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英语趣味性教学策略研究

2018-09-19 09:14朱丹红
教育界·上旬 2018年8期
关键词:趣味性教学应用策略高中英语

朱丹红

【摘要】教师需要在以学生为本理念的指引下,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多锻炼机会,使得学生能够在愉悦的气氛中增强英语课堂学习的高效性,逐渐提升英语水平。文章对高中英语趣味性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中英语;趣味性教学;应用策略

随着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国家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英语的教学模式也受到了信息技术的影响,趣味性教学模式开始进入到高中英语课堂中。现阶段,高中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考试成绩,不管是社会还是学校,都希望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学生如果对英语没有兴趣,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使它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是趣味性英语教学的出发点。

一、高中英語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以及开展趣味性教学的意义

在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当中,教师要利用各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语法应用与句子成分分析能力,花费很多的时间与精力在英语的理论知识与试题的讲解上,而学生的英语成绩没有得到很好的提高,久而久之,学生对英语就产生了厌烦心理。此外,传统的英语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主,学生很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教学内容,课堂中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尤其英语这门学科相对比较难,教师只是单纯地讲解,学生的理解与学习成效很低。而且大部分学生对高中英语失去了信心,没有兴趣再学习英语,高中英语的课堂效率很难提高。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需要的是新型、高端的人才,这样才能跟得上社会发展的步伐。趣味性教学为教育行业带来了积极的推动力,通过趣味性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教学增添了很多的乐趣。学生喜欢这种愉快的课堂氛围带来的刺激与挑战,在玩中学习,在学习中玩耍,培养合作精神与竞争能力,克服英语学习中的各种困难,不断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趣味性教学走进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当中,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增强了大脑的灵活性与敏捷性。教师通过直观的意识引导,在尊重每个学生性格特点的基础上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学好英语不是一蹴而就的,凡事都有个过程。注重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变,把握质的度,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趣味性教学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对于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以及深远的影响。

二、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现状

(一)教学目标指向性不足

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当中,教学目标指向性不足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很多英语教师教学的时候缺乏对课堂重点内容的清晰认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提升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无疑是其教学重点,可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真正用于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时间少之又少,最终造成了教学目标无法实现。这不仅损害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造成教学质量的降低。

(二)课堂趣味性缺失

假如学生学习的时候无法感知教学内容的趣味性,那么教学高效性也就无从谈起。教师需要利用高尚而又积极的情感转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态度。可是从当前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牢牢掌握着主动权,学生长期处在被动的位置,师生之间互动较少,造成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降低。

(三)教学模式单一

当前,高中英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教学模式单一。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充分理解教学方法,造成课堂教学设计乏味枯燥。不单单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一些知识点本身也是模棱两可的,无法使用最为简洁的方法讲清楚知识点内容,从而影响到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掌握。

三、趣味性教学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一)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

良好的课堂环境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与前提,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对学生与教师都有着积极的作用。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教师就要对待学生一视同仁,不忽视任何一个同学,不要以成绩的高低区别对待学生。传统上教师都是非常严肃的,学生很害怕教师,不敢接近教师。教师要主动改变这种生疏的师生关系,对于成绩差的学生要给予及时的引导与关心,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与恒心。这样学生才喜欢与教师交流,才不会产生强烈的反感心理。

例如,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做些智力游戏,还可以给学生讲一些生活中的英语小故事等,在游戏的互动中不断增进学生与教师的感情,消除长期以来师生之间的生疏关系,有利于营造一种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这就是趣味性教学的关键之处,无论在课堂上还是课下,教师要与学生多多接触与沟通。

(二)建立学习小组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通过开展英语游戏活动来加强词汇训练与积累。首先让学生自由讨论怎样更好地学习英语词汇,再让每个学生相互交流,最后总结学习方法。

例如,在教学新目标的英语教材中,第一篇“what does he look like?”教学关于一个人外貌的相关英语单词,教师可以将人体的结构画在黑板上,让学生通过图片联想关于人体外貌的单词,从头发、身高、眼睛等不同的部位进行联想记忆,想到哪个词语就在知识体系上进行书写。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灵活掌握单词,不仅节省了很多时间,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培养抽象与概括思维能力,主要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演绎与归纳推理的能力,加强知识探究与科学教育。对一组词汇引导学生使用多种记忆方法,这不仅是鼓励学生创新,而且是培养学生学会对比、分析、归纳的学习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的思维深度、广度和速度,提高学生的智力与创新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通过上述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三)进行趣味性记忆,乐思好学

由于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对有趣的事物比较有兴趣,因此英语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对英语的热情与积极性,利用趣味性记忆方法,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英语知识容易被遗忘,学生经常要花费很多的时间与精力去记忆词汇,效果却不理想。在英语教学当中,教师可以编顺口溜来让学生记忆,把相近的单词放在一起,通过对比、联想编排,发掘有趣的句子。

比如,在谓语动词就近原则与就遠原则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把as well as, with, together with等意思接近的词语放在一起,告诉学生“团结就是力量”;把neither...nor,not only...but also分在一起,告诉学生“分开力量就变小了”:这就是就远原则。这种学习方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主动学习。

(四)丰富教学方法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形式多样,教师需要灵活地使用这些教学方法来实现趣味性教学的目的。项目教学法是当前高中英语课堂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完成任务的同时,实现了新课程中对学生主体性的要求。教师在课前为学生布置任务,使学生带着问题开展新课程的学习,在自主预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借助小组力量完成学习任务,体验合作学习的趣味性。教师还可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使用游戏教学法,增强英语课堂的趣味性,具体形式可以是“你说我猜”“头脑风暴”等。在游戏进程中,教师需要规定游戏的奖惩制度以及相应的规则,保持学生的游戏热情。在这种充满趣味性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够暂时忘掉高考以及分数的压力,自主探究,体会成功的喜悦。这些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口语、听力、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五)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语需要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在英语知识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高中英语教师需要采用趣味性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营造出轻松而又愉快的氛围,缓解学生的课业压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配合教师开展英语教学活动。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按照学生学习需要以及教学任务,制定出详细的课堂教学计划,使学生在特定的时间内掌握更多语言基础知识和技能。教师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引导作用,在引导学生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增强英语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四、结束语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高中英语对于学生将来的就业发展以及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无论在哪个学习阶段,英语都是一门必须学习的学科,同时也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与前提,对其他的学科有着重要的影响。高中英语教学的成效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与生活,英语教学要做到高质量、高效率,必须加强对趣味性教学的应用,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在师生之间共同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开展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课堂互动学习,培养学生思路的开放性与敏捷性。趣味性教学使得学生能够在快乐中学习,提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2]杨丽君.浅谈如何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6(29):68.

[3]舒中祥.英语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J].中学英语之友(高三版),2009(08).

[4]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235.

猜你喜欢
趣味性教学应用策略高中英语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路径探究
浅谈趣味性儿童音乐教学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