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意外事件探讨

2018-09-20 09:49:24翔,杜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8年3期
关键词:泵压意外事件外科医生

喻 翔,杜 磊

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是心脏直视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有效的机体灌注为心脏直视手术保驾护航。CPB系统复杂,潜在风险高,虽然现在设备日臻完善,灌注技术不断提升,仍然不能保证在CPB过程中做到万无一失。纵然增加了各种保障措施(如液面监测、压力报警、气泡监测),但仍有5%~10%的医院有不同程度的CPB意外事故报道[1]。一旦意外发生,可对患者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威胁生命,死亡率为18%~24%[2]。本文将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近2年间出现的CPB不良事件进行总结分析,以期引起相关医务人员警醒。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CPB下共行心内直视手术4 792例,其中男性2 656例,女性2 136例;年龄15 d~76岁,体重3~90 kg,手术类型见表1。

表1 一般病例资料

1.2 CPB方法 本组病例均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麻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经升主动脉或股动脉和上下腔静脉或右心房静脉插管,停循环手术选择性脑灌注插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与手术方式选择不同温度的转流方式。术中使用Sarns 8000、StocketⅢ、Stocket S5型人工心肺机;Medtronic系列、小儿Dideco等进口膜肺及国产科威鼓泡肺。预充基础液为佳乐施(琥珀酰明胶注射液)、乳酸林格液,加入肝素抗凝,根据患者术前情况,加入适量红细胞悬液、20%人血白蛋白或者血浆等,保持术中红细胞比容在0.20~0.30;预充液选择包括 5%碳酸氢钠、抗生素、速尿、甘露醇等。术中根据活化凝血时间(ac⁃tivated clotting time,ACT)和血气检测结果给予肝素和补充电解质;主动脉阻断时,经主动脉根部、冠脉切开顺行灌注或者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1∶4(1份晶体,4份氧合血,婴幼儿则反之)的冷含血心肌保护液;复温后给予 25%甘露醇 2.5 ml∕kg,并开始常规超滤,复跳后加入10%葡萄糖酸钙2.0 g(婴幼儿酌减)及调整内环境稳定;停CPB后,婴幼儿需行改良超滤10~15 min。

1.3 回顾分析 回顾4 792例CPB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并对其发生原因、处理方法、预后情况等予以分析。

2 结 果

在4 792例CPB过程中,共发生14例CPB意外事件,占同期 CPB 例数的 0.29%(14/4 792);其中男性9例,女性5例,年龄25 d~65岁,体重3.8~81 kg。其中,2例患者于术后一天发生脑梗塞及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意外事件主要为设备故障、患者因素、体外循环不当管理、外科操作失误及沟通不良等所引起。其中,CPB不当管理、外科操作失误及沟通不良等可归结为人为因素。

2.1 设备故障

2.1.1 心肺机、变温水箱故障2例 1例为泵压控制面板故障,无法显示正常泵压,且导致了主泵突然停转,立即拿出手摇柄维持转流,然后重启泵压控制面板,仍然无法显示正常泵压且不能正常转流后,关闭主机电源,重启人工心肺机后方可转流。另1例系变温水箱温度调控失灵,在全弓置换过程中,因水箱温度与之前温度相差过大(>10。C),导致其无法正常运转,重启无效,遂立即更换变温水箱。

2.1.2 微栓过滤器故障4例 4例均为成人,其中2例在CPB开始后出现泵压异常升高,最高达220 mm Hg,而血压维持在50 mm Hg左右,检查管路无异常,调整插管位置也无明显变化。遂夹闭微栓过滤器,将其旁路打开,泵压恢复至正常范围。1例在CPB前和1例在CPB后出现微栓过滤器渗漏,且有逐步加大的趋势,遂即刻更换。

2.2 患者因素 鱼精蛋白严重过敏反应1例,在CPB停机后,缓慢推注鱼精蛋白时(鱼精蛋白和肝素的中和比例为1.2∶1),发生肺动脉高压危象,血压由103/62 mm Hg 迅速降至40/22 mm Hg,此时测得肺动脉压力为97/65 mm Hg。立即给予甲泼尼龙40 mg、皮囊纯氧反复加压通气治疗后血压恢复至95/60 mm Hg,肺动脉压力降至 40/20 mm Hg 左右,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2.3 医源因素

2.3.1 CPB不当管理导致的意外3例 ①1例在主动脉开放后,主动脉根部倒吸排气的过程中,灌注师未按正常操作规程开放倒吸管钳,导致管路接头处漏血,及时发现打开管钳,恢复排气过程。②1例在CPB开机后泵压较高,达到300 mm Hg,检查管路无异常,更换插管泵压无变化。最后灌注师检查主泵控制器发现设置管径为1/4与实际管径3/8不符,导致实际流量高于显示流量,故而泵压升高,更改管径后泵压恢复正常。③1例在改良超滤中,灌注师将储血室排空,管路进气,遂立即停止改良超滤排气。

2.3.2 外科操作失误导致的意外2例 ①1例二尖瓣成形术,在外科医生行股动脉插管成功后,灌注师检查测压球内有液面波动且压力值与动脉平均压值接近。 股静脉插管成功后转流,流量 4.4 L∕min、泵压220 mm Hg。外科医生开胸后发现主动脉颜色异常,怀疑夹层形成。后经超声论证属实,发现右冠状动脉也有撕裂,拟行全弓置换手术。患者术后循环不稳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于第二天死亡。②1例因插管位置和管径的原因,出现引流不充分,储血罐液面不能维持。灌注师逐步加入晶体液使患儿胶体渗透压降低,导致小儿在术中出现颜面部及全身水肿,发现后立即行血液浓缩、利尿后患儿逐步改善。

2.3.3 沟通不良导致的意外1例 由外科医生与灌注师未进行有效沟通引起。在改良超滤结束后3 min,患儿出现血压下降、室颤心率、心脏空瘪。检查原因发现一线灌注师将患儿血液从改良超滤管路放入血袋,共计200 ml左右。遂重新推注肝素,开始CPB辅助,患儿预后良好,无不良反应发生。分析原因如下:外科医生此次拔管流程与以往不同,先拔了动脉管且没有将静脉管路钳夹,说话声音也较小,一线灌注师只听见回收二字,误将心脏血液放空,所幸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2.3.4 其他原因 1例房颤行二尖瓣置换、血栓清除的患者,CPB前洗手护士将心内吸引接头错接到白色吸引管(心外吸引管道)。在CPB中,外科医生发出将心内吸引泵停止的信息,灌注师停止黄色吸引泵以便外科取血栓。实际上心内吸引接头连接白色吸引泵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导致大量细小血栓吸入储血室中,堵塞膜肺氧合器。灌注师发现泵压升高、血压低,外科医生反应回心血量非常多再加一个吸引器,储血室液面也不断升高且有溢出趋势,与外科医生沟通需停循环更换膜肺。此时,头部置冰帽,加用激素80 mg,10 min后恢复循环。术后患者因大面积脑梗、多器官功能障碍死亡。

3 讨 论

1980年国外文献报道北美CPB相关的意外发生率为0.38%[3],而国内早期 CPB意外的发生率为1.32%[4]。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CPB意外的总体发生率虽然不是很高,但CPB本身就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损伤,如果发生意外重则危及生命。因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本院CPB意外以人为因素、设备因素较为主要。现就其原因与对策探讨如下:

3.1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新技术不断涌现,CPB意外的发生率和种类也在不断变化。上世纪九十年代及以前,国外CPB意外的发生主要与机械设备故障、动脉管路进气、鱼精蛋白反应、术中低灌注等有关[5];而国内主要与机械设备落后、人工心肺机功能低下、灌注师技术经验不足等有关[6]。进入20世纪,CPB设备不断革新换代,灌注师技术经验不断提高,CPB管理不断完善,其意外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带来的不良后果有所减轻。从本院意外事件来看,人为因素0.15%(7/4 792)已成为目前导致意外发生的最为严重因素。究其原因为如下四点:①粗心大意,如忘记开钳、管路接错等;②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不足,如插管位置不适;③沟通不充分,如误放血;④劳动强度大,疲惫松懈。诚然,在良好的CPB管理和质量控制下,很多意外是可以避免的。针对这些情况,本院CPB组也采取了如下措施:①每周定期针对本院医生、进修医生、规培学员的理论授课;②每月两次的CPB医学模拟教学,利用各种现代技术和概念,再现临床医学工作场景,为学习者提供一个无风险的学习临床知识和技能的条件与环境[7]。目前,国内很多医院因客观条件所限制,无法开展模拟教学,故到上级单位进修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多学科的模拟教学活动为心脏手术相关人员(CPB人员、外科医生、麻醉师、手术室护士)处理CPB意外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值得其他同行借鉴;③加强继续教育,每年根据情况选派1~2名灌注师出国学习,鼓励在职学习,提升学历学位。使其提高责任心,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敏捷而快速的反应能力。能根据不同病种及术中的具体意外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加强其处理能力;④根据心脏手术间数量,适当提高灌注师配比(本院目前配比为1∶1.5),减轻其临床工作负荷;⑤建议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分会加强执业资格准入制度,以保证临床安全。

3.2 在CPB意外情况中,以氧合器的排空所造成的危害最大,其病残率与死亡率都高达28.57%[8]。控制气体栓塞,重点在于预防。而本院鲜有氧合器排空的情况发生,具体原因分述如下:①系统、规律的CPB进气模拟培训,以增强灌注师的处置能力与重视程度;②完善的监测手段,如液平面检测、动脉管路气泡监测等;③充足的人力资源,每个手术间常规配备2名灌注一线医生和1名灌注二线医生,随时紧盯液平面,确保CPB过程中患者安全;④精炼简洁的转前检查表,使得检查工作方便快捷。总之,要运用一切手段防止此类意外的发生,降低其发生率。一旦发生,重点针对神经系统的救治,当即头低位,头部置冰帽局部降温,提高血压及心输出量,维持较高的灌注压。必要时行上腔静脉脑逆行灌注,延长辅助通气时间,合理使用血管活性药。

3.3 在本组CPB意外事件中,设备故障与患者自身原因亦成为主要原因之一。其中,1例微栓渗漏于术前发现,未影响转流,这要求灌注师在转流前仔细检查,特别注意双人核查(灌注一线装机后检查一次,灌注二线开机前检查一次)确保万无一失[8]。对于心肺机和水箱的突发故障,应加强机器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比如定期清洁、消毒。鱼精蛋白过敏反应机理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其发生也难以预料,一旦发生及时对症处理。给予皮囊加压过度通气治疗,以降低肺循环阻力,常规推注葡萄糖酸钙,重者予以糖皮质激素抗过敏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重建CPB。虽然在本组病例中,没有出现氧合器故障,但需灌注师引起高度重视,氧合不良术前难以察觉,一旦发生,在排除其他情况下,应立即予以更换。

CPB一旦发生意外事件,轻者导致损伤,重则危及患者生命。所以术前应制定详细的转流计划与相关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术中良好的灌注管理、规范的操作及有效的沟通,将CPB对患者的损害程度降至最低[10]。平时应加强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升其临床能力与责任心,加上高质量的机械设备与充分的术前准备,为患者顺利渡过手术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泵压意外事件外科医生
脑筋急转弯
小读者(2022年13期)2022-07-29 08:07:50
脑筋急转弯
脚下的风景
深水钻井泵压异常案例分析
化工管理(2021年14期)2021-06-10 02:03:56
AWOBA-NW井施工分析
科学与财富(2020年5期)2020-05-06 09:17:22
钻井泵活塞使用的浅析
荷兰外科医生完成由机器人辅助的超微外科手术
幽默可乐
连续油管打捞工艺在水平井的应用问题及措施
论意外事件在侵权法上的抗辩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