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翩然 徐建华 李盛楠
摘 要:文章通过深度访谈41位1977年高考恢复后至今進入图书馆学专业的考生的志愿选择经历,可以发现不同时期图书馆职业的社会声望。研究发现:(1)图书馆学专业在九十年代从“热门”变“冷门”;(2)图书馆学学生择业态度在九十年代发生转变,在此之前,他们希望进入图书馆工作,此后的学生认为毕业后不一定从事图书馆工作;(3)图书馆员的社会声望受国家政策、图书馆行业政策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这提示我们图书馆职业的社会认可程度不仅受行业自身的发展情况影响,更离不开时代与政治社会经济环境的制约。因此,应紧抓当前良好的政策与社会环境机遇,将图书馆事业发展到新的高度。
关键词:图书馆员;社会声望;社会地位;高考
中图分类号:G25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68/tsyqb.1003-6938.2018027
Librarian's Prestige Change: Perspectives from Candidates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Abstract The low social prestige of librarian profession is not only caused by its own reasons of librarianship, but also influenced by the polit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backgrounds of different eras. Through in-depth interview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candidates' profession choice experience since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recovery in 1977, and obtained the social prestige of library profession during different periods. The study found that: first, the popularity of library science cooled in the 1990s. Second, In the 1990s, the students' attitude to choosing a career changed. Before that, they wanted to work in the library, but after that, students thought that they would not necessarily work in the library after graduation. Third, the social prestige of the librarian is influenced by national policies, library industry policies and social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This suggests that the social recognition of library profession is not only influenc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itself, but also the restriction of eras and social and political economy. Therefore, we should grasp the current policy and social environment opportunities, and strive to develop the library career to a new height.
Key words librarian; social prestige; social status;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1 引言
自20世纪末起,社会对图书馆职业的社会声望评价普遍较低,引起了图书馆职业边缘化、图书馆消亡论等自我贬损论调的兴盛。调查发现,图书馆员的社会声望分别排在36/50位(1996年)[1]、58/100位(1997-1998年)[1]、58/100位(2000年)[2]、60/100位(2001年)[3],64/81位(2005年)[4]、56/99位(2009年)[5]、72/81(2012年)[6],均处于中等偏低位置。对于此,以往的研究多从去职业化[7]、图书馆学生职业背离[8]、教育与实践脱节[9]等角度进行分析。然而,一项民国时期的调查(1926-1927年)显示,图书馆员与高级教师、高级职员并列,从事专业性较强的技术工作,收入处于社会中高层[10],这意味着图书馆员一度享有较高的社会声望与地位,如今的低排名是经历了声望下跌的结果。因此,我们认为,仅仅关注当今的、职业自身的情况不足以解释职业声望的变化原因,应将观察尺度在时间上延长,才能发现职业声望下跌的原因。
1977年,我国正式恢复了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制度。此后的40多年间,学生参加高考、填报志愿选择高校及专业成为进入图书馆学习的主要途径。在志愿选择的过程中,对专业和相关职业的考虑往往能够透露出考生及其所处时代对于职业的看法。因此,本研究将以高考考生的志愿选择经历作为切入点,调查各个时代考生对于图书馆职业的态度和看法,将其综合分析以图恢复40多年来图书馆职业声望的变迁历程,并在最后尝试总结影响因素,揭示图书馆职业声望变迁的原因。
2 文献回顾
2.1 图书馆员社会声望
社会声望,也稱社会地位,指社会上绝大多数人对某个人或某个群体的综合性价值评价,是个人或群体受社会尊敬的程度[4]。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特别是90年代以后,图书馆事业、专业和学科整体陷入困境与危机之中[11]。图书馆职业的社会声望研究也就随之出现。
一些研究者热衷于讨论图书馆员社会声望低的原因与改善措施[1,10,12,13]。如雷永立[10]认为,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急速转型,图书馆员成为信息时代“弱势群体”的原因有二:一是在社会资源的生产和分配中所占的份额相对缩小,图书馆经费不足、人才锐减;二是社会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下,图书馆没有发挥出信息中心的作用,使得用户选择绕过图书馆直接获取信息,导致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逐渐下降;钱万里[1]认为图书馆员职业声望低下是图书馆员劳动的社会价值没有得到充分认识,图书馆员队伍本身素质偏低,图书馆员经济待遇偏低所导致的。然而,这些原因与对策存在以下问题:(1)感悟性较强、缺乏实证证据的支撑;(2)一些“原因”实际上也是职业声望低所造成的影响,没能将二者很好地加以区分。
本领域内对于图书馆员社会地位的调查较少。夏芬瑛[14]对高校图书馆员群体进行调查,得出图书馆员工作是清闲的,以体力劳动为主、脑力劳动为辅,待遇较低、地位不高等结论;俞碧飏等[15]对全国公众的大样本量调查显示,公众眼中的图书馆工作具有重复、升迁机会少、非体力劳动、适合女性、清闲、可以顾家等特征,社会地位不低。但这些调查均于2000年后开展,尚不能通过数据积累进行分析,此外,研究仅询问对图书馆职业的社会地位看法,缺乏与其他职业的横向比较,无法得出图书馆职业社会声望的客观结论。
Ting[16]指出,图书馆的政策随党和国家的政策几经变化;Yu与Xu[17]将我国公共图书馆系统置于1978年改革开放后的政治经济环境下,分析了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全球化、市场化和非集权化(decentralization)这三个主题如何影响了当代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他们指出,经济体制的改革将市场的力量引入公共图书馆系统,并使支持图书馆服务的机构由国家变成了当地政府。通过分析,他们展示了图书馆的发展状况如何变得依赖当地政府经济发展水平,这使得在图书馆事业发生了如下变化:(1)较好的经济水平促进了图书馆数量和服务质量的增长;(2)图书馆更加注重效率和产出;(3)当地政府开始注重图书馆在经济方面的角色,这也导致了图书馆的边缘化;(4)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市场化信念使得图书馆更加强调收入;(5)有偿服务的开展与市场力量进入图书馆事业后带来了若干影响[17]。这些研究说明,各个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均会影响图书馆职业的发展。
2.2 图书馆本科招生情况调查
1977年高考制度确立,我国图书馆学通过考试招生的途径也随之恢复[18]。1999年起,图书馆界研究者多次发起关于图书馆学本科招生情况的调查。程焕文等[19]对全国22所图书馆学院系1999-2002年期间的招生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填报第一志愿为图书馆学专业的本科生占总招生数量的31.9%,填报其它志愿(第一以下志愿)为图书馆学专业的占总招生数量的37.2%,未填报图书馆学专业志愿的占总招生数量的30.9%;李卓卓等[20]对开设图书馆学本科教育的23所高校2002-2006年间本科招生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在反馈了高考志愿数据的14所高校中,填报图书馆学专业与被调剂到图书馆学专业的就读人数比例接近1:2,从整体情况看,图书馆学本科招生中,被动而非出自本意学习图书馆学专业的学生占了多数;潘燕桃[21]在全国29所图书馆学本科专业教育机构中进行调查,在2005-2008四个年级中,填报志愿为图书馆学专业的占72.7%;其中,填报了第一志愿的占24.4%;其他志愿的占48.3%;未填报图书馆学专业志愿的占27.3%。这些调查从招生规模、性别占比、是否主动选择图书馆学专业等侧面反映了图书馆职业声望与社会认可程度与变化。
王淑红等[22]调查恢复高考后考生的志愿选择情况,从中分析了图书馆职业在公众印象中的变化。研究发现,当代图书馆员刻板印象大约形成于90年代中后期,并与图书馆事业发展存在共生关系,即当代的图书馆员刻板印象来源于之前图书馆事业发展情况,并对此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产生影响[22]。
上述研究说明,通过考生志愿填报间接获得当时图书馆职业发展情况的社会观感是可行的,并且能够较为准确的反映出职业发展在公众群体中的观感。但是,前一系列研究以数据积累为主,缺少对被调查者的选择更进一步的探究。后者的研究仍着眼于图书馆职业自身情况,较少考虑到时代背景与环境对图书馆职业社会声望的作用。因此,本研究将借助深度访谈的方法,了解不同时代考生进入图书馆学专业的原因,并将其与时代背景结合起来,以更宏观的视角探索图书馆职业社会声望的影响因素。
3 研究设计与实施
3.1 样本选择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研究群体为图书馆学学生,具体是指1977年恢复高考后进入图书馆学专业(现信息管理、信息资源管理、图书与档案管理类)学习的学生。
本研究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深度访谈法与扎根理论方法。访谈提纲主要以受访者从参加高考到进入图书馆学专业开始学习的时间线为线索,向受访人围绕高考期间填报志愿期间经历、得知录取时的经历与入学后的见闻等方面提出问题。扎根理论方法被用于本研究的理论建构,逐步归纳、分析产生结论。
我们选择质性研究常用的“目的性抽样”方法作为抽样依据,主要抽取那些能够为本研究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的人或事。抽样的操作方式为用滚雪球抽样,随机选择一些被访者并对其实施访问,结束后请他们提供另外一些受访者及其资料,据此决定后续受访者。
3.2 调查实施与分析过程
我们于2013年10月-2014年3月在北京、天津、保定、郑州、宁波、武汉、成都等地对41位图书馆学学生进行访谈。此外,在访谈过程中,对不方便接受长时间访谈的受访者采用问询的方式收集其个人与班级志愿选择等信息,最终获得71份样本信息为本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对于71份数据资料,我们尝试根据受访者提供的所在班级同学的志愿选择情况进行图书馆学招生情况的变化分析。具体操作包括:(1)剔除未提供班级志愿选择情况的文本资料后,得到可以进行数理统计的24份包含数据信息的文本资料;(2)对“基本都是第一志愿”“几乎没有人选择图书馆学”等数量描述近似视为全班人数;2份资料因“比较多”“很多”等词的无法确指予以剔除;对表示范围的表达做平均值处理,如“全班有35-40人”,计算后视为受访人全班共有38人;此外,由于多数受访人无法准确区分班里第一志愿、非第一志愿选择图书馆学的人数,作者仅以“选择图书馆学”与“服从分配进入图书馆学”进行区分,保证二者总和为班级人数,最终获得22位受访者提供的所在班级的志愿选择情况数据;(3)数据清洗完毕,计算选择图书馆学人数占全班人数的比例,使用SPSS 20.0采用类间平均连接法对该比例数值进行聚类分析,度量标准为平方欧式距离,获得聚类分析结果。
对访谈过程中获得的录音资料,我们首先将其全部转化为文本资料,将其导入质性资料分析软件MAXQDA 10,使用扎根理论方法进行编码、建立类属等工作。资料分析是由同一位研究者间隔较长时间(2014年2-5月、2015年5-8月)进行两次编码,最后利用软件功能合并两次编码成果,完善文本资料的分析。资料分析过程大致如下:(1)开放式登录。对所有资料依据受访人的原话进行初始编码,形成若干概念范畴,如图书馆安静、文化感、农村考生、国家分配等;(2)关联式登录。通过资料对概念之间建立结构、因果、时序等方面的联系,生成“图书馆安静、图书馆属于书香之地、图书馆环境优雅-图书馆工作环境好”等概念类属于“计划经济-国家分配-农村考生-大城市才有图书馆-跳农门”等逻辑关系;(3)核心式登录。在前两步基础上,挑选出一再被受访者提及且具有统领性的范畴,构建起“图书馆员社会声望地位”这一核心范畴与内部的时序关系,以解释图书馆员社会聲望的变迁。
4 研究结果
4.1 图书馆学专业在九十年代从“热门”变“冷门”
数据分析与访谈结果共同发现,图书馆学专业的学科地位有所下滑,经历了从“热门”到“冷门”的变迁过程。
从图书馆学学生本科同班同学志愿选择情况的聚类分析图可知,数据在被逐步归为2类后趋于稳定,即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图书馆学学生所反馈的同班同学专业选择情况可以被划分为2个时间段,分别为1978-1989年、1987-2011年(见图1)。结合访谈内容可知,1978-1989年受访者的本科同班同学多数将图书馆学填入志愿专业,而1987-2011年入学的学生们多通过“服从调剂”的方式进入图书馆学。
另一个支持图书馆学专业学科地位下滑的证据来源于访谈资料。13位来自于高考恢复早期的图书馆学学生与8位主要在1996年之后入学的图书馆学学生对图书馆学的招生情况的认识截然相反,前者持有“图书馆学热门、录取分高”的印象(见表1),而后者则认为“图书馆学冷门、录取分低”(见表2)。
于1981年进入某知名高校图书馆学系的受访者回忆班里生源情况时提到,同学高考成绩在生源地都名列前茅,足见图书馆学专业录取分数线之高。1984级的受访者也有相似的经历:“当时**市的文科第一名、理科第一名,都在我们班了”。在13位图书馆学学生中,有7位提到班里有同学是省状元,他们的入学年份分布在1979-1991年之间,可见图书馆学在此期间是较受考生认可与欢迎的。
另一个图书馆学一度“热门”的证据来自于与其他专业的横向比较。1986年就读于我国某著名师范类高校的受访者说,“当时**师大的热门专业好像第一是国际贸易,第二应该是旅游,接下去好像就是图情专业了”;1987年入校的受访者回忆,“当年**大学有三个在当年的人看来比较热门的专业,计算机系、中文系和图书馆学系”。
在认为“图书馆学冷门、录取分低”的印象群体中,有8位图书馆学学生中的多数选择了其他专业作为自己的第一志愿专业。1998级的受访者提到,在得知自己被图书馆学录取时“完全傻了,完全没听说过图书馆学这个专业,没想到招生目录上竟然还有这么一个冷门的专业”,其他受访者也有类似的经历与反应。
另一个伴随着图书馆学冷门、录取分低出现的现象是,一些考生选择图书馆学是为确保自己能被较好的高校录取而主动选择图书馆学。一位受访人谈到班里有2、3位同学由于高考成绩刚刚过提档线,为了降低风险得以顺利进入期望的高校,他们将图书馆学安排至自己的第一志愿。由此可见,“选择图书馆学”作为进入高校策略是随着图书馆学逐渐成为“冷门”专业,导致录取分数线逐年降低这一现象的出现而产生的。
值得注意的是,1996年入学的受访者同时在表1与表2中出现。他与1999年入学的受访者共同提到了“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情报”这些专业名称,这与90年代众多高校图书馆学专业更名“信息”相关的专业名称[18]相互印证。正是由于随着信息技术的兴起而更名,使得图书馆学“赶上了形势、很时髦”,又“热门”了一阵。
综上,无论来自于图书馆学学生的主观体验还是他们通过回忆提供的相对客观的数据,我们均可以发现图书馆学在恢复高考初期对考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考生多主动选择了图书馆学,并以较高的成绩进入这一专业,然而80年代末到90年代早期,图书馆学对考生的吸引力急剧下降,导致高分考生占比迅速下降,且考生多以“服从调剂”的途径进入专业学习。
4.2 图书馆学学生择业态度在九十年代发生转变
另一个随时代变迁而改变的是图书馆学学生对待就业的态度。多数受访人认为,图书馆学学生毕业后顺理成章地会进入图书馆工作。然而伴随着图书馆学的“降温”,以90年代为界限,图书馆学学生的择业态度也有所改变。
恢复高考至90年代初,大部分的图书馆学学生十分希望毕业后能够进入图书馆工作。很多考生出于对读书的热爱,认为图书馆“读书氛围好、可以想看什么就看什么”,因此主动选择了图书馆学专业。对于一些女生,图书馆工作稳定、清闲,成为了她们主动选择到图书馆工作的原因。而此后的学生对于这一顺理成章的专业与就业关系则带有消极情绪,一位受访者认为图书馆学命名方式类似于博物馆学,二者均以机构名作为学科的名称,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图书馆、博物馆的实体建筑,并将自己毕业后的发展局限在有限的实体空间内,因此产生了“将来的应用面不广”“没有特别好的发展前景”的消极感受,并使其在得知被图书馆学录取时感到沮丧。
从90年代末期开始,一些图书馆学学生认为毕业后不一定去图书馆工作。尤其是2011级的3位受访者受当下就业环境中“专业不对口”的就业现象影响,均在入学之前就抱有“就业不一定进入图书馆”的想法。
5 讨论
综合上述调查结果可以发现,90年代是图书馆学专业与图书馆职业的社会声望发生较大变动的时期。在这段时期内,很多因素影响着学生的专业选择,因此,我们就受访者提到的政策与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并探索图书馆职业社会地位与政策、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关系。
5.1 户口和就业政策的影响
1992年前入学的图书馆学学生多提到“只有大城市才有图书馆”,以及他们对通过分配工作生根城市的向往,而1992年后,很少再听到此说法,这显示出两个相关的宏观层面的变迁:户口与就业政策。
户口包括户口所在地与户口类别两个相关联的部分。户口类别具体包括“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两类,在2014年逐渐开始废除之前,户口类别在很大程度上规定了一个人的社会经济权利[23]。虽然户口包含户口所在地与户口类别两个部分,然而后者的重要性远大于前者,因为它将人们的生活与国家层面的福利、机会等联系在了一起[23]。因此,农业户口转非农业户口(简称“农转非”)成为了大多数农村居民的愿望,因为这不仅是地理位置上的改变,更是一次福利、权利、机遇的跃迁[24]。新中国图书馆事业开始起步的时期,为覆盖更多的读者,图书馆优先在人口密集处建设,因此出现了“只有大城市才有图书馆”的时期。两相作用下,通過获得图书馆工作从而进入城市并取得非农业户口,成为了考生实现身份转变与相应福利提升的途径。
就业政策同样影响不同时期图书馆学学生的专业选择。改革开放后,我国先后经历了三个应届生就业政策主导阶段,包括1981年开始的国家统筹安排,到1989年国家分配转为双向选择的过渡阶段[25],再到1994年完全的双向选择。在这种背景下,对于图书馆学学生进行专业选择时考虑“只有大城市才有图书馆”的理由就更加清晰了。在工作完全由政府分配的时期,包括过渡阶段,大学毕业应届生不必过多考虑他们的未来工作。这使得当时的专业选择比如今更加容易,而且专业与工作对口的情况十分普遍。因此,选择图书馆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将被分配至图书馆或相关部门。当时的就业政策可以被想要去往图书馆工作的学生视为一种保障,同样也提示不想从事相关职业的学生避免选择本专业。由此可以推测,想要从事图书馆职业的学生会主动选择图书馆学,而不想要从事相关专业的则会拒绝图书馆学,所以出现了这一时期选择图书馆学作为第一志愿的学生较多的情况。到了双向选择阶段,毕业生面临更多的工作与职位选择。只要通过了入职测试,无论专业是否对口,他们均可以从事该职业。这解释了一小部分考生选择图书馆学是一种进入目标大学的策略,因为知名高校在找工作中所占权重更大,一些学生会为了进知名高校而主动选择录取分较低的专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我国的职业地位、权利、薪水与声望均发生了极大变化[26]。此外,1994年后,由于“教育并轨”,学生需要开始自己支付学费[27],这一变化与90年代末的教育产业化政策一起将大学生的资助主体由政府转向了个人家庭,使得大学生及其家庭在找工作时更加倾向高收入的职位与行业以最大程度回报当初的投入。因此,高薪工作与能够将学生引入高薪工作的专业变得热门起来,不幸的是,图书馆员与图书馆学不在此列。因此,在这一时期,主动选择图书馆学的学生人数减少。
5.2 图书馆建设与付费政策的影响
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时期,图书馆学似乎是有志于成为城镇居民获得非农业户口学生的最佳选择之一。 除了户口与就业政策以外,还有一些因素对这一情况产生了影响:(1)在1998年高校扩招以前,由于录取率极低,高等教育被视为精英教育。因此,用人市场的巨大需求与较低的应届生数量之间的鸿沟保证了大学应届生往往能找到国家、省市层级的工作。这些工作地点往往位于大城市,借就业的机会实现户口的迁移与改善许给了这些考生一个光明的前景;(2)通过国家统计数据,县与县以上图书馆数量在1977年至1992年期间翻了三倍[28]。图书馆需求与应届生供应之间的巨大缺口也保证了应届生会被优先派往能够服务更多读者的省会城市、大型城市的图书馆。此外,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需要专业的引导,因此,图书馆学在当时顺应了图书馆建设的潮流,得到了发展。
然而,另一个现象留给了图书馆学学生对图书馆职业负面的印象。1987年的《文化事业单位开展有偿服务和经营活动暂行办法》,奠定了有偿服务与经营活动的基础,并于1991年的《关于文化事业若干经济政策意见的报告》中加以巩固;1994年,《关于继续对宣传文化单位实行财税优惠政策的规定》规定了宣传文化单位应该加快改革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7]。在此时期,有关“以文养文”的研究、交流会议成为主流[29]。在政策的鼓励下,图书馆积极地开展创收活动。在此期间,中央政府与当地政府对图书馆的投入,如图书馆馆舍、计算机等基础设施与设备均被用来参与创收。有了这些设施与设备,开网吧成为了图书馆“以馆养馆”的最优选择。一位2002年入学的图书馆学学生得知被录取后想去图书馆了解一下未来的专业,看到了冷清的图书馆中有一个十分热闹的网吧,他打开电脑,发现浏览器首页设置了本城市的网站导航页面,使他意识到这个网吧很可能是图书馆开的,在最初便形成了对专业和职业的负面感受。
5.3 社会与经济环境的影响
(1)社会环境变迁。1966-1976年,中国社会经历了政治狂热、经济波动的十年动乱时期,以“文化大革命”为主题的全民性政治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深深影响了恢复高考初期图书馆学学生的专业选择,较为有代表性的想法有二:对于经历过文革动乱的受访者而言,图书馆学作为一门能够带来“安全感”的学科,成为了首选:“我们家里关于我读书争论的比较厉害,就是因为当时文革刚过,后来有个意见就占了上风,希望搞一个跟政治经济哲学思想没有关系的、关系不深的专业,免得你读书都是犯了政治错误。因为文革刚过嘛,比如说你读西方哲学史,哲学是一门课,但是多读这种书的话人家就说你跟西方有什么,所以我们当时就想报图书馆学。”对于更多的人来说,文革带去的伤害在于压抑了他们自由读书、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30]98[31]167。一名受访者儿时经历了“破四旧”,在家中读“禁书”的经历令他将阅读作为了自己终身的兴趣,并为了在图书馆工作选择了图书馆学专业。1977年,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我国教育事业开始走上正轨,同年10月,中断10年的高考制度恢复。一些考生受“文化大革命”压抑多年读书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并直接表现在其职业的選择上,即认为在图书馆工作有书读,因而选择了图书馆学专业。
1978年1月,发表在《人民文学》第1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鼓舞了全国,同样影响了一些图书馆学学生的专业选择:“当时正在宣传陈景润的‘哥德巴赫猜想,陈景润就是在厦门大学图书馆工作时完成这个猜想的。我就想学图书馆学,而且对国际问题,特别是中东问题有兴趣,今后利用图书馆搞自己的研究。我当时的高考成绩是**省的前100名。第一、二志愿一直在国际法和图书馆学之间犹豫,最后还是把图书馆学放在了第一。”
到了80年代,改革开放不仅在人们的社会经济生活方面产生了影响,更转变了很多人的思维,“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是当时非常流行的一句话。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家庭和考生不再将文学、历史、图书馆学等难以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的专业作为首选。
90年代后的考生在谈论他们的志愿填报过程中并没有反映出社会的变迁,但显而易见的是,第一志愿报考图书馆学的人数大大减少,取而代之的是英语、法律、金融、国际贸易、工商管理等专业,从他们反馈的高中同班同学填报志愿的情况来看,也主要集中在上述专业。这些专业大多与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密切相关,因此,需要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的变革进行分析。
(2)经济体制的变革。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的考生更多地受到国家政治、文化领域事件的影响,而90年代后图书馆学学生的专业选择更多与经济体制变革相关。
1984年10月20日,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32]。此后,经济体制改革很快遍及整个国家并使得计划经济体制下具有严重的平均主义色彩的“按劳分配制度”逐渐瓦解[33],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工资收入差距逐渐增加。因而考生们在选择专业的过程中也开始倾向能够为其带来更多收入的职业。
如果说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让公众对经济、金融等领域更加青睐,相关的专业开始呈现“热门”的趋势,导致图书馆学逐渐“边缘化”,那么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的“下海潮”对图书馆事业的冲击更为巨大,甚至出现了“图书馆员想下海,高校老师也想下海”的现象,这也就是有图书馆学学生说“整个环境对文教事业都很不利”的原因。
6 结语
本研究通过调查恢复高考后至今图书馆学学生的高考志愿选择情况,发现了如下结论:(1)图书馆学专业在九十年代从“热门”变“冷门”;(2)图书馆学学生择业态度在90年代发生转变,在此之前,他们希望进入图书馆工作,此后的学生认为毕业后不一定从事图书馆工作;(3)图书馆员的社会声望受国家政策、图书馆行业政策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这也验证了许欣欣[34]分析我国职业评价变迁得到的结论,即人们职业声望评价的变化和未来择业的取向反映出中国社会结构深层的变动过程。
上述研究成果提示我们,图书馆职业的社会认可程度不仅受行业自身的发展情况影响,更离不开时代的制约。当前,我国政府大力推广全民阅读,《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相继出台,在如此利好的政策与社会环境中,图书馆行业的从业者们应从历史的发展中吸取经验教训,紧抓机遇,争取将图书馆事业发展到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钱万里.我国图书馆员职业声望低的原因和对策[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5(1):10-13.
[2] 李强.转型时期冲突性的职业声望评价[J].中国社会科学,2000(4):100-111.
[3] 迟书君.深圳人职业声望评价的特点[J].社会学研究,2003(4):77.
[4] 李春玲.当代中国社会的声望分层——职业声望与社会经济地位指数测量[J].社会学研究,2005(2):74-102.
[5] 李强,刘海洋.变迁中的职业声望——2009年北京职业声望调查浅析[J].学术研究,2009(12):34-42.
[6] 连瑞瑞.社会转型期职业声望测量与变迁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53-56.
[7] 陈传夫,王云娣,盛钊,等.图书馆员去职业化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37(1):4-18.
[8] 王翩然,王云娣,盛钊,等.图书馆学专业学生职业背离的危机预警——基于未来职业者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的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21):59-64.
[9] 程焕文.高涨的事业与低落的教育——关于图书馆学教育逆向发展的思考[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27(1):67-70.
[10] 雷永立.图书馆员:信息时代的弱势群体[J].图书与情报,2001(4):72-74.
[11] 储流杰.论图书馆学研究的当代困境与危机[J].图书馆,2013(3):12-17.
[12] 潘丽敏,梅和娟.图书馆职业声望与职业压力[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5(2):18-19.
[13] 唐作新.提高图书馆地位的几条措施[J].大学图书馆学报,1983,1(10):54.
[14] 夏芬瑛.高校图书馆刻板印象初探[J].现代情报,2003,23(4):111-112.
[15] 俞碧飏,徐建华,卢正明.当今图书馆员刻板印象实证分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2(12):8-13.
[16] TING L H.Library Service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A Historical Overview[J].The Library Quarterly:Information,Community,Policy,1983,53(2):134-160.
[17] YU L,XU J.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Public Library Development in post-1978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J].Libri,2007,56(2):117-132.
[18] 王知津,徐芳,潘永超,等.我國图书情报学教育三十年(1978-2008)回顾与展望[J].图书与情报,2010(2):23-30.
[19] 程焕文,潘燕桃,倪莉,等.1999~2003 年中国图书馆学教育进展[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4,22(5):77-82.
[20] 李卓卓,唐琼.近五年我国图书馆学专业本科招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J].图书馆建设,2008(7):106-109.
[21] 潘燕桃.中国大陆图书馆学教育发展现状及社会需求调查[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9,35(6):29-40.
[22] 王淑红,王翩然,王茜,等.恢复高考至今图书馆员刻板印象变迁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34(3):44-50.
[23] CHAN K W,ZHANG L.The hukou system and rural-urban migration in China:Processes and changes[J].The China Quarterly,1999,160:818-855.
[24] 马福云.当代中国户籍制度变迁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
[25] 饶迪岗,陈海春,王胜豪.毕业生分配制度初期改革(1985-1991)的政策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1992(3):10.
[26]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7] SAUTMAN B.Affirmative action,ethnic minorities and Chinas universities[J].Pac.Rim.L.& Poly J.,1998(7):77.
[28]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Number of Institutions in Public Libraries(1977-1992)[EB/OL].[2016-07-21].http://data.stats.gov.cn/english/easyquery.htm?cn=C01.
[29] 董学良.走出一条自我发展的路——“以文养文”的反思[J].图书馆建设,1988(3):47-48.
[30] BARNOUIN B,YU C.Ten Years of Turbulence:The Chinese Cultural Revolution[M].Routledge,1993.
[31] ANDREAS J.Rise of the Red Engineers: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the Origins of Chinas New Class[M].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
[32]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EB/OL].[2018-01-09].http://www.china.com.cn/news/txt/2008-12/09/content_16919417.htm.
[33] 高志仁.新中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8.
[34] 许欣欣.从职业评价与择业取向看中国社会结构变迁[J].社会学研究,2000(3):69-87.
作者简介:王翩然,女,南开大学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2014级博士研究生;徐建华,男,南开大学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盛楠,女,中国科学院档案馆助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