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人才支撑助力乡村振兴

2018-09-19 09:17黄中丽
中国经贸导刊 2018年20期
关键词:三农培育农民

黄中丽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审视当前,农业农村留不住人,农民远未成为“令人向往的职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本文从加快“三农”工作队伍建设、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凝聚社会各方力量三个层面详细探讨了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的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职业农民

农业、农村、农民始终是社会安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三农”向好,全局主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乡村振兴,何处发力?审视当前,农业农村留不住人,农民远未成为“令人向往的职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汇聚全社会力量,强化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

一、加快“三农”工作队伍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障

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农业农村基础工作,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9个字是新时代“三农”工作队伍的基本能力素养,建立这样一支队伍是高质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在队伍建设上,首先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使领导干部将自身摆放在乡村振兴战略之中,特别是从事农口工作的领导干部,要主动成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队伍中的一员,既落实好党和政府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又保持同农民的血肉联系,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一)把“三农”工作摆在重要位置

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农村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内涵虽然有所调整,但解决“三农”问题的大政方针没有变。乡村振兴战略是站在全局的高度,将之前分散的政策措施统一了起来,形成了有机整体,是既往战略的全面总结和升华。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要有清醒地认识,始终将“三农”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党政一把手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责任人,尤其在选人用人方面,在农业占比较大的县区,要提高“三农”工作在绩效考核体系中的比重,重视农业农村干部的培养、配备、使用。

(二)提高服务“三农”工作能力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以农业为主产业的市县乡镇干部,要熟悉农业、了解农业。当前,“三农”面临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层出不穷,“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的现象还大量存在,要适应新时代、新形势,领导干部就需要不断优化知识机构,提升自身能力素质。一方面要坚持问题导向,向专家学、向农民学,学会问计于民,充实自身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等综合知识储备,不断提升辩证思维、综合施策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增强学以致用能力,注重调查研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

(三)创新领导方式方法

新时代的农村工作出现了许多新矛盾、新问题。化解新矛盾,解决新问题,需要有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各级干部应适应形势、转变观念,创新领导方式方法。一方面,要在深入研究农业农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上,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加强对新问题新情况的研究,找准工作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另一方面,领导干部要树立法治思维,做到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善用法律规范行为,协调利益关系,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二、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乡村振兴打造过硬的主力军

目前,农业劳动力存在总量过剩和结构性、区域性短缺并存现象,农忙时缺人手、现代农业缺人才、新农村建设缺人力问题日显普遍。农村“空心化”、农民“兼业化、老龄化”现象非常普遍,未来“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问题已成为紧迫的现实问题。今后中国农业的从业主体,从个体形态看就是新型职业农民。同时,发展现代农业,也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相匹配的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因此,新型职业农民作为真正的农业继承人,其全职务农并以此为固定乃至终身职业,解决了“谁来种地”的现实难题,也是解决“怎样种好地”的关键环节,也因此必然地将要成为乡村振兴战略中建设农村的主力军,必须大力加快培育。

(一)精准选择培育对象

从事农业的群体虽然不少,但素质能力参差不齊。选好选准培育对象是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第一步。一方面要重点培育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从业人员;另一方面还要从储备生力军角度考虑,围绕特色产业,主动关注有志于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务农青年、返乡创业者、农村“两后生”,以及大中专毕业生等新生劳动力重点培养。

(二)构建教育培训体系

充分发挥农校、综合院校涉农专业、科研院所、农技站等各类资源,构建“一主多元”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多种途径开展职业农民培育。鼓励一些县区设立的农业园区、发展较好的农业企业发挥优势,建立实训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政府还可以通过提供补贴和政策优惠,引导社会力量开辟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市场。

(三)开展职业农民认定

对职业农民进行认定管理,把农业生产经营与职业教育水平挂钩,建立完备的数据档案库,形成严格的农业就业制度,有利于统筹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以及后续落实支持扶持政策。同时,规范认定也是开展日常培训,提供跟踪服务,帮助其提高生产经营水平的前提。

(四)营造“尊农”“兴农”氛围

要做好舆论引导,营造重视农业,关心农村和尊重农民的社会氛围,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介,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战略意义、扶持政策、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成果的宣传,营造学习农业有希望、投身农业有前途、发展农业有前景的积极氛围,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深入开展。

三、凝聚各方面力量,为乡村振兴提供全方位人才支撑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造就更多乡土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类人才来书写。

(一)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农村人才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原动力。要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挖掘内部潜力。要把从农村流失的精英请回农村,用他們的所学所长投身“三农”建设。要发掘各种“能人”,包括农村致富达人、专家能手、道德模范、优秀基层干部等先进典型。要号召农民工返乡创业,返乡农民工多数掌握一门或多门专业技术,眼界宽、思路活,引导他们回乡后,能把特长与生产实际结合,带动当地产业发展。而且,农民工返乡在家门口创业,有利于解决农村空心化现象,解决一系列农村社会问题。

(二)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要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而科技支撑的关键是人才,但目前扎根基层的农业科技人才很少,每1万名农业人口中农业科技人才不到10人。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的资金投入,并用适宜的待遇稳住人才、激励人才。要探索建立农业科技人才资本产权激励机制,鼓励技术入股、分红、员工持股等分配方式,加快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科技人员兼职取酬等制度规定。要建立健全科技人才评价、选拔、使用机制,促进农业科技人才的合理流动。

(三)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

乡村振兴,百业待兴,需社会各界共同投身建设。而乡村振兴基层任务重、条件苦、待遇差,要用“真情美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一方面,要打造乡村人才培育引进使用链条,如建立城市教师医生、科技文化人员等定期服务乡村机制。在对其政策倾斜、资金支持外,还要对外来人才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多给予关心,加强对外来人才的管理服务,使其扎根乡村热土。另一方面,要优化农村人居环境,留住田园风光之美、民风淳朴之美,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支持党政干部、企业家、专家学者、建筑师、律师、技能人才等,通过下乡担任志愿者、投资兴业、包村包项目、捐资捐物、法律服务等方式服务乡村振兴事业。

当各级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全力投入乡村振兴,当这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真正建立起来,当新型职业农民逐渐成为乡村振兴主体,当各种改革红利社会资源自发流向乡村的时候,农业将会成为焕然一新的产业,农村将会成为引人入胜的天地,农民将会成为令人向往的职业,乡村将会真正兴旺发达,必将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8—02—05(1)

[2]安伟等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N].河南日报(农村版),2015—03—09(2)

[3]杨重卫创新培训方式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效果[J].农民科技培训,2014(7):20

[4]王利伟2030年我国城乡结构的演变趋势及对策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2017(26):73—74

[5]程艳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农民继续教育对策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7(32):71—72

猜你喜欢
三农培育农民
耕牛和农民
农民
赞分盐镇裕牛村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三农”热点
新阶段“三农”工作的新主线
2013年度“三农人物”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