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荣 娥
郝敬《五声谱》与现代京山方音
谢 荣 娥
(中南民族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武汉 430073)
明代郝敬撰写的《五声谱》是一部方言韵书,反映了明代京山方音的某些特点。论文在前贤研究基础之上,梳理历史材料,结合实地方音调查,探讨《五声谱》与现代京山方音的关系。论文提出《五声谱》反映的是明代京山鄢郝一带的方音,与现代京山中片方音一脉相承:存在入声调;梗摄臻摄合口三四等见组、影组、晓组字合流;蟹摄开口三等、合口一等与止摄开口三等部分韵字同音;明母德韵、陌韵、麦韵字同音;遇摄合口一三等与流摄开口一三等齿音字合流;曾摄、梗摄、臻摄、深摄开口三等字合流;臻摄合口一等与曾摄开口一等端组、泥组、精组合流;果摄开口一等与合口一等合流;泥母与来母不分。同时也体现了语音的演进与变化,集中体现在全浊声母的分化、入声韵的归并、蟹摄开口一等二等的分合等方面。
五声谱;郝敬;京山;孙桥;鄢郝丁家塝;方音
《五声谱》一直以来受到不少学者的关注与研究。赵荫棠、李新魁、耿振生等先生早就提到此书,但因未见原书,没能确定其是否包含完整音系。耿振生提到郝京山谱时,指出“书名未详,见于《切韵声原》及是奎《太古元音》诸书,其谱或即在《太古元音》所说的郝京山《读书通》内,《切韵声原》记载其韵目为同、迟、危、虞、孩、真、田、调、摩、邪、强、求。”①宁忌浮先生在其《汉语韵书史·明代卷》对《五声韵》的韵部、声韵特点进行了论述,提出郝敬《五声谱》“所记就是他的家乡话——17世纪初湖北京山方音”。②在其论文《明末湖北京山方言音系——读郝敬〈读书通〉》中提出“今京山话与《五声谱》的语音系统一脉相承。”③对韵书《五声谱》的方言性质进行了深入探讨,但论文中所用京山话的材料是出自于赵元任先生的《湖北方言调查报告》及《钟祥方言记》。《湖北方言调查报告》中所载京山方音,发音人是来自京山永隆河在武汉求学的两名19岁学生,他们幼时曾在荆门沙洋、当阳河溶小学读书,后在汉口与武昌生活四年以上,“两人都是自幼在外面上学的,文言音或受外处的影响很深。”④为更为客观地展示《五声谱》,我们深入京山当地梳理历史史料,寻访郝敬当年生活的地方,采集当地的语音材料,在前贤研究基础之上,以期对其进行较深入地研究与探讨。
《明史》列传第一百七十六文苑四:“邑人郝敬,字仲舆。……举万历十七年进士。……征授礼科给事中。”⑤《京山县志》(光绪八年):“投劾归,辟康乐园,闭户著《九经解》、《山草堂》诸书行世。起南京行人,辞不赴,林下四十年。”⑥京山当地称郝敬为“郝夫子”、“圣人”、“夫子”,直至清末县志,仍用大量篇幅刊其著作。陌头陇间,流传不少关于他的传说,如“郝夫子救乌龙太子”、“郝敬著《九经解》的传说”、“观音菩萨的烧香童子”、“挖雷母”等。郝敬祖居京山雁门口台岭郝家大湾,后迁至鄢郝,投劾归,隐居鄢郝,建康乐园(其遗址在今京山鄢郝丁家塝村,当地百姓称其为“书房岭”),闭门著书近四十年,卒于明崇祯十二年,终年82岁,其墓位于京山县孙桥镇北约2公里的接力村三组郝家坡,距康乐园仅六七里路。观其一生,郝敬主要生活地集中在京山鄢郝一带,今孙桥镇与新市镇交界之处。
《五声谱》收于《山草堂集》(明万暦崇祯间郝洪范刻本)第十六种《读书通》中,为《读书通》第二卷。《读书通》卷首有郝敬天启三年(1624)署名为“楚伧郝敬”的读书通题解。《五声谱》卷首有“京山郝敬撰,男洪范较,门人彭大翮陈珙同校”字样。洪范是郝敬之次子,崇祯己卯副榜。彭大翮、陈珙均为其门人,彭大翮,竟陵之青山人。郝敬在《五声谱》中提出“五声十二韵”。“五声者,本沈韵四声引而申之,为完音者也,十二韵者,省一百七类之繁,比而合之也。”《读书通》卷一《四韵纠谬》中,郝敬指出“今人以韵书为雅言,寻常俗语为乡音,不尽然也。五行之秀钟于人,五方人声生于五气,故丝竹之声不如肉,肉声为玄律。齐人声缓,楚人声激,木气舒迟,火气飘忽,皆天地之正气也。今谓乡音不足据,四韵又何所据乎?沈休文,吴人,吴一郡之声不足概江左,江左一方之声乌足概南北?今定以四韵概天下古今文字,安知诸音之尽非,而沈韵之独是乎?”可见,郝敬对沈韵之说提出质疑,鲜明提出重视乡音。作为卷一,为全书奠定了基调。虽然其撰《五声谱》是为读书服务,却为后世留下一方之音。
《五声谱》分五声十二韵,卷首有韵目。先按声分为“宫、商、角、征、羽”五类,再按韵分类,每一声类有十二韵,共计六十韵,分别为“同统洞笃东、迟齿穉彻志、危伟魏虢屋、虞语遇月药、孩海害黑汗、沈逞趂质真、田忝簟铁天、调窕眺涤殿、摩么磨末禡、邪写谢亵削、强襁绛甲鉴、求臼旧屈鸠”等,每韵之中再据声母不同进行排列,声母排列没有固定次序,列有小韵,小韵之间以“○”分隔,小韵之中列韵字。在《五声谱》中,小韵并非都是同音字组,有些声母发音部位相同的也列入同一小韵。这与其编撰韵书时“字不足以尽声,声亦不可以字穷,撮其大同,简其大异,举其大凡,一切可旁通矣”的思想是密切相关的。
《五声谱》中有些韵标注“旧与某韵通”,如宫声邪韵、商声写韵,有些韵无韵字,标注“与某韵通”,如征声虢韵、月韵、黑韵、铁韵、亵韵,均与彻韵通,征声涤韵与质韵通。羽声十二韵仅有韵目,均标“与某韵通”。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 宫同迟危虞孩沈田调摩旧与邪通邪旧与摩通强求 商统齿伟语海逞忝窕么旧与写通写旧与么通襁臼 角洞穉魏遇害趂簟眺磨谢绛旧 征笃彻虢与彻通月与彻通黑与彻通质铁与彻通涤与彻通⑦末亵与彻通甲屈 羽东与同通志与徲通屋与屈通药与末通汗与炭通⑧真与沈通天与田通殿与簟通祃与磨通削与末通鉴与簟通鸠与求通
郝敬言“按五音至征羽,浸微矣。数自宫来,三分损益,至征渐少,至羽尤少。数少则声杀,故征韵半,而羽无独韵。羽,水也,数居五,五得中,为天一生水。……故羽声浸淫于五音中……今存其纲,散其目。”羽声无独韵,散入他韵。据此《五声谱》实为四声,即为平、上、去、入四声。
每韵之中按声母不同进行排列,平声韵浊声母韵字大多单列,未与相应的清声母合列。如平声韵同韵,“充珫忡冲种翀舂艟冲罿憧穜○中忠衷锺鐘终螽○重虫”、“红虹讧鸿洪宏弘闳竑泓鞃纮黉鍧○烘轰薨”、“宗踪豵㚇稯緵嵏鬉椶騣葼鬷琮淙潨賨○从丛崇○聦葱騘怱”。如迟韵,“妻萋凄凄凄梄西犀○齐荠齑跻脐蛴”、“皮陂琵枇毗膍纰批鼙鞞脾埤裨疲陴貔罴郫○丕伾胚”、“兹孜孳滋淄锱缁资咨姿茨粢瓷餈庛骴赀訾觜髭菑差辎嵫雌○慈辞祠鹚”。如沈韵,“沈成城诚臣呈裎程酲陈尘承惩丞澄琛谌○称嗔蛏頳郴柽呻偁竀○征蒸烝真侦贞桢祯斟瞋珍缜箴针碪砭砧煁甄……如强韵,“详祥墙樯翔庠嫱蘠”等。上声韵浊声母字大多仍归入上声统韵,与相应清声母合列在一起。如“举矩寠伛踽龋䈮筥莒巨拒鉅讵距秬虡鐻”、“兆肇赵沼”、“吼厚后後缿”等等。上声韵浊声母韵字有少量归入去声韵中,如上声韵统韵,“洞痛恸动冻栋蝀”、“众仲重种”、“奉讽凤赗缝”,收入去声洞韵。
入声韵列有韵字的仅有六个,中古大量入声韵同列入一韵。中古屋、沃、烛三韵同列入笃韵;麦韵、薛韵、屑韵、德韵、叶韵、业韵、帖韵、陌韵开口二等、月韵开口合口三等(除唇音外)、末韵合口一等(见组、精组、晓组、泥组)、铎韵合口一等见组、职韵开口三等庄组等列入彻韵;锡韵、缉韵、昔韵、陌韵开口三等、质韵、职韵开口三等(除庄组外)同列入质韵;铎韵开口一等、药韵、觉韵、铎韵合口一等晓组、末韵合口一等(帮组、端组)、盍韵开口一等见组等同列入末韵;曷韵、黠韵、辖韵、洽韵、狎韵、乏韵、没韵、术韵、物韵、月韵合口三等非组、盍韵开口一等(端组、泥组)等列入屈韵。
同一韵之中,章组与知组字列同一小韵。如“中忠衷锺钟终螽”(同韵)、“支枝之知芝巵栀肢榰祇祗脂胝”(迟韵)、“朱潴诸猪珠侏咮株诛邾姝蛛铢洙殳”(虞韵)、“主麈煮柱拄宁伫羜杼纻处贮楮渚褚”(语韵)、“注注铸驻柱馵住著箸翥处”(遇韵)等。部分韵中,精组与庄组字列同一小韵,如“从丛崇”(同韵)、“兹孜孳滋淄锱缁资咨姿茨粢瓷餈庛骴赀訾觜髭菑差辎嵫雌”(迟韵)、“愁邹驺租菆掫陬棸初粗麤锄苏酥疎疏蔬搜廋搜”(求韵)、“尊曾增争臻蓁榛遵缯嶒峥矰”、“存蹲层岑逡䞭竣㕙”(沈韵)等。
梗摄臻摄合口三四等的见组、影组字同列入沈韵,有合流现象。如“琼惸㷀裠羣倾顷”、“雲匀呁禜营荧萤荥耘云纭妘芸郧”、“运晕韵郓泳咏”等。
蟹摄开口三等与止摄开口三等帮组的部分韵字列入一小韵。如危韵中,“迷眉楣嵋梅莓湄麋麛縻糜媒煤”;魏韵中,“背备畀被糒犕鞴贲辔避奰譬闭贝呗臂淠濞敝獘毙庇芘貱陛髀”等。
中古明母德、陌、麦韵字同列入彻韵,如“陌默墨纆麦脉覛霡”在韵书中列入一同小韵,属同音。
中古遇摄合口一等端组、精组、泥组,遇摄合口三等庄组字,流摄开口一等明母字韵母同列入求韵、臼韵、旧韵。如“愁邹驺租菆掫陬棸初粗麤锄苏酥疎疏蔬搜廋搜○奴驽孥帑砮娄楼搂蝼镂髅卢芦炉舻垆轳炉栌○头屠途荼图瘏峹稌駼徒投骰都兜偷鍮牏”、“土吐肚斗陡蚪黈覩○亩某牡○剖○鲁卤橹橹虏弩㯭搂努○楚础祖阻组诅徂走”、“素愫诉愬塑傃嗉数遡泝漱嗽瘦○助措锄醋诅奏凑腠辏”、“豆窦逗脰鬬度渡饾读镀透蠹杜兔荳妒○怒路陋漏簬潞赂露鹭耨”等。
中古臻摄、梗摄、曾摄、深摄字在《五声谱》中大多列入沈韵、逞韵、趂韵。臻摄、曾摄、梗摄、深摄开口三等字列入同一小韵,如“征蒸烝真侦贞桢祯斟瞋珍缜箴针碪砭砧煁甄”,“平伻苹枰俜萍评凭冯频苹嚬颦贫”、“人仁任妊纴仍壬鵀”、“今斤金兢矜京荆巾惊筋经泾刭黥鲸勍禁襟衿紟”、“身伸娠深声升陞昇胜”、“沈成城诚臣呈裎程酲陈尘承惩丞澄琛谌”、“陵棱菱绫伶笭苓聆铃零蛉灵龄临宁邻檽醽麟鳞粼辚翎囹霖林淋”等。
臻摄合口一等与曾摄开口一等的端组、泥组、精组字同列入沈韵,有合流现象。如“登簦灯敦憞墩焞”、“能伦论抡沦轮楞仑纶”、“尊曾增憎争臻蓁榛遵缯嶒峥矰”等。
果摄开口一等与合口一等同列入摩韵同一小韵中。如“河禾和何荷苛”、“歌戈哥锅涡薖过科柯珂”、“果裹蜾可哿砢轲坷舸颗”、“饿卧贺货荷”等。
泥母与来母字同列。如“难南喃谳岚蓝婪篮褴栏阑兰斓澜楠”(田韵)、“罗萝那傩骡”(摩韵)、“鲁卤橹橹虏弩㯭搂努”(臼韵)等。
蟹摄开口一等二等(除见组外)同列入孩、海、害韵,如“孩骸偕谐鞵崖挨○垓陔该荄○街皆喈阶秸揩○埋霾○来莱猍騋”、“海蟹凯恺铠垲改楷锴骇駴澥买摆矮毐蔼霭醢娭亥乃待绐怠彩宰采寀彩茝洒洒”、“概慨嘅溉欬扢○盖壒匃解戒诫介界芥届廨玠价疥䯰懈邂械繲魪犗”等。结合编排体例,我们可以看到蟹摄平声韵中开口一等与二等有些韵字不同音,如“街”与“该”不同音,但“孩骸偕谐鞵”同音,上声韵与去声韵两者无对立关系。
京山县位于鄂中,地处大洪山南麓,江汉平原北端。东面为安陆、应城,南面为天门,西面为钟祥,北面是随州。其方言属西南官话,京山方言大体可分为三片:中片包括新市镇、孙桥镇、雁门口东部、钱场、永兴、罗店等,南片包括石龙、永隆、雁门口西部与南部、太子山林场等,北片包括坪坝、三阳和罗店北部等。
郝敬祖居雁门口台岭郝家大湾,后迁至鄢郝,辞官返乡,在鄢郝丁家塝建康乐园著书四十年,死后葬于距康乐园六七里的孙桥村,其主要生活之地在鄢郝,著书立说也在鄢郝。为更客观地展示《五声谱》的面貌,我们对丁家塝与孙桥村的方言进行了调查,两地均属于京山方言中片区。论文所用京山方言语音材料的主要发音人情况如下:潘艳华,47岁,京山孙桥镇人,餐厅管理,高中文化水平,一直居住在孙桥镇,未曾离开,不能讲别处方言。朱文祥,76岁,京山新市镇丁家塝村人,村支部书记,高中文化水平,未曾离开丁家塝,不能讲别处方言。
对语音材料进行整理,京山孙桥村、丁家塝村的语音系统如下:
(一)声母(共计18个)
[p]布步[ph]怕盘[m]门闻[f]飞冯 [t]到道[th]拖同[l]难路 [ts]糟举[tsh]昌权[s]散虚 [ʐ]女运 [tɕ]精节[tɕh]秋齐[ɕ]修线 [k]贵过[kh]开葵[x]化胡 [ø]硬微
(二)韵母(共计36个)
[ɿ]资知[i]第地[u]故虚[ʯ]女雨 [ɯ]而耳 [a]爬辣[ia]加架[ua]瓜花 [o]波磨[io]确药[uo]国活 [ɤ]蛇色[ie]姐爷[ue]靴缺[ʯe]热月 [ai]介盖[uai]怪帅 [ei]倍对[uei]葵贵 [au]桃保[iau]条交 [əu]组初[iəu]流有 [an]短酸[ian]减连[uan]关官[ʯan]圆远 [ən]声根[in]新星[un]魂横[ʯn]云闰 [aŋ]党康[iaŋ]讲江[uaŋ]光望 [oŋ]翁东[ioŋ]胸勇
(三)声调(共计5个调)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 诗梯(55)时题(13)使体(31)是替(53)八毒(35)
语音上的主要特点集中表现在如下方面:
(1)只有[ts]、[tsh]、[s],没有[tʂ]、[tʂh]、[ʂ]。
(2)见组臻摄合口三等、山摄合口三四等、遇摄合口三等字声母均为[ts、tsh、s],没有变为[tɕ、tɕh、ɕ]。
(3)无卷舌韵母[ɚ],有韵母[ɯ]。
(4)影母喻母大多读为零声母,但韵母属遇摄合口三等、山摄合口三四等、臻摄合口三等、梗摄合口三等、通摄合口三等时,影母喻母字读为[ʐ],如“缘”与“沿”同音,“远”与“菀”同音。
(5)入声韵尾已消失,归入相应的阴声韵,但声调相对独立。京山中片方言入声韵消失,归入阴声韵情况如下:
[ɤ] 叶韵开口三等章组字、缉韵知庄组字、质韵庄组字、曷韵开口一等见晓组字、薛韵开口三等知章组字、德韵开口字、陌韵开口二等字、麦韵开口字。
[ie] 叶韵开口三等泥精组字、业韵字、帖韵字、薛韵合口三等泥精组字、薛韵开口三等帮泥精见组字、月屑韵开口字。
[ʯe] 薛韵开口三等日母、合口三等章影组、月韵合口三等见影组、屑韵合口四等见晓组字。
[i][ɿ] 缉韵字(除知庄组字外)、质韵字(除庄组字外)、迄韵字、职韵开口字(除庄组字外)、陌韵开口三等字、昔韵字、锡韵字。
[a] 合韵端泥精组字、盍韵端泥组、洽韵知庄见组、乏韵字、黠韵字、辖韵字、曷韵泥精组字、月韵非组字。
[ia] 洽韵晓组字、狎韵字。
[u] 缉韵开口三等、质韵开口三等日母字、没韵见晓组字、术韵见组字、物韵字、药韵非组字、屋韵一等帮见晓影组字、屋韵三等非组字、烛韵日见影组字。
[ʯ] 职韵合口影组字、术韵泥精组字。
[əu][iəu] 没韵端精组字、术韵章组字、屋韵一等端泥精组字、屋韵三等韵字(除非见组字外)、沃韵端组字、烛韵字(除日见影组字外)
[uo] 合韵见晓组字、盍韵见组字、末韵字(除帮组字外)、铎韵字(除帮组字外)、药韵合口知章日组字、觉韵知庄影组字、德韵合口字、陌韵合口字、麦韵合口字。
[o] 末没铎觉韵帮组字、沃韵影组字。
[io] 药韵开口泥精见影组字、觉韵见晓组字。
(6)没有[y]以及[y]为韵头的音,只有舌尖后圆唇元音[ʯ]以及以[ʯ]为韵头的音。梗摄与臻摄合口部分韵字声韵相同,如“群”与“倾”只是声调有异,声韵相同,“运”与“泳”同音。
(7)蟹摄开口三等、四等帮组字韵母读为[ei],如“迷”与“眉”同音,“闭”、“蔽”与“贝”同音。
(8)明母德韵字、陌韵字、麦韵字同音。如“墨”、“默”、“陌”、“麦”、“脉”等字均同音。
(9)遇摄合口一等端组、精组、泥组,遇摄合口三等庄组字,流摄开口一等明母字韵母均读为[əu]。如“肚”与“斗”同音,“努”与“搂”同音,“组”与“走”同音等。
(10)没有[iŋ]、[əŋ],全读为[in]、[ən]。
[in] 深臻摄开口帮组、泥组、精组、见组、影组字、曾摄开口三等帮组泥组见组晓组影组字、梗摄开口二等晓组影组部分字、梗摄开口三等字(除知章组字外)、梗摄开口四等字。
[ən] 深臻摄知组、庄组、章组、日组字、臻摄合口帮组、非组、端组、泥组、精组字、曾摄开口一等字、曾摄开口三等知组章组日组字、梗摄开口二等字(除晓组影组部分字外)、梗摄开口三等知章组字。
(11)止摄蟹摄合口三等、山摄合口一等、臻摄开合口一等的端组、精组字没有韵头[u]。如嘴[tsei31]、随[sei13]、催[tshei55]、断[tan53]、尊[tsən55]等。
(12)果摄开口一等、合口一等的见组字韵母均读为[uo]。
(13)[l]、[n]不分,读为[l]。
(14)全浊声母消失,变为清声母,仄声的全浊声母,有一部分变为送气的清声母。如“倍”与“配”音同,“惰”与“唾”音同,“稻”与“(套)讨”音同,“夺”与“脱”音同,“动”与“痛”音同。
(15)蟹摄开口一等与二等合流。如“该”与“街”同音,“孩”与“鞋”同音,“改”与“解”同音等。
郝敬提出“今人以韵书为雅言,寻常俗语为乡音,不尽然”,重视乡音,编撰《五声谱》,置于《读书通》第二卷,实为读书服务,但为我们今天提供了重要的方音资料。细致整理《五声谱》,追寻郝敬曾经的生活区域,实地调查当地的方言材料,我们发现这部撰写于四百多年前的韵书与今天的京山中片方言有着紧密的联系,整理如下:
(1)存在入声调。《五声谱》分宫商角征羽五声,羽声无独韵,实为四声,即平、上、去、入四声。考察今京山方言,中片方言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五个调,南片与北片方言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无入声调。郝敬主要生活在鄢郝一带,其地方言今属中片方言,入声独为一类,与《五声谱》相吻合。
(2)梗摄臻摄合口三四等见组、影组、晓组字合流。《五声谱》中“琼”、“群”、“倾”、“顷”同音,“匀”、“营”、“萤”、“云”、“荧”等字同音,“运”、“晕”、“咏”、“咏”同音。今京山中片方言与此同。
(3)蟹摄开口三等、合口一等与止摄开口三等部分韵字同音。《五声谱》中“迷”与“眉”、“梅”同音,“闭”、“臂”、“毙”、“陛”与“背、“备”、“被”等同音。今京山中片方言与此相同。
(4)明母德韵、陌韵、麦韵字同音。《五声谱》中“默”、“墨”、“陌”、“脉”、“脉”、“霡”等字同音。今京山中片方言与此同。
(5)遇摄合口一三等与流摄开口一三等齿音字合流。《五声谱》中遇摄合口一等端组、精组、泥组、三等庄组字与流摄开口一等明母字同列入求、臼、旧三韵。今京山中片方言遇摄合口一等(端组、精组、泥组)、遇摄合口三等庄组等韵字韵母均读为[əu],与《五声谱》相合。
(6)曾摄、梗摄、臻摄、深摄开口三等字合流。《五声谱》中曾摄、梗摄、臻摄、深摄开口三等字列入相同小韵,如“征”、“蒸”、“真”、“珍”同音,“平”、“凭”、“贫”同音,“陵”、“零”、“粼”、“林”同音。今京山中片方言与此同。
(7)臻摄合口一等与曾摄开口一等端组、泥组、精组合流。《五声谱》中“登”、“灯”、“敦”、“墩”同音,“能”、“楞””、“伦”、“轮”同音,“尊”、“曾”、“增”、“遵”、“榛”同音。今京山中片方言与此同。
(8)果摄开口一等与合口一等合流。《五声谱》中“歌”、“戈”、“锅”同音,“饿”、“卧”、“贺”、“货”同音。今京山中片方言果摄开口一等与合口一等合流,与韵书相合。
(9)泥母与来母不分。《五声谱》中泥母字与来母字同列一小韵。今京山中片方言中泥母字与来母字声母均读为[l]。
以上诸条均属《五声谱》与京山中片方言相吻合处,可见,京山中片方言中诸上九项语音特点早在四百年前就已存在。
韵书中还有一些语音特点与现今京山中片方言同中有异或存在音理上的联系,我们整理如下:
(1)关于全浊声母
《五声谱》平声韵浊声母韵字大多单列,未与相应的清声母字合列。上声韵浊声母字大多仍归上声,与相应清声母合列,少量归去声。去声韵浊声母字大多与相应不送气清声母列于同一小韵。今京山中片方言全浊声母已消失,归入相应的清声母,大体依据声调的平仄进行分化,全浊声母平声字归为相应送气的清声母,仄声字则归为相应不送气的清声母,但也有少数例外,如“倍”、“背背诵”、“焙”、“稻”等字声母均为送气音。《五声谱》在这些韵字上也有相同的体现。两者区别主要体现在平声韵浊声母韵字上。
(2)关于入声韵
《五声谱》入声韵列有韵字实有六个,中古大量入声韵列于同一韵中。如德韵、陌韵(二等)、麦韵合列入彻韵。铎韵开口一等、药韵、觉韵、铎韵合口一等晓组、盍韵见组等同列入末韵等,今京山中片方言与此同。在《五声谱》中德韵合口韵字列入彻韵,铎韵合口一等晓组字列入彻韵,今京山中片方言均与铎韵字合并,归入阴声韵,读为[uo],但保留了入声调。这一点又与《五声谱》有不同之处,体现了语音的变化。
(3)关于蟹摄开口一等与二等的分合
《五声谱》中,蟹摄开口一等与二等韵字大多没有对立关系,如“孩”、“骸”、“鞵”同音,“海”、“蟹”同音,“盖”、“匃”、“戒”、“介”同音。但平声字中“街”与“该”不同音。今京山中片方言蟹摄开口一等与二等没有对立关系,已发生合并,韵母均为[ai]。
郝敬重视乡音,撰写《五声谱》,虽其目的是为读书服务,却为我们今天方音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借助史料梳理、实地考察、语音调查,我们细致研究《五声谱》,客观展现了《五声谱》与现代京山方音的关系,提出郝敬《五声谱》所载明代京山方音与今天京山中片方言一脉相承:存在入声调;梗摄臻摄合口三四等见组、影组、晓组字合流;蟹摄开口三等、合口一等与止摄开口三等部分韵字同音;明母德韵、陌韵、麦韵字同音;遇摄合口一三等与流摄开口一三等齿音字合流;曾摄、梗摄、臻摄、深摄合流;臻摄合口一等与曾摄开口一等端组、泥组、精组合流;果摄开口一等与合口一等合流;泥母与来母不分。这些语言特点同时也体现了语音的演进与变化,集中体现在全浊声母的分化、入声韵的归并、蟹摄开口一等二等的分合等方面。《五声谱》让我们走近四百多年前京山鄢郝一带的方音,为我们探讨京山方音的历史演变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材料。
耿振生 1992 《明清等韵学通论》,语文出版社。
郝敬 《读书通》 明万历崇祯间郝洪范刻本
京山县志编纂委员会 1994 《京山县志》(光绪八年本),红旗出版社。
李新魁 1983 《汉语等韵学》中华书局。
宁忌浮 2005 《明末湖北京山方言音系》,《语言研究》第4期。
宁忌浮 2009 《汉语韵书史·明代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清]张廷玉 《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
赵荫堂 2011 《等韵源流》,商务印书馆。
赵元任 1948 《湖北方言调查报告》,商务印书馆。
赵元任 1956 《钟祥方言记》,科学出版社。
①耿振生,《明清等韵学通论》,语文出版社,1992年,256页。
②宁忌浮,《汉语韵书史·明代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300页。
③宁忌浮,《明末湖北京山方言音系》,《语言研究》,2005年第4期,9页。
④赵元任等,《湖北方言调查报告》,商务印书馆,1948年,183页。
⑤清张廷玉等撰,《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7386-7387页。
⑥京山县志编纂委员会,《京山县志》(光绪八年本),红旗出版社,1994年,535-536页。
⑦“与彻通”,查全书,“涤”字未入“彻”韵,而是收入“质”韵,此“彻”字应改为“质”。
⑧“与炭通”,查全书,并未列有“炭”韵。“汗”字在此韵书中列于簟韵,此“炭”字应改为“簟”。
The Dialect Rhyme Dictionary(五声谱) and Modern Dialect of JingShan(京山)
XIE Rong-e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Wuhan Hubei 430074, China)
(五声谱) is a dialect rhyme dictionary written by Hao Jing(郝敬) in the Ming Dynasty. It reflects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Jingshan(京山) dialect in Ming Dynasty. On the basis of former achievements, combing historical material, thesis combines with real local language survey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yme dictionary(五声谱) and modern dialect of Jingshan(京山).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五声谱) reflect the phonetic system of Yan hao(鄢郝) in the Ming Dynasty, which is in line with that of the middle part of Jingshan(京山) dialect: existing the fourth tone; the combination of characters from Hekou(合口) 3rdand 4th division of Jian(见) group , Ying(影) group and Xiao(晓) group initials which belonged to Geng(梗) and Zhen(臻) rhyme group; some characters from Kaikou(开口) 3rddivision and Hekou(合口) 1stdivision of Xie(蟹) rhyme group and Kaikou(开口) 3rddivision of Zhi(止) rhyme group sounding the same; Ming(明) initial characters from De(德) rhyme, Mo(陌) rhyme and Mai(麦) rhyme sounding the same; the confluence of dental characters from Hekou(合口) 1stand 3rddivision of Yu(遇) rhyme group and Kaikou(开口) 1stand 3rddivision of Liu(流) rhyme group; the confluence of Kaikou(开口) 3rddivision characters from Zeng(曾), Geng(梗), Zhen(臻) and Shen(深) rhyme group; the confluence of the characters from Hekou(合口) 1stof Zhen(臻) rhyme group and Kaikou(开口) 1stof Zeng(曾) rhyme group which came from Duan(端) group, Ni(泥) group and Jing(精) group initials; the confluence of 1stdivision characters from Guo(果) rhyme group; the combination of Ni(泥) initial and Lai(来) initial. At the same time, We find the evolution and change of the dialect: the differentiation of the voiced consonants, the conflation of entering finals, the changing way of the characters of Kaikou(开口) 1stand 2nddivision from Xie(蟹) rhyme group and so on.
(五声谱); Hao Jing(郝敬); Jingshan(京山); Sunqiao(孙桥); Dingjiabang(丁家塝) in Yanhao(鄢郝); Dialectal Phonetics
H114;H172.3
A
1000-1263(2018)03-0055-07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方言学文献集成”(16ZDA202);中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 项资金一般项目“郝敬《五声谱》与现代京山方音”(CSY18044)
谢荣娥,女,1976 年生,湖北天门人,文学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汉语史与汉语方言史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