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想象,提升学生理解、运用、表达信息的素养

2018-09-20 10:52唐山
新教师 2018年6期
关键词:孤帆古诗想象

唐山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总目标中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古诗词语言凝练,“辞约意丰”,意象丰富,具有十分广阔的想象空间。在古诗课堂教学的探讨、实践中,笔者愈发感受到“想象”在课堂中呈现出与“语用”表达、创造相互推进、相互辅佐的巨大魅力。本文就围绕如何“聚焦想象,提升学生理解、运用、表达信息的素养”展开论述。

一、激活文字,让古诗呈现有声画面

如果没有想象,一首古诗不过就是几行无声的文字。而古诗的文字一旦被激“活”了,它将是一幅有声的画面,给学生提供广泛的信息,也将激发学生表达、创作的兴趣。执教《乡村四月》,笔者引导学生想象:谁读读第二行诗,让我们边听边想象画面,其他同学仔细倾听,听后告诉大家:你从他的朗读中想到、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听后说:“我听到布谷鸟在春雨中欢快地叫着。”笔者进一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好一只布谷鸟,真是春天的精灵啊!那春雨声呢,你听到了吗,能用上象声词吗?”学生答道:“沙沙……沙沙……”而后,全班学生不由自主地一起轻声地用这个象声词感受春雨的声音。笔者倍受感染,不禁提议:“这么好听!要不,咱们配合一下,我用语言描绘,你们用雨的声音来与我合作,再找两只‘布谷鸟随机叫和,我们一起来演绎这行诗的画面。”在师生的配合下,“天籁之音”飘入古诗课堂。教师循循善诱,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回归自然,乡村四月独有的声音弥漫在课堂之中……

二、巧用媒体,让古诗再现有色的画面

古诗文字中不乏美丽的色彩。“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碧玉妆成一树高”“晓看红湿处”,这些色彩写出春之明媚;“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这些色彩呈现了夏之艳丽;“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些色彩展示了秋之叶语;“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独钓寒江雪”,这些色彩潜藏了冬之深幽。教师应该敏锐地捕捉古诗文字中的色彩信息,引领学生多元地展开画面的想象,落实由看、读的表面理解到想、说的深层表达的转化。《乡村四月》中“绿遍山原白满川”的“绿”和“白”就是乡村四月这幅画的主色调。在教学中,笔者问:“读着‘绿遍山原白满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接着围绕“绿”,让学生展开进一步想象:“你的眼前全是绿色,你看到了绿色的什么呢?”而后,出示课件——一幅绿色的乡村画面以及有关“绿”的句式练习,让学生说说这个绿色的画面,从而理解感受“绿遍山原”的美。而“白满川”的画面意境较难领悟。笔者先出示“白满川”的课件画面,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景象?用诗中的语言说。”学生很快看出:“这是‘白满川!”接着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联想:“什么是白的?”学生通过观察看到——“天是白的,水是白的,雾是白的,青山也成了白的,树也染成了茫茫的白色……”教师总结:“你的眼前是白茫茫的一片,这就是——白满川!”在这一行诗的教学中,教师聚焦“绿”“白”,让学生展开想象,看画面,说画面,感受诗境,让课堂增“色”不少。

三、创设情境,让古诗展现有情的画面

朗读,是语文课堂中最美的声音;而学生的朗读还应是声情并茂的朗读,是“阅读个性化理解”的再现。古诗创作时间与学生当下生活的时空距离,决定了既要让“想象”帮助学生理解古诗,更要用“想象”帮助学生实现对古诗的“品”与“读”。

教师创设合适的语言情境,加之音效氛围、景象画面,有助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带上“想象”去朗读。例如教學《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师在学生理解诗意后,与学生一起品味“孤帆”背后的情谊。1. “孤帆”是孤独、孤单的小船,可长江是古往今来的交通枢纽,怎么是“孤帆”呢?教师激起文字表象的矛盾,让学生自主地去挖掘矛盾背后的情谊。2. “是啊,这就叫——‘过尽千帆眼不见,一心只送孟浩然。”教师链接相关的阅读信息,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作者与友人的深情厚谊。3. 假如你就是李白,孤帆渐行渐远,你的心情也愈加不舍,你会怎么读?奔腾的江水带走了孤帆,离散了友人,你会怎么读?滔滔江水搅乱了你的心绪,承载着你的思念,你又会怎么读?教师不断利用创设的语言情境,启发学生带上“想象”,一咏三叹,让画面中看不见的“情”随着朗读渐入佳境。

四、搭建桥梁,让古诗铺展有趣的画面

“读想结合→读说结合→读写结合”,语文教学最终应落到言语生命说和写的“运用”。而古诗,恰恰给我们提供了一条“穿越”的隧道。《乡村四月》中,在教学“忙”这一板块时,笔者先借助“农谚”这种特殊而又通俗易懂的信息呈现,让学生理解乡村四月忙碌的原因,接着引导学生走进情境:“现在你们就是宋朝时期乡村四月的农民,你们都在忙农活,我去感受一下你们是怎么忙的,行吗?”而后笔者扮演“乡亲”,来到田间与一位“农民大爷”进行“穿越”对话,让学生从中了解乡村四月忙碌的原因、探寻乡村四月劳作的“秘籍”(农谚的运用——运用信息);再让学生之间进行创造性地“穿越”对话,进一步感受这充满情趣的忙碌画面,而学生将生活中交流的经验与课堂的信息运用、自身的理解表演结合起来的现场生成,把课堂推向了“高潮”。

正如雨果说的:“……想象就是深度。没有一种精神机能比想象更能自我深化,更能深入对象……”利用古诗搭建想、说、写的桥梁,利用想象“穿越”千年的时空隧道,则“更能自我深化,更能深入对象”。而这,就是透过“想象”在语用中实现“联想—运用—表达—创造”信息素养的提升过程。今天也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关注信息素养的有效提升。教师自身的不断学习、不断想象,将化作古诗课堂中的无限智慧,化作学生的梦幻双翅去成就更加精彩、更加高效的古诗“语用”课堂。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乌山小学 本专辑责任编辑:辛铭 朱蕴茝)

猜你喜欢
孤帆古诗想象
孤帆的影
快乐的想象
李白“孤帆一片日边来”当代歧释之新解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临江仙·远望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