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古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化中的精华,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在教学中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的教学方法也越来越丰富,而“立体化”教学正是其中较为有效的一种。基于此,对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开展“立体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立体化教学思维
“立体化”教学是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的,具有着多角度、多层次的特点,这使得立体化思维下的小学语文诗歌教学能够实现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
一、小学语文诗歌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与学生实际需求相脱离
目前的小学语文诗歌教学在教学策略上进入了误区,很多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要求学生进行简单的背诵,对于诗歌赏析与感悟不够重视,这样的教学形式不仅无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使得诗歌教学变得非常枯燥,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同时,部分教师认为小学生理解能力较差,因此在诗歌解析时会采取文言文翻译的形式,将诗歌的表面意思告诉学生,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缺乏自身感悟,难以感受到诗歌本身的魅力,诗歌教学也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二)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学
在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下,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利用越来越多,由于诗歌在讲解时比较抽象,因此很多教师习惯采取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理解。这一策略本身是正确的,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缺乏明确定位,往往过于追求课件设计的美观与趣味性,而教学内容的展现却被忽视,使得诗歌教学过于形式化,学生虽然对课程产生了兴趣,但却并未在教学中得到应有的知识与能力的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大大降低。
二、立体化教学思维下的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策略
(一)靈活运用情境创设
诗歌教学并非是单纯地要求学生背诵,而是要让学生感受诗歌意境,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并产生对诗歌乃至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诗歌内容,借助多媒体设备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在音乐、图像的引导下展开想象,投入情境之中,产生较为真实的情感体验,这样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也能更加深入。例如在讲解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一诗时,就可以在多媒体屏幕上为学生呈现瀑布的景象,让学生结合图像对诗中的画面进行想象,再通过播放与瀑布相关的视频,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瀑布飞流直下、薄雾缭绕的奇伟绚丽景象,并领略到其中的意境美[1]。
(二)积极开展教学活动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是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通过教学内容吸引学生,还要依靠教学活动来引领学生感受诗歌魅力。诗歌教学中的活动需要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无论是课堂活动还是课外活动,都要通过不同的形式来保证活动的趣味性以及对学生的吸引力,例如在学习孟浩然的《春晓》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以“春”为主题展开诗词积累竞赛,让学生写出自己学过的或在课外接触到的与“春”相关的诗歌,并对写出诗句最多的学生进行奖励,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对其产生激励作用,还能够起到知识回顾与延伸的作用。
(三)构建立体化知识体系
想要实现立体化教学,教师就必须帮助学生构建起立体化的知识体系,将小学语文课程中的诗歌知识有效串联起来,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与知识掌握程度得到提升。首先,教师在分析某一首诗歌时,不能局限于这首诗歌的内容,而是应将其与其他学过的知识进行练习,总结出诗歌学习中的规律以及古诗词特点,并以所学诗歌作为案例进行以点带面的分析,让学生能够对诗歌内容有更加清晰、明确的认知[2]。例如在学习王安石的《元日》时,教师就可以对诗中的春节这一主体进行明确,并带领学生回忆其他以节日作为主题的诗作,如《乞巧》《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四)重视课堂教学互动
立体式教学不仅是对知识体系的立体化要求,同时也需要教学空间具有立体化特点,简单来说,就是需要教师能够组织更多的课堂互动,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一方面,教师可以巧妙地设置一些问题,在课堂上进行问答互动,引导学生思维,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充分发挥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学习,开展合作探究,通过学生间思想的碰撞与交融来实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例如在诗歌朗诵时,教师就可以在范读后让学生在组内进行朗诵,在这一过程中,组内其他学生可以明确指出朗诵者的不足,并学习其优点,从而提高自身朗诵技巧。
总之,目前的小学语文诗歌教学还存在着一些较为严重的问题,而想要解决这一问题,语文教师还需要坚持立体化教学思维,同时在教学策略方面进行不断调整。
参考文献:
[1]贺晓芬.解析小学语文诗歌“立体化”教学策略[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6(11):190.
[2]费斯.高效课堂构建之小学语文“立体化”教学模式研究[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5(12):4-5.
作者简介:汤丽丽(1979.1—),女,江西省萍乡人,本科学历,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现有职称: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