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渐进式延迟退休问题研究

2018-09-19 06:49韩艳翠李然卢丹
市场周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延迟退休人口老龄化

韩艳翠 李然 卢丹

摘 要: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面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社会保障部门应立足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现状,充分考虑人口结构变化和经济发展水平,借鉴美、日、德等老龄化国家的延迟退休经验,制定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并建立促进老年就业和增强延迟退休意愿的相关配套措施。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延迟退休;退休意愿

中图分类号:C9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8)06-0149-02

一、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早在2012年6月,国家发布的 《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就提出“研究弹性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的政策”。时过6年,人社部虽多次表态要实施延迟退休改革,并于2015年将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中的正、副处级女干部、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法定退休年龄延迟到60岁,但具体的延迟退休方案迟迟没有出台。延迟退休政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制定合理的延迟退休方案,对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危机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现状

(一)老龄人口规模不断扩大,老年抚养负担愈发沉重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执行,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出生率逐渐下降,在经历了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人口红利”期后,我国的人口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00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为8821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达到7%,中国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随着医疗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口平均寿命不断延长,老年人口的规模日益扩大,截至2016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额达到15003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0.9%;但15—64岁的劳动人口规模近几年却呈逐渐下降趋势,老年抚养比逐年上升,截至2016年末,老年抚养比已经达到15%,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见表1)。

(二)人口老龄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严重脱节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很多国家比我国更早地步入老龄化社会,例如法国1865年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就超过了7%,从实践来看,当一国经济发展达到比较发达的水平,老龄人口占比会逐渐增加,社会人口结构会呈现老龄化特征,例如,日本、美国、德国等国家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GDP均达到1万美元左右。我国情况比较特殊,我国2000年就步入了老龄化社会,社会人均GDP仅有7942元人民币,经济发展还处于中等发展中国家水平,但却超前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未富先老”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沉重的压力。

三、 发达国家延迟退休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一)日本的延迟退休制度

日本1970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其人口老龄化的速度非常快,至2015年日本老龄化比率已经高达26%,成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为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日本从1971年开始逐步实施延迟退休计划,颁布了《中老年人就业促进法》,1986 年对《中老年人就业促进法》进行了重新修订,更名为《老年人就业稳定法》,该法将退休年龄从55岁延长至60岁,2004年日本重新修改了《老年人就业稳定法》,明确规定所有企业都有义务雇佣老年人至60岁,并阶段性地推迟退休年龄,日本于2013年再次修改《老年人就业稳定法》,新法规定日本所有企业都有义务继续雇佣仍有工作意愿的员工至65岁,并设立了相应的监管制度。另外,为了促进老年人就业,日本设立各种类型老年人职业介绍所,对老年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让老年劳动者掌握更多的技能,为再就业提供有利的条件。

(二)德国的延迟退休制度

自20世纪 80 年代以来,德国人口老龄化特征日益显著,人口老龄化程度仅次于日本,成为欧洲人口老龄化最为严重的国家,至2010年德国人口老龄化率已经超过20%,2.9个劳动力需供养一个老年人口,德国的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着资金筹集和支付的双重压力。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自2012年1月1日,德国开始实施延迟退休计划,将法定退休年龄由原来的65岁提高到67岁。德国的延迟退休改革,采取循序渐进的模式,准备利用17年的时间,逐步将法定退休年龄延迟到67岁,并且规定如果达不到法定退休年龄提前退休,将按照一定比例扣除实际发放的退休金,提前退休时间越长,扣除比例越高。为了解决老年劳动者未到退休年龄就进入失业状态的困境,德国针对50岁及以上的劳动者,制定了一套促进就业的措施,一方面从劳动力供给角度入手,鼓励失业的老年人从事工资待遇不及失业前的工作,由失业保险公司支付一定比例的补偿;另一方面从劳动力需求角度入手,政府给吸纳老年劳动者就业的企业一定的补贴,鼓励其雇佣老年劳动者,保障延迟退休改革的平稳实施。

(三)美国的延迟退休制度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时规定劳动者领取养老金的法定年龄为65岁,1956 年对社会保障法进行了修订,增加了最早领取养老金的年龄规定,将女性劳动者最早退休年齡调整为62岁,1961年对社会保障法做了进一步的修改,正常退休的法定年龄仍然是65岁,男性劳动者最早领取养老金的年龄也调整到了62岁,同时还增设了最晚领取养老金的年龄规定,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可以继续选择工作推迟领取养老金,最迟领取养老金的年龄是70岁。在发达国家中,美国面临的老龄化问题虽然不像北欧国家、日本那样强烈,但也已经是典型的老龄化社会,2003年美国开始正式开始实施延迟退休计划,明确提出计划用22年的时间完成从65岁提高到67岁的延迟退休改革。为了保障劳动者的权益,联邦法律规定,雇主不允许歧视年长员工并强迫他们提前退休。另外,为了提高劳动者延迟退休意愿,美国还制定了弹性延迟退休补助制度,延迟年限越长,工资补助比例越高,而对于提前退休者也建立了惩罚机制,如果劳动者选择62岁退休,则只能拿到75%的退休工资。

从日本、德国、美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来看,他们都是在经济已经比较发达的情况下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的,为了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都采取了“小步走,逐步推进”的延迟退休政策,并且为了缓解延迟退休带来的老年人口就业压力,在实施延迟退休的同时,制定了促进老年劳动力就业的配套政策。

四、 我国推行延迟退休方案的思考

(一)小步走,逐步推进有弹性的延迟退休政策

从各国养老保险改革经验来看,延迟退休年龄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举措,但退休制度改革阻力重重,特别是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的情况下,延迟退休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小步走、逐步延长退休年龄。首先,女性延迟退休改革要先行,由于我国女性法定退休年龄长期以来一直低于男性,而平均预期寿命却比男性高,所以延迟退休改革应先从女性开始,政府应尝试进一步扩大女性延迟退休范围,首先实现男女法定退休年龄统一为60岁的目标;其次,男性和女性在60岁的基础再逐步向后延长2—4年,新的法定退休年龄应小于美、日、德等国家,结合我国目前存在的青壮年就业难、劳动者身体素质差、延迟退休意愿不强等国情,劳动者的法定退休年龄不宜太高;其次,建立以法定退休年限为基准的弹性的退休政策,劳动者根据自身的状况选择提前退休或者延迟退休;再次,延迟退休要循序渐进,推进速度不宜过快,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十年延迟一岁,尽可能降低延迟退休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建立老年就业的促进制度

首先,应通过立法或者政策引导等形式保障老年劳动者的劳动权利,结合我国经济的发展状况,制定《老年劳动促进就业法》,规定雇佣单位不得歧视老年劳动者并强迫他们提前退休,或者对老年劳动者工资成本采取加计扣除的方式,引导企业积极雇佣老年劳动者,避免出现还没有退休,就面临失业的两难困境;其次,政府应设立专业的老年职业介绍所,对身体健康又具有工作意愿的老年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让老年人掌握更多的技能,为再就业提供有利的条件;最后,政府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对提前退休的劳动者进行一定的惩罚,使其只能拿到部分退休工资,对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仍然在工作的劳动者,政府应发放工资补助,通过奖惩机制提高劳动者的退休意愿。

(三)加强相关配套措施建设

首先,政府要加强劳动者身体健康素質建设。健康的体魄是劳动者继续工作的保障,中国养老追踪调查数据显示,健康状况是影响退休意愿的重要因素,健康状况越好,延迟退休的概率越高,我国目前人均预期寿命虽然在不断增长,但很多的劳动者都处于亚健康状态,政府要想延长法定退休年龄,必须考虑进入老龄化的劳动者身体上是否能够承受继续劳动,重视劳动者的健康状况,采取措施激励民众提高身体素质,是保障延迟退休政策实施的前提;其次,政府要减轻女性的家庭负担。随着社会抚养比的不断上升,目前我国很多女性劳动者在工作的同时,还必须承担起照顾幼儿和老人的工作,导致很多女性不得不选择提前退休,要想延长女性劳动者退休年龄,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应重点分析女性提前退休的动因,可以通过幼儿托管、社区养老等制度安排,减少女性劳动者家庭负担,延长女性劳动者可持续工作的年限;最后,政府应建立老年低收入群体的社会救助机制,目前我国老年群体贫困问题非常严重,很多老年人口基于生活压力,不得不选择无休止的劳动,政府在进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同时,应加强老年人口的社会救济制度建设,让老百姓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参考文献:

[1]苟兴朝.延迟退休对社会养老保险金水平的影响研究——基于替代率视角[J].西北人口,2015(5).

[2]郑伟,林山君等.中国人口老龄化特征趋势及对经济增长的潜在影响[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4(8).

[3]丁英顺.日本延迟退休年龄的基本经验及其启示[J].当代世界,2016(7).

[4]曹莹.德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相关政策及启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

[5]殷俊,陈天红.美国延迟退休激励机制分析——兼论对中国延迟退休年龄改革的启示[J].经济与管理,2014(7).

[6]谭远发,朱明姣等.平均预期寿命、健康工作寿命与延迟退休年龄[J].人口学刊,2016(1).

作者简介:

韩艳翠,女,吉林长春人,硕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公共经济学;

李然,男,江苏南京人,硕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卢丹,女,河南郑州人,硕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猜你喜欢
延迟退休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房价波动与银行稳定性关系研究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基于CiteSpace的近十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可视化分析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研究
延迟退休政策对企业员工工作动机影响的分析
延迟退休政策对企业员工工作动机影响的分析
关于我国延迟退休年龄问题的探讨
我国人口老龄化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