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晓萍
(吉林省蛟河市人民医院,吉林 蛟河 132500)
脑梗塞在临床属于常见心脑血管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体中,随着我国近年来人口老龄化进程深入[1],脑梗塞的发病率以及对中老年人群体的威胁程度逐渐升高,引起社会各界和临床的关注与重视[2-3]。为对脑梗塞康复期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对其心理状态有所掌握并制定对应心理护理方案有重要意义。现将本院近年收治脑梗塞康复期患者资料报道如下。
选本院神经内科2016年至2018年收治脑梗塞并在康复期阶段患者为本文研究对象,在该群体中抽取100例。男性57例,女性43例;年龄在57~83岁,平均(71.3±5.5)岁。所有患者不同程度存在肢体运动障碍、语言障碍、偏瘫等症状,神智保持清醒可配合研究。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各组有患者50例,组间各项基线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处理后提示差异无意义(P>0.05),可做对比。
常规组患者接受脑梗塞康复期对症治疗以及护理,指导患者掌握康复训练内容并与其家属做好沟通工作,实现院内院外的监督[4]。
观察组患者除常规治疗、护理外还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制定护理方案前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方案如下:①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通过交流逐渐建立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赖程度,同时和患者家属也要保持联系,指导疗程后生活应该注意的事项,给予患者社会支持[5]。②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脑梗塞康复期消极心理对病情影响的认识程度,根据其文化和学习吸收能力制定对应的宣教手段,更好地了解疾病能够缓解患者因未知而引发的恐惧,以平和的心态面对自身疾病,降低疾病对生活的影响,提高身体康复效果。③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康复训练方案内容、训练期间注意事项[6]。④引导患者勇于面对疾病和现实,不要因为心理障碍而出现自卑以及逃避社会活动的情况,强化康复期积极治疗的理念[7]。
在患者治疗前后对其心理状态即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所得分数越高提示患者消极心理状态越严重[8-9]。
治疗依从性:严格遵循医嘱接受治疗、康复训练,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记录病情,为依从;遵循医嘱,偶尔有忘记服药或者不按剂量服药情况,饮食、作息大致保持规律,为一般依从;用药无规律,各项生活习惯和规律混乱,为不依从[10]。
对本文所涉及要统计学处理数据输入SPSS 20.0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达,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达,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对于治疗前,患者心理状态均得到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所得指标显著优于常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请见表1。
表1 两种治疗护理方案下患者心理状态评估比较(±s)
表1 两种治疗护理方案下患者心理状态评估比较(±s)
组别 SAS SDS常规组(n=50) 治疗前 47.2±12.5 40.5±13.8治疗后 42.1±11.1 27.6±11.5观察组(n=50) 治疗前 46.9±12.6 41.2±13.4治疗后 37.1±11.3 15.6±4.4
护理后对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行评价,观察组所得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请见表2。
表2 两种治疗护理方案对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n(%)]
对脑梗塞疾病诱发病因、发病机制了解逐渐深入,对于急性期脑梗塞患者抢救成功率有明显提升,但在抢救后进入康复期的患者会遗留如偏瘫、语言障碍、吞咽困难等后遗症,导致患者出现消极情绪且抵抗治疗,不利于康复干预和预后保障[11]。
经分析后可知,脑梗塞康复期患者虽然生命抢救成功,但是自身身体器官受到严重的影响,使得生活模式出现了剧烈的变化,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神智不能自理,担心自己成为家里的负担,这些都导致患者情绪低落,这对于治疗的顺利进行可能会造成消极影响[12]。
综上所述,对脑梗塞康复期患者需要准确掌握心理状态,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对调动患者对抗疾病信心以及保障治疗依从性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