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娟
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与遗传易感性、雌孕激素和表皮生长因子等因素关系密切,多数子宫肌瘤者无任何症状,部分患者表现为月经增多、疼痛、盆腔压迫症等,子宫肌瘤位置与直径会导致症状的出现[1]。子宫肌瘤属于实质性占位性疾病,超声是其首选手段,具典型的超声图像特征,诊断价值高。但个别患者超声表现差异大,临床需认真鉴别[2]。而随着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有大量资料对其证实,较腹部超声相比具较高的诊断率。本次研究就对子宫肌瘤患者采取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其结果现报告如下。
采用随机抽取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子宫肌瘤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已婚女性;52例患者无任何症状;42例月经紊乱,32例腹胀、腹痛,16例阴道分泌异常,8例下腹部包块;患者年龄范围为25~60岁,平均年龄为(41.52±5.63)岁;患者知晓此次研究,签署了同意书;认知功能、精神功能良好;医院医学伦理审批通过本次研究。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ALOKA SSD-3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6.5 MHz,阴道探头上均匀涂抹耦合剂,取避孕套套在探头上,患者诊断前排空膀胱,经阴道缓慢插入探头,至阴道穹隆处或宫颈处,仔细观察患者子宫位置、体积、子宫壁厚、肌层回声,探查子宫肌瘤位置、大小、形态、回声及与周围组织关系。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呈类圆或椭圆形态,低回声、少见等回声或稍强回声,较大体积肌瘤回声呈螺旋样,伴多层衰减声影,边界清晰。伴水肿者见钙化强回声后声影,局部区域见数个无回声或低回声,形态不规则。血流形态:子宫肌瘤周边见环状血流束或半环状血流束,内有点状血流信号,肌壁血流正常。
150例子宫肌瘤者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146例,占97.33%;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80,P=0.131)。见表1所示。
子宫肌瘤是威胁女性身心健康、生活质量的常见良性病症,其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发病人群呈逐渐年轻化。有报道[3],子宫肌瘤在育龄期人群中占25%~45%,成为危害女性身心健康、生命安全的重要疾病。子宫肌瘤属于增生性疾病,平滑肌增生并聚集,致结缔组织产生并粘连,带纤维素,体积不断增加[4]。通常子宫肌壁易发生子宫肌瘤,因子宫肌壁具较高的平滑肌且褶皱多,收缩扩张,致结缔组织粘连。本次研究中,肌壁间肌瘤占56.00%;经阴道超声确诊率97.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肌瘤体积差异显著,缺乏特异性症状者,未能及时诊断治疗,部分患者延误上治疗治疗时机。一般根据子宫肌瘤体积临床治疗:手术治疗者:子宫肌瘤直径≥5 cm;而子宫肌瘤直径<3 cm,患者平时检查无异常,致误诊、漏诊[5-6]。
超声是临床诊断子宫肌瘤的常用手段,能反复重复操作,操作无创性,患者易于接受。既往是采用腹部超声诊断,但膀胱充盈不佳、腹部脂肪、肠腔气体多重反射、手术瘢痕等因素干扰,则影响超声声像图显示,具较高的漏诊及误诊率[7]。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经阴道直接进入子宫,无需膀胱充盈,紧贴宫颈或阴道,频率高,能清楚显示子宫内部结构[8-9],对小体积子宫肌瘤及盆腔病变,也具较高的确诊率。另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能清楚显示血流分布及血流信号特征,提供丰富的低血流信号,体现子宫血流流速及频谱[10],并结合临床症状,能有效鉴别子宫肌瘤类型,具较高的诊断价值。本次研究中,子宫肌瘤者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146例,确诊率97.33%,误诊2例,漏诊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不会受腹部脂肪、膀胱充盈欠佳、手术瘢痕等因素干扰,能提供丰富的血流动力学。但对子宫颈肌瘤以及带蒂浆膜下肌瘤,阴道超声诊断具一定局限性,图像显示模糊[11-12],诊断困难。因此在临床实际诊断中,可结合经腹部彩色超声诊断,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具高强度的穿透力,能发现子宫颈肌瘤及浆膜下肌瘤,因此,临床诊断时可结合经阴道及经腹部超声技术,以此提高患者确诊率。
表1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病理结果比较(n)
综上所述,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具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能清楚显示子宫肌瘤类型,并能提示子宫肌瘤恶性病变,临床应用价值高。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应适当结合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以此及时发现子宫病变情况,提高患者子宫肌瘤病变确诊率,进而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可靠的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