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燕
面瘫又称为面神经炎,是由于下运动神经元受损导致的,患者患有面瘫时会出现同侧面肌瘫痪,不能皱眉、闭眼无力等,发病人群较为广泛,其中男性多见,该疾病同长在发病2 d左右达到高峰[1-2]。面瘫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对于面瘫患者应积极的实施有效的治疗方式,而此次研究旨在分析中医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果,报道如下。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来我院治疗8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上述患者均符合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诊断标准[3-4],其中,左侧面瘫患者为46例,右侧面瘫患者为40例。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患者。其中,观察组中,男女患者的比例为25∶18,年龄为20~75岁,平均年龄为(42.33±1.04)岁,病程为1~8 d,平均病程为(4.12±0.22)d;对照组中,男女患者的比例为26∶17,年龄为21~74岁,平均年龄为(42.48±1.06)岁,病程为1~7 d,平均病程为(4.37±0.24)d,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予以常规的西药治疗,其药物选择为醋酸泼尼松片,剂量为每天30 mg,分早、中、晚3次服用,在第6天将药量降至20 mg/d[3-4]。
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加入中医针灸治疗,其药物选择为印堂穴、双侧风池穴、双侧牵正穴、双侧合谷穴、双侧外观穴、太冲穴、四白穴、下关穴、地仓穴、颊车穴、头维穴等,针对于眼睛闭合不全的患者则加入攒竹穴和太阳穴;利用1.5寸毫针进针,深度为0.2寸左右,每天治疗1次,每次30 min。
观察上述患者的治疗效果,显效是指患者治疗后两侧的鼻唇沟对称、嘴歪眼斜症状消失,相关功能恢复;有效是指患者鼻唇沟对称,但是大笑时会出现轻度歪斜情况,喝水是会出现轻微漏水情况[5-7]。无效是指患者康复锻炼后其临床情况无变化。对上述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在中医学中,认为面瘫和人体的正气不足、脉络空虚有关,进而导致邪气入侵体内,出现气血痹阻的情况,而导致面瘫的发生[8-10]。针灸具有祛邪扶正、调和气血的效果,在面瘫的治疗中,针灸属于较为有效的方式,针对于相应的穴位进行针刺治疗,可对患者的局部血液循环产生作用,改善激斗以及神经组织的营养吸收情况,恢复其活力。另外在中医针灸中,将辨证治疗也充分融合,整体的对患者机体进行调节,为其制定针对性的针灸方案,充分发挥针灸的效果,将局部取穴和辩证取穴治疗相结合,不仅能降低周围性面瘫的复发率,还能最大程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其治疗效果,并且安全性较高,在临床康复理念中,能有效保证治疗效果,改善其预后,另外在此次中涉及的患者中,有部分患者在检查时会出现病端舌前味觉减退、听觉降低以及唾液分泌减少的情况,有少部分患者在不恰当治疗后出现麻痹及痉挛以及震颤的情况,这些现象都是由于病损后,神经纤维恢复张入临近的其他神经鞘细胞通路中,因此利用局部选穴治疗,可以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对症处理,真正的体现腧穴主治的规律,同时根据上述文章中提到的穴位进行按摩,也可提高其临床效果,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并且在恢复后,应进行面肌功能锻炼,加速症状的恢复[11-13]。
通过此次研究结果说明,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面瘫患者的临床症状,保证患者健康。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