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竹英姜宏伟马伟明(指导)
1 浙江省余姚市凤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浙江 余姚 315400 2 浙江省余姚市人民医院 浙江 余姚 315400
马伟明主任中医师是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从医四十余载。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是其临床治疗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的常用方,疗效确切。笔者收集了马师治疗的相关病例,并作了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余姚市人民医院及余姚市凤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肝内胆汁淤积性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男24例,女6例;平均年龄44.7±9.96岁;平均病程62.27±21.99月;血清总胆红素(TBil):171.2±68.7μmol/L,血清总胆汁酸(TBA):94.9±10.69μ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70.16±7.07U/L。对照组男23例,女7例;平均年龄45.33±10.25岁;平均病程 59.67±16.58月;TBil:172.0±63.5μmol/L,TBA:97.01±10.33μmol/L,ALT:70.16±7.07U/L。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西医诊断标准参考相关文献中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判定标准[1-2]。中医诊断标准参考淤疸型肝炎中医辨证标准[3]。
两组均口服熊去氧胆酸胶囊(商品名优思弗)1粒/次,3次/日。治疗组加用中药口服,方药为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化裁:柴胡、黄芩、生姜、茯苓、郁金各15g,白芍20g,枳实、半夏、桂枝、丹皮、桃仁各10g,生大黄(后下)8g,红枣12g,赤芍、丹参、茵陈各30g。每日1剂,1周服5剂。对照组加用中成药茵栀黄颗粒口服,6g/次,3次/日。两组疗程均为4周。
3.1 疗效标准和观察指标: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黄疸的疗效标准[4]。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Bil、TBA及ALT的变化。
3.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治愈2例,显效16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治愈0例,显效1例,有效12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4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3.3 两组治疗前后观察指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观察指标比较(±s,μmol/L)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观察指标比较(±s,μmol/L)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1。
治疗组70.17±7.07 42.73±8.91#71.87±8.12 44.27±7.87#30对照组30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171.2±68.7 78.7±35.5#*172.0±63.5 135.6±70.0#94.90±10.69 41.43±9.59#*97.01±10.33 50.01±8.96#
胆汁淤积性黄疸属中医学“黄疸”范畴,缘由湿热之邪不解,日久入于血分,阻滞百脉,逼迫胆液外溢,浸渍肌肤所致。临床上除表现为黄疸较深、经月不退外,尚可见面色晦黯,甚至黧黑,右胁胀痛,口苦口干,大便干或黏滞不爽,舌质黯红,脉实有力等少阳阳明合并瘀热内结之象。本观察用方为治疗少阳阳明合病的大柴胡汤合化瘀消癥的桂枝茯苓丸化裁。方中柴胡配伍黄芩和解少阳;大黄活血通下,推陈致新;枳实行气消痞;半夏、生姜降逆止呕;大枣和胃安中;桂枝、白芍通调血脉;丹皮、桃仁、丹参、赤芍、郁金清热凉血,活血化瘀;茯苓健脾益气;茵陈清热退黄。观察显示,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结合熊去氧胆酸治疗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在降黄、降胆汁酸及总体疗效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但在改善ALT上两组却不存在差异(P>0.05),考虑两组改善肝功能损害程度效果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