态和动态网络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相应的意见。总的说来,目前关于静脉产业园产业园区的建设方面的研究比较少,而且基于集群共生理论的更加少见,因此构建我国城镇垃圾处理生态工业园区集群共生新体系将对我国垃圾处理生态工业园的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共生原本是由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在1879年提出。它指的是两种或多种生物相互依存,共同进化。垃圾处理生态工业园区的集群共生(唐玲等,2014)指由各个垃圾处理企业通过密切合作而形成的一种复杂的工业系统,它可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优化。

1城镇垃圾处理生态工业园区现狀分析

2006年以来,我国在静脉产业领域进行了许多探索与改进,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静脉产业的发展仍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分类回收与循环利用等方面还未规范化,园区产业链条仍有待改进,集群共生网络的构建还有待加强。

1.1园区原材料不足,企业效益不高,集群共生网络难建立

静脉产业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的发展起来的“资源——产品——再生资源”闭环经济增长模式(周路菡,2013),但是在已经获批的“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中,有些企业因为园区产业链条不够长,企业自身发展不均衡,企业在资源回收利用与设备、技术、操作规范性等方面的标准参差不齐,多企业之间难以建立共生网络,导致企业效益低下,不少企业为了赚取利益,投机取巧,运用不正当手段仿制、造假甚至违背环保法谋取不正当利益。位于湖南的汨罗循环经济园被发现园区大量废水外排,造成环境污染;位于青岛的新天地静脉产业园由于环境污染问题被撤销“国家示范园区”称号。在原材料方面,由于企业的分散化发展,企业原材料来源不足,不少企业为了效益考虑,对污水排放监测数据进行造假,倒卖进口固体废物和洋垃圾等等。根据环保部通报,一些地方重发展轻环保,对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企业监管不力等问题突出,“二次污染”现象严重。由于各企业之间的关系并不稳定,在企业自身利益不能得到保障时,采取“剑走偏锋”的手段。因此,为了保障园区整体效益和企业的自身利益,集群共生网络的建立十分必要。

1.2园区企业间关联度不高,产业链条波动大,集群共生网络不稳定

在静脉产业园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目前大多采取“政府搭台、企业运作、社会参与”的模式,由园区的一个或几个企业主导策划、运营(闫二旺等,2016)。但是,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存在市、区、乡镇以及多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多环节之间的协调问题,产业链运行保障机制不完善,抗风险能力弱,一旦共生网络中某个企业由于原料、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等原因就不能正常生产,导致共生网络不稳定。另一方面,目前园区建设,只是分别考虑了各个子系统的建设,且基本上是在政府政策驱动下形成的,自发性较差。各园区在建设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对各子系统整体性建设考虑不足的问题,以至于园区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联度难以提升,园区内各子系统之间的动态演化难以形成,园区共生网络的稳定性有待提高。

1.3废弃物监管不到位,资源化程度不高,集群共生网络难持续

一方面,静脉产业园的原材料来源具有分散性,一般是生产与生活中的废旧物资,目前我国现有废旧资源回收体系并不完善,消费者普遍缺乏正确的垃圾分类意识,前端的垃圾分类只是简简单单的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很多企业为了自身利益出发,对废弃物选择性地回收处理,导致资源化利用程度低下(Behera S K,et al)。加上不同企业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很难建立起高效的废弃物回收与再生利用共生网络。特别是中小企业,由于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偷工减料,资源化利用程度可想而知。另一方面,对于废弃物的监管,我国制定出台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完整的先进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的意见》等在内的与废弃物回收相关的政策法规并未对废弃物设立完整的管理办法,《循环经济法》虽然提出了“3R”的废弃物管理理念,但关于静脉产业园的建设与运行方面,仍存在法律方面没有涉及的部分,使得我国静脉产业的发展没有合理合规的运作约束,整体上不利于静脉产业园的健康发展。

2建设城镇垃圾处理生态产业园集群共生新体系的可行性分析

城镇垃圾处理生态产业园集群共生新体系是在现有传统生态产业园运作模式的基础上,基于生态学集群共生的角度,从“3R”出发,以实现静脉产业园效益最佳、持续协调发展为目标,为园区间企业间建立信赖合作的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建立一条“代谢生态链”关系,最终实现园区污染的“零排放”。

2.1政策可行

关于推进城镇垃圾处理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国家有关部门近两年做出了重要的战略部署。2017年11月,国家发改办环资[2017]1778号文件《关于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一文中强调要建设资源循环利用基地,要求基地與城市垃圾回收清运系统实现良好合作,在再生资源无害的情形下,对再生资源进行源头处理与加工,确保垃圾协同处置无害化,在废弃物生产的末端进行垃圾协同处置,实现再生资源的高校无害化利用,大大提高废弃物回收利用率。并具体对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做出了重要的战略部署。2017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7〕26号)一文中强调了要加强生活垃圾分类配套体系建设并积极探索建立垃圾协同处置利用基地。2016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典型经验的通知》一文中提到要因地制宜建立产业共生耦合发展的风险分担机制,支持企业构建联盟共同体。以上都为建设城镇垃圾处理生态产业园集群共生新体系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

2.2经济可行

建设城镇垃圾处理生态产业园新体系将“垃圾过剩”与“资源短缺”有机协调起来。有利于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在整个园区,垃圾焚烧发电厂、园区企业、垃圾焚烧厂构成循环生物链,通过对再生资源中有效成分分解发酵得到的沼气提供给焚烧发电厂作为能源,而焚烧发电厂产生的能源可以提供给餐厨垃圾、建筑垃圾等,这样可以使进入园区的是作为资源末端的“垃圾”,经过园区转化,成为可以利用的能源,充分实现再生资源的高效利用。末端中造成二次污染。不仅在处理园区废弃物的同时,还可以将废弃物转化的新能源再次应用到对废弃物的处理中,将废弃物资源回收利用程度最大化,园区效益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增加,最终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2.3技术可行

首先,一般垃圾处置技术主要考虑垃圾成分、生产规模、处置场地局限性、财政支付能力,副产品的市场需求,建立集群共生网络可以有效避免因为自身企业的局限带来的垃圾处置技术成效降低。其次,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组建多元化的技术联盟团队,共同探讨创新垃圾处理技术,有利于实现产学研合作,突破自身企业难以攻克的技术壁垒,有助于垃圾处理生态工业园健康发展。最后,通过实现集群共生,借助现代信息数据平台(如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的支持,使各部门、各领域、各主体间的信息互通互联,将废弃物中的能源、资源和信息耦合在一起,使各相关主体之间的信息共享成为可能,最后实现对整个园区各环节的信息管理和数据监测,有效提高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和加强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监测,从而打造产业共生循环链。

2.4生态效果最佳

建立城镇垃圾处理生态工业园区集群共生最关键的是要处理好园区设施的选址问题,垃圾处理生态工业园区一般涵盖再生资源产生与利用的各个方面,包括电子废弃物处理设施、生活垃圾、餐厨垃圾等等设施的选址,一方面,城市居民对这些设施建在社区周围也会有自己的意见,“邻避”现象时常发生,另一方面,现有垃圾处理生态工业园对于城市废弃物的消耗能力有限,造成生态工业园的建立难以权衡各方利益的困难局面。在静脉产业园建设规划中,城镇垃圾处理生态产业园集群共生新体系保证资源利用率最大的前提下,合理分配不同功能设施的选址与建设,保证静脉产业园的生态效果最佳。在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周边,设置再生资源处理设施,并做好功能规划与布局。保护土地半径,最大限度节约土地资源的同时,提供对城市固体废弃物的最佳处理方案,对城市发展产生的各类废物综合利用,根据“3R”标准以及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园区将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垃圾循环利用等功能一体化,合理布局园区各类设施选址,实现产业园区环境友好“零排放”。

3城镇垃圾处理生态工业园集群共生新体系的顶层设计和创新

3.1垃圾处理生态工业园集群共生新体系的顶层设计

首先,从整体的角度编制垃圾处理生态园区集群共生的总体规划或行动计划,由发改委、财政部门、环保部门、地方机关等相关部门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情况研究构建静脉产业园区集群共生新体系的重大问题,结合国家经济政策、法律法规,以实际地方问题为导向,提出具体可操作的目标、任务和措施,针对性解决。其次,优化园区空间布局,根据物质流和相关产业关联性,开展园区循环化布局总体设计,改造园区内企业、产业和基础设施的空间布局,促进废弃物就近资源化利用和产业集聚。最后,对产业园区或一定区域内废弃物生产者进行全面分析,明确废弃物产生、分布及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优化废弃物资源交换路径,绘制产业集群共生图。

3.2垃圾处理生态工业园集群共生新体系的体制创新

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双重调节的作用。首先,政府是园区的推动者,也是重要的管理者。我国市场经济不发达,民间资本的能力有限,出于利益驱动的自发性垃圾处理生态园区存在稳定性差、持续性不强,协调度不高,不利于发挥垃圾处理生态园区的最大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等问题,因而必须由政府来进行宏观调控,把握正确的生态经济方向;其次,随着垃圾处理生态园区规模的扩大,特别是虚拟垃圾处理生态园区的出现,必然跨越两个或若干个行政区域,需要政府及时进行跨区域的协调,以避免矛盾,为生态园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支持;再次,从公共管理的角度看,环境保护属于公益性质,介入公益事务是政府的职责;最后,企业是市场行为的主体,只有调动企业开展清洁生产、产业共生的积极性,才能逐步激发和内生出循环经济发展的自主型和灵活性,才有利于园区的长远发展。

3.3垃圾处理生态工业园集群共生新体系的机制创新

完善法律法规。关于对废弃物的监管,需要提出针对性的法律。对废弃物进行明确细致的分类,针对不同的废弃物,从政府、企业、民众三方明确责任归属,落实生产者责任制。

完善融资保障。对于有较强组织协调能力的地方设立静脉园区发展专项资金,推动园区产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积极发展PPP等新型政府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支持重大工程、重大制度、重要平台建设以及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完善财税政策。针对部分企业“剑走偏锋”的行为,需要调整政策,比如,借鉴丹麦卡伦堡生态园区的成功经验,对园区内企业污染物的排放实时监测并不定期进行环境保护检查,并对污染物排放量超标的企业收费,针对污染物排放,要让企业有排放污染也是一部分成本支出的成本考虑。针对不同废弃物排放量,制定不同的污染物排放税,迫使企业降低污染物排放。为避免企业逃避污染税,弄虚作假,對园区生态效益造成损失,引入“第三方+政府”共同监管。同样的,对于积极降低污染物排放的企业,给予奖励。

建立产业链风险共担机制。①立足于园区产业发展现状,围绕规划设计的产业集群共生链,开展补链招商,合理延伸产业链,提高产业耦合度和关联度;②支持成立产业链风险专用金,吸引银行、担保公司等社会力量参与;③建立产业链上下游关联企业发展联盟,鼓励由龙头企业发起成立“自治”管理机构,协商解决园区企业集群发展面临的问题;④对于违约的企业,建立相应的惩罚机制,以约束企业的行为。

建全考核评价机制。①建立发展集群共生的协调机制,加强部门协调配合;②完善园区污染排放统计监测制度,为垃圾处理生态工业园区发展“可操作、可考核、可评价”提供技术保障;③建立考核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开展企业、园区、重点领域的评价,支持企业、园区将典型模式、关键链接技术凝练为标准,制定园区产品标准,形成一套标准体系;④建设基于互联网的废弃物交换利用信息平台,建立参与者评级制度,根据参与者在交易平台上的交易行为开展信用评级,建立准入和退出机制。

创新发展低碳环保技术。通过鼓励支持新兴企业的发展,积极引进低碳环保技术,促进传统企业转型,在产业链升级转型过程中,积极发展与培育在核心技术、产业发展贡献度高的企业的引导作用,打造技术集群、产业集群、效益共享的共生新体系。

3.4垃圾处理生态工业园集群共生新体系的模式创新

由核心企业主导,以点带面式依托型共生模式。这种模式适合于中小型垃圾处理生态园区。首先要改变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园区产业链,通过制定共生网络发展标准和考核体系,确立一个或者多个核心企业,非核心企业围绕核心企业发展。其次要加强对园区的物质流分析,确保核心企业得到周边企业的大力支持,涉及原材料、零部件等的供应,周边企业能够与核心企业实现经济利益共享,由核心企业带动相关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以利于整个产业共生链的发展壮大。

与多企业合作,协调发展式平等型共生模式。这种模式适合于多园区集中发展的区域。首先要找准园区定位,企业与企业之间不再是依托关系,而是平等的资源交易关系。其次要积极发挥政府的作用,确保再制造产品有销售畅通以及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的需求,促进整个共生产业链的流通。最后要积极培养企业及民众的社会责任感与生态道德意识,避免在平等共生模式下由于个别企业的利益倾向性严重造成整个共生网络的瘫痪。

多企业交叉合作,多级嵌套式网络共生模式。这种模式适合于大型垃圾处理生态园区。确立中心产业共生链,发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式共生体系。一方面多家企业合作建立共生关系,在资源、技术、人才等方面实现积极交流,构成整个共生网络的主体部分;与此同时,每家大型企业周围吸附大量中小型企业,大型企业作为中小型企业的中心,可以构成局部的共生网络。最后,多家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多级共生网络交织一起,互相渗透,形成错综复杂的共生网络体。引入互联网、物联网技术,鼓励回收循环利用企业积极参与城镇和各类产业园区废弃物交换信息平台建设,使资源循环利用全过程规范化、规模化和数据化,提高回收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4结语

通过对我国静脉产业园区资源化程度低下,发展受限的主要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我国城镇垃圾处理生态工业园发展的新方向——集群共生,本文重点探讨了建设我国城镇垃圾处理生态工业园集群共生新体系的体制、机制、模式创新,提出了由核心企业主导,以点带面式依托型共生模式、与多企业合作,协调发展式平等型共生模式、多企业交叉合作,多级嵌套式网络共生模式等三种共生模式,为不同类型的城镇垃圾处理生态工业园的发展提供了参考,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董芳青,楚春礼,周恋秋,等.我国静脉产业园原材料来源调查与国际经验借鉴[J].生态经济(中文版),2016,32(9):9599.

[2]胡啸,徐慧娟,何云,等.基于能量流分析的静脉产业园建设[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s1):2730.

[3]黄辉,张建军.泰州市静脉产业园建设的思考[J].污染防治技术,2014,(4):6769.

[4]田金平,刘巍,李星,等.中国生态工业园区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7):6066.

[5]杨启航.生态工业园企业环境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3.

[6]张俊杰,单旷杰,洪良.互动理念视角下的生态工业园空间布局策略—以邵阳市宝庆科技工业园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J].规划师,2015,(1):5358.

[7]Fan Y,Qiao Q,Fang L.Network analysis of industrial metabolism in industrial park – A case study of Huai'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rea[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7,(142):15521561.

[8]Wan-Rong H U.Thought of the Ecological Industrial Park Construction Based on Circular Economy in Maanshan[J].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14.

[9]Ehrenfeld J,Gertler N.Industrial Ecology in Practice:The Evolution of Interdependence at Kalundborg[J].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1997,1(1):6779.

[10]唐玲,孙晓峰,李键.生态工业园区共生网络的结构分析:以天津泰达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s2):216-221.

[11]周路菡.静脉产业园之困[J].新经济导刊,2013,(5):6873.

[12]闫二旺,田越.中国特色生态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发展路径[J].经济研究参考,2016,(39):7783.

[13]Behera S K,Kim J H,Lee S Y,et al.Evolution of ‘designed industrial symbiosis networks in the Ulsan Eco-industrial Park:‘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to business as the enabling framework[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2,29-30:103112.

猜你喜欢
循环经济
浅析丽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思路
循环经济视角下交通运输管理的优化策略探究
浅析关于循环经济下的旅游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