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在体育领域主要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体育需要与供给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通过政府购买方式实现体育公共服务高质量供给是体育领域破解这一矛盾转化的重要路径,成为“精明买家”是政府提升购买能力的核心问题。研究从经济、管理、政治3重视角分析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的内在逻辑,从需求方、供给方、购买机制3个方面探寻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的现实供需缺陷,从构建“精明买家”协同供给平台、创新“精明买家”发展模式、培育“精明买家”社会组织承接能力、夯实“精明买家”市场基础、完善“精明买家”制度保障5个方面,为政府如何成为“精明买家”探索路径。以期在“全能政府”到“有限政府”的转变过程中,为推动并提升政府体育公共服务购买能力,实现体育公共服务高质量供给,进而满足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体育需要,提供思路与借鉴。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花 楷 博士
中国足球历经多年改革却收获不大,相关研究“急于求善”而“疏于求真”,急切为中国足球求医问药而对足球运动本体性知识的探究是有限的。基于我国对职业足球运动规律的模糊认识以及对职业足球运动发展的强烈需求,以协同学为视角,职业足球发展是自组织系统产生协同效应的过程,其协同要素、结构是有迹可循的,即探索“职业足球发展规律”,这为我国正确认识以及推动职业足球发展做好理论与思想准备。文章首先分析了职业足球运动自组织体系的协同要素,进而探究要素间的协同关系,并构建出层层套嵌的协同结构。据此,团队意识、价值意识、市场意识及国家意识共同集成为自组织体系的序参量,即足球文化,在保障系统开放性、非线性和系统涨落的前提下,调节和协同职业足球系统的发展,形成协同效应以及总体效应。基于此,进一步解读国家足球运行的一般规律,提出一系列关于职业足球运动的创新性认识。受篇幅所限,文中并未就中国现状进行专题剖析,但基于一般规律进行演绎并非难事。且当共勉的是,基于协同学理论在此领域的运用尚是一个导入阶段,如何定量化研究,并为职业足球发展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有待进一步探究。
上海体育学院 李丰荣
以注意偏向和解释偏向作为威胁警觉的测量指标,均发现焦虑者对威胁性刺激具有更高的警觉性,但有研究者指出,个体只有处于状态焦虑时才会表现出对威胁性刺激的注意敏感性。跆拳道运动员在比赛中不仅时刻面临着来自对手的威胁,通常还会伴随着不同程度的焦虑体验,虽然这种焦虑体验相对比较短暂,但对比赛却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研究旨在通过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探究威胁启动条件下高、低状态焦虑水平跆拳道运动员的视觉加工特征。研究发现高焦虑状态下跆拳道运动员对威胁性信息更为敏感,在视觉加工的早期阶段自动化程度更高,表现出显著的专家优势。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从跆拳道运动的专项特点出发(例如发声扬威等),借助更为先进的VR等技术来呈现更为真实的比赛场景,并借助fMRI技术来对运动员视觉加工的脑神经机制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重庆科技学院 刘尚礼 博士
鼓励青少年坚持长期、有规律的体育锻炼,是获得理想锻炼效果的重要前提,也是践行“终身体育”的必要环节。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指出:全面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培养青少年健康生活方式。可见,提高青少年锻炼坚持性,亟需学校和家庭共同关注和解决。研究受社会学习过程理论启发,从父母对子女锻炼的自主支持入手,兼顾青少年的认知、决策等心理特质,实证考察父母的自主支持、青少年的控制信念、锻炼投入对其锻炼坚持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作为一种“言传”方式,父母自主支持既能直接影响青少年锻炼坚持性,还可通过作用于青少年的控制信念而影响其锻炼投入状态,达到间接提升青少年锻炼坚持性的功效,该结果可对“构建‘家校社’青少年体育健身促进模式”提供实践参考。诚然,研究仅以12~18岁青少年为主要调查群体,而大学时期青少年的社会人际重心正由血缘向学缘关系过渡,研究涉及的前因要素及其功效是否同样适用于大学阶段青少年的锻炼坚持性尚需进一步论证。
上海杉达学院 董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