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岭
(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333001 )
据最新考古发现证明,青花瓷创烧始于唐代,但在当时并不成熟,后历经五代与宋发展,直至在元代时期青花瓷烧制达到顶峰。这种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长期以来,国内外很多学者对元代青花瓷进行了很多的研究,发表不少论著,而本文笔者试图从图像学角度出发,去探讨与阐释元青花人物故事纹背后隐藏的文化内涵。
近年来,随着国内学者对图像学概念的引入,图像学对中国艺术研究影响也随之扩大。
图像学的提出最早起源于1593年里帕出版于罗马的《图像学》,但这本书中的图像学与我们现代意义的“图像学”有所区别。现在讲的图像学是指由德国学者阿比瓦尔堡提出,建立在图像志基础上发展而来,后经其学生潘诺夫斯基对其理论的集成与发展,将图像学方法对艺术品的解释分为三个层次,即前图像志描述、图像志分析和图像学阐释。为了方便概念说明,表格如下 :
图像学,最早应用于艺术史研究实践中,随着研究的发展,其应用的范围随之拓宽。陶瓷艺术同样作为一种象征性符号,其背后蕴含着文化信息和承载着象征意义,反映了所处时代的社会历史状况和人文生活情怀。人物故事题材的元青花是陶瓷中的稀世珍宝,据目前不完全统计,以人物为主体进行创作的元青花瓷器存世量为10个左右,其主要取材秦汉时期的历史人物典故。于是,笔者以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为例(如图1),通过图像学的研究方法,挖掘出元青花背后隐含的深层内涵,或许对中国元青花人物故事纹的研究提供了另一番思维与见解。
?
根据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的第一个层次,这个阶段的校准是生活经验和一般的艺术素养。首先对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进行自然分析描述,其呈现给我们视觉上的基本形式,即画面所描绘的事物景象。该梅瓶出土于1950年江苏江宁县山沐英墓,纹饰共分为五层装饰带,白地蓝彩,主题纹饰以长卷式的绘画形式主要呈现了三个人物,情节内容发生于河滨。画面描绘萧何得知韩信没有受到重用欲逃离汉营,于是萧何未向主公禀报此事,月夜策马扬鞭,回首张望,追赶韩信。此时河边有一艄公立于船头等待船客,韩信忧心忡忡,独立于岸边,思索是否渡河。从三人装束中,可以观察出萧何和韩信服饰均为唐宋汉风衣冠,而船夫衣着长相与中原人明显差异,发际线较高,服饰层系多,散发着异域风土气息,可推测这与当时元代王朝地跨欧亚大陆相关。画面中人物四周绘有芭蕉、山石、松树、青竹和梅花等,巧妙地将主题纹饰中的人物统一在一个有机整体,在其他装饰带绘有莲瓣纹、西番莲等辅助纹饰,整体构图上层次丰富且分明。基于所见即所得,以上便是对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理论的第一个层次直观的视觉认识。
如图1 《萧何月下追韩信》Fig.1 the plum vase called“Xiao He is following Han Xin in the moonlight”
潘诺夫斯基认为图像学第二个层面的分析尤为重要。对这个层次主题意义的解读,必须具备文献资料的知识,对特定主题与概念的熟悉,才能正确读取内容,避免错断。在对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第二个层面的分析中,笔者试图从艺术品某种特殊形象或元素入手,去解读作品所传达的视觉信息。
从胎釉和色料方面分析元代青花瓷《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该梅瓶胎质洁白坚韧,釉薄且白中带青,可进一步佐证在元代已创造了“二原配方”法,由此瓷胎质量大大提高。如今,国内已有学者通过实地考证,已证实元末明初青花瓷开始采用进口青料,即“苏麻离青”或“苏渤尼青,来自于伊朗的卡姆山村,这种青花钴原料成分主要为低锰高铁,故呈色浓厚、翠幽昳丽,烧成青料积聚处常带有蓝黑色斑点。除了该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颜料发色如此以外,经考证其它元青花人物故事纹元青花亦胎体洁白,青料皆呈深蓝色,成品精美。于是便推测这批青花瓷器的制作普遍采用二元配方法和苏麻离青料,并且非一般民间作坊所烧造。
从器形和功能方面分析元代青花瓷《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该梅瓶继承唐宋代梅瓶的造型特征,口沿平厚,颈短口细,肩平丰润,胫部瘦长,体量较大,近器低外撇,平底,在视觉上器物外观造型给人以厚重与雄伟的审美感受,契合元代比较粗犷豪放民族特征。在唐宋时期,梅瓶主要用途装水盛酒,而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于1950年江苏江宁县山沐英墓出土,猜测为沐英殉葬品,显然,从宋代到元代,梅瓶在功能用途上逐渐丰富,也可作上等阶层的随葬品,有镇墓辟邪之意,且是社会身份地位的象征。
从构图绘饰方面分析元代青花瓷《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该梅瓶纹饰整体构图疏密得当,纹饰精美,分层带装饰,主题突出,绘画风格不同于唐宋青花装饰,同西亚装饰特点相似,充分地展示了元社会平民的审美意趣。画面中石头的表现手法与中国传统水墨画的表现技法相似,先用工笔线描的手法将轮廓勾出,再采用国画渲染技法进行表现;在用色上,元青花借鉴国画“墨分五色”手法,深浅不同,丰富层次,体现元代代手艺人高超的绘画才能;在纹饰上,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包括主题纹饰与辅助纹饰,辅助纹样分为八宝纹、巴达码、缠枝莲花纹等。其中,巴达码出现于元代,由中国传统莲花纹变形而来,它的外形与伊斯兰教莲花形状拱门相似。而缠枝纹样是我国传统丝织装饰纹样之一,缠枝纹样在元代已发展成熟,但是它的形成西方要早于中国,可见这类纹饰在继承本土中国古代传统云气纹样的基础上,还吸取了外来纹样的形态特征。
第三个层次图像学阐释是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理论的最终目标。这个阶段,它的对象是艺术作品的“内在含义或内容”,通过历史与现实的材料,把对象还原到当时社会历史文化关系网络中(经济、政治、文化、宗教风俗等),才能更加揭示艺术作品所从属的本质内涵,基于元青花 《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前两个层次的分析,笔者分别就元代社会经济、政治以及文化背景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
经济繁荣是元青花瓷形成的内在动力。元朝政府重视工商业发展,对外贸易十分活跃,手工业发达,商人地位提高,在松弛的经济管理体制下,元政府建立了大规模的官办手工业,民营手工业也得到鼓励与发展,并且随着军用品和日用手工艺品的大量需求,元代对手工匠人极为重视。同时元蒙统治者为了拓宽税收,非常支持对外往来贸易,例如对陶瓷、丝绸等商品不加限制。在生产经营方面,元代青花瓷器以手工作坊和家庭手工业为主,以外销为首要目的,工艺上追求精益求精和美观新颖,陶瓷深受欧洲、西亚、东南亚市场欢迎,促进了大批量青花瓷器销往外域,这些外在条件加速了元青花瓷的成熟。
政治条件营造了元青花瓷的发展氛围。元代阶级矛盾深化成为大众文艺爆发的催化剂,元代实行封建社会等级制度,取消科举制度,文人社会地位低下,知识分子受到抑制,元曲杂剧以及版画的蓬勃发展正是这种社会文化面貌的真实写照。该梅瓶主题纹饰表现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历史典故,取材宋元金仁杰《追韩信》的杂剧等,不过关于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人物故事,所传达的信息说法不一,有的学者认为表达出元代统治者渴望贤才,而有的学者认为,传达出当时文人希望得到明君赏识,但是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笔者认为该梅瓶的人物故事装饰用来借古讽今,表达当时文人对元代统治者的不满,希望自己的才华能够得到明君的赏识。
文化活跃为元青花瓷提供创作灵感。元代民族文化繁荣,思想自由,宗教政策上推行兼收并蓄的政策,宗教僧侣享有特权,思想领域活跃松动,大众审美情趣发生变化,当时元曲、杂剧和版画艺术十分盛行,题材多表现人物故事情节,元青花表现题材上就吸取了其中大量的历史典故进行装饰,并且深受大众喜爱。其次文人画兴起,青花瓷畅销,笔者推测部分文人在政治上的失利,为谋生计,转到陶瓷绘画行业,这就有可能使得元青花在纹饰表现技法上受到传统水墨画影响。再者元代伊斯兰教在社会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外来文明与本土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元青花纹饰不自觉地受到外来艺术风格的影响,从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中可以看出,该梅瓶画面布局稠密,留有很少空白,可能在文化交流中受到外来伊斯兰教的影响,正是映射了当时元代“兼收并蓄”的民族政策。
虽然近年来图像学的应用领域逐渐宽泛,但是图像学在中国陶瓷艺术领域的运用仍比较罕见。笔者通过对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的学习,试图对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进行不同层次的分析,希望可以有助于对元青花人物故事纹有更深一步地理解,以及期望图像学学科在陶瓷文化研究领可以发挥积极性的优势。
注释
①参见罗小华著.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出版,第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