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正海
帕金森病也被人们称为震颤麻痹, 属于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 主要患病人群为中老年。目前, 帕金森病的患病原因和机制没有明确, 可能与患者生活的社会环境、使用的药物等因素有关[1]。帕金森病作为神经科临床治疗中多发性疾病, 有时会出现误诊, 有的患者即便确诊为帕金森病, 但得到的治疗也并不规范, 导致患者长期承受病痛, 带给家庭和社会严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因此, 需要对帕金森病进行临床研究。本文针对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治疗进行分析与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26例早期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14例, 女12例;年龄52~73岁, 平均年龄(62±3.5)岁;病程2~12个月, 平均病程(5.6±1.1)个月。患者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肌强直或动作缓慢、肢体震颤、嗅觉衰退或完全丧失、运动迟缓、便秘、不安腿综合征、焦虑、抑郁以及出现平衡功能下降等。
1.2 方法 患者需要进行辅助检查, 确定患者病情, 主要检查方法和项目有:生化检验、血常规检查、脑部CT、脑脊液常规检验(CSF)以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主要治疗方法:①采取非药物治疗方法。鼓励患者多进行自主运动, 积极参与社会的各类型活动, 并接受医学体疗。同时, 需要在饮食方面加强早期治疗, 患者需要合理进行饮食, 保证所需营养, 早餐和中餐应以碳水化合物类食物为主,晚餐应以蛋白质类食物为主。②药物治疗方法。使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能药物, 治疗初期患者小剂量服药, 后期随着患者病情变化和身体情况, 适当增加使用剂量[2]。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患者治疗前后Webster评分以及UPDRS评分, 并分析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效果, 疗效判定标准参考文献[3]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6例患者治疗前后Webster评分和UPDRS评分比较26例帕金森病患者治疗后Webster评分和UPDR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6例患者治疗前后Webster评分和UPDRS评分比较( x-±s, 分)
2.2 26例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6例患者中有1例在治疗中出现恶心症状, 1例出现体位性低血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经过对症治疗, 患者的不良反应症状消失。见表2。
2.3 26例患者临床疗效 26例帕金森病患者治疗后显效20例, 有效5例, 无效1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见表3。
表2 26例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
表3 26例患者临床疗效[n(%)]
帕金森病是一种中老年易患的神经系统疾病, 大多数患者在60岁之后发病。帕金森病患病初期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导致误诊率较高, 进而影响患者的早期治疗, 延误患者病情。此外, 帕金森病的并发机制尚且没有明确的定论, 目前临床医学上普遍认为是受到自由基影响、氧化反应加强、线粒体功能出现异常以及谷胱甘肽含量下降、外源性和内源性病毒等, 导致患者黑质神经元变异, 线粒体功能是帕金森病并发的关键因素。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①运动方面的表现:患者运动有明显的迟缓、姿势步态出现异常、肌强直以及伴有静止性震颤;②非运动方面的临床表现:患者的认知出现异常、精神状态异常、感觉神经出现障碍、自主神经出现功能性障碍[3]。帕金森病的检查方法有脑部CT和MRI,在检查中可以发现患者脑萎缩症状、腔隙性脑梗死等, 而PET以及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检查中可以发现患者的多巴胺代谢情况出现异常。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主要有中国诊断标准、欧盟诊断标准、UK脑库诊断标准等。
帕金森病根据不同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①帕金森综合征。其致病原因主要有感染、中毒、脑血管疾病以及药物影响等。②帕金森叠加综合征。患者神经系统的异常主要表现为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路易体痴呆(DLB)、多系统萎缩(MSA)、皮层基底节变性(CBGD)等。PSP具有对称性、轴性帕金森病表现, 患者患病早期出现姿势不稳、身体向后倾倒等, 很少与患者伴有震颤症状。患者会有上视或是下视性麻痹, 头部MRI检查中可发现“蜂鸟征”。DLB患者的痴呆病症较为严重, 其发病要比帕金森病表现早,也可能在帕金森病发病的一年时间内出现痴呆。早期时患者会出现妄想、视觉幻觉等。MSA患者临床表现主要有运动迟缓等, 没有明显的震颤现象, 有的患者会伴有自主神经受损征。CBGD患者会伴有动作性和姿势性的震颤, 有的患者会伴有认知障碍, 晚期时患者可以患有轻度痴呆[4-7]。因此,为提高帕金森病的临床治疗效果, 应对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临床研究, 尽量及早确诊患者病情;并在确诊后及时使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药物, 尤其针对年轻患者, 应尽量保证治疗效果, 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本次临床研究结果:26例帕金森病患者治疗后WEBSTER评分和UPDR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6例患者中有1例在治疗中出现恶心症状, 1例出现体位性低血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经过对症治疗, 患者的不良反应症状消失。26例帕金森病患者治疗后显效20例, 有效 5例, 无效1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
综上所述, 帕金森病患者早期诊断治疗可以优化治疗效果, 优化患者Webster和UPDRS评分, 并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 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和临床研究价值。因此, 帕金森病的临床治疗中, 应近尽量实现早期诊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