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平华
对于前颅窝颅底骨折, 以往的治疗方法是采用鼻腔填塞,但效果较差, 死亡率, 为提高效果, 减少死亡率, 经过改进,临床中又采用了开颅骨蜡填塞方法, 或者是肌肉、脂肪填塞方法, 但效果仍不理想[1]。为改变上述情况, 本次研究抽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在本院进行前颅窝颅底骨折重建术的患者作为对象, 与采用颅骨蜡填塞的患者做对比, 分析治疗效果, 内容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在本院行前颅窝颅底骨折重建术的患者20例,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10例。研究组中男7例, 女3例;年龄35~76岁, 平均年龄(46.6±9.8)岁;致伤原因:车祸8例,高空坠物2例。对照组中男6例, 女4例;年龄33~78岁,平均年龄(46.4±10.6)岁;致伤原因:车祸6例, 高空坠物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入选者经颅脑CT、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均被确诊为前颅窝颅底骨折;排除心肝肾功能障碍、凝血障碍、血糖异常、不能配合本次研究的患者。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气管插管, 全身静脉复合麻醉。对照组使用颅骨蜡填塞方式, 封闭窦腔, 然后彻底清洁手术区域, 再清除失去活力的脑组织和颅内血肿, 开放颅底池,吸出脑脊液, 降低颅内压, 充分暴露颅底, 探查前颅底硬脑膜及骨折破损部位和大小, 进行颅底重建。
研究组将双额部骨膜及双侧颞肌筋膜为后备筋膜, 实施带血管颞肌筋膜-骨膜瓣方式。将骨折区域断端间的瘢痕组织、骨痂、硬化骨切除, 周围发生粘连的部分使用小型玻璃器剥离, 彻底松懈, 在发际内做颞浅血管走行标志作为弧形切口, 使皮下浅筋膜露出。但不用显露出血管和神经蒂, 直接做带有颞肌的筋膜瓣, 留稍微款的蒂, 从而便于血供, 由于经皮下隧道移转, 因此隧道要尽量做宽, 使肌筋膜瓣能够展开, 在没有张力的情况下固定上下睑与外眦内侧上下结膜下的组织, 分离前颅窝底硬膜后, 硬膜与颞肌筋膜骨膜紧密缝合。
1.3 观察指标 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一次性手术成功率以及脑脊液再漏和颅内感染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 两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一次性手术成功、脑脊液再漏和颅内感染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一次性手术成功率100.0%高于对照组的6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脑脊液再漏发生率和颅内感染发生率均略低于对照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 x-±s)
表2 两组患者一次性手术成功、脑脊液再漏和颅内感染发生情况比较[n(%)]
颅脑外伤病情复杂、变化快, 且病情较为严重, 前颅窝底骨折导致大出血、脑脊液漏的患者逐年增加。为分析带血管颞肌筋膜-骨膜瓣行前颅窝颅底骨折重建术的实施效果,本次研究结果发现实施带血管颞肌筋膜-骨膜瓣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与颅骨蜡填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带血管颞肌筋膜-骨膜瓣患者一次性手术成功率100.0%高于颅骨蜡填塞患者的6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带血管颞肌筋膜-骨膜瓣脑脊液再漏率0和颅内感染发生率0均低于颅骨蜡填塞患者的10.0%、30.0%,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本次研究结果进一步分析, 前颅窝底骨折可能出现脑脊液漏, 而本次研究中将患者双额部骨膜及双侧颞肌筋膜为后备筋膜, 该处筋膜具有韧性好, 血供丰富, 移动范围大的特点, 取材后不影响患者面部美观, 因此作为首选材料。颞肌筋膜由颞浅深动脉前后支供血, 从前后支分支处分离保护动脉完整性, 额部骨膜及颞肌筋膜由颞浅深动脉前支供血, 血供丰富, 肌肉均可存活, 而且发现肌萎缩现象[3]。同时肌肉筋膜活动度好, 能够翻转, 在分离前颅窝底硬膜后, 硬膜与颞肌筋膜骨膜紧密缝合, 重建前颅窝底, 不再出现脑脊液漏, 进而对颅内感染起到预防的效果,减少死亡率[4,5]。
综上所述, 带血管颞肌筋膜-骨膜瓣行前颅窝颅底骨折重建术效果显著, 缝合紧密, 为发生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因此, 对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