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医改重头戏之一,医保控费开始打响2018年医改“第一枪”。近日广西、浙江、四川、河南等多个省份密集发布扩大按病种收付费范围的通知。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近三分之二省份已经实施或正试点实施按病种收付费。业内人士表示,这一变化意味着我国医改正迈出实质性一步。
按病种收付费,即从患者入院起,按病种治疗管理流程接受规范化诊疗,达到临床疗效标准后出院,整个过程中发生的诊断、治疗、手术等各项费用,都一次性打包收费。医院按此标准收费,医保基金和参保患者按规定比例付费。
随着深度老龄社会的步步逼近,收少支多将成为医保基金的常态。事实上,目前对于医保部门而言,开源空间并不大,费用控制也就成了医改一条必经之路。
按病种收付费的目的就是控费。病人住院的总费用,主要由床位费和护理费、检查和检验费用、药品及耗材费用、医生的诊疗费和手术费等部分组成。其中,床位费、护理费与医生的诊疗费和手术费相对固定,且有可能随着医改的深入出现上涨。所以,按病种收付费主要针对的是检查和检验费用、药品和耗材費用。通过减少过度的检查和检验费用与不必要的药品和耗材费用,达到控制医疗费用的目的。在国外,按病种收付费的实践也证明,能降低整体的医疗费用。
从各省目前落实情况来看,推出的看病“打包”套餐均覆盖百余病种,且多为常见病。“按病种收付费有利于患者,可降低患者看病负担,同时对治疗费用也能提前预知。”山东已试行按病种收付费的某公立医院一位医生表示,以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为例,此前济南公立三甲医院的治疗费多在12000元上下浮动,而按病种收付费则降到了一万元。
“在这种打包收付费方式下,病人使用的药品、医用耗材和检查检验都成为诊疗服务的成本,而不是医院获得收益的手段。”深圳南山区人民医院网络技术科主任朱岁松说,这种收付费方式将倒逼医院降低服务成本,规范医疗服务,优化费用结构,从而实现遏制医疗费用上涨的目标。
(综合《经济参考报》、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