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锋
【摘 要】 壮瑶医药文化植根于壮瑶少数民族地区,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对中医药、壮瑶医药文化及其翻译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壮瑶医药文化翻译的原则,为“一带一路”背景下壮瑶医药国际化发展服务。
【关键词】 “一带一路”;壮瑶医药文化;翻译研究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8)10-0001-04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总人口4800多万,在常住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7.18%,少数民族人口总数在全国排第1位,其中壮族和瑶族人口分别占总人口的31.39%和3.3%,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1]。广西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点及“丝绸之路经济带”(“一带一路”)的重要参与者[2],是中国与东盟之间唯一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区,是全国唯一的具有沿海、沿江、沿边优势的少数民族自治区。
广西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丰富,壮瑶文化因其地域、生活饮食习惯、汉化程度等因素,具有鲜明的民族地方特色,又与汉族文化交相辉映,这一特点也体现在壮瑶医药文化中。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受到广泛重视的今天,尤其是“一带一路”的实施给壮瑶民族医药对外交流传播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1 壮瑶医药鲜明的民族特色
1.1 鲜明地域性、民族性和传统性 壮族和瑶族是全国两大少数民族,全国壮族总人口为1800多万,90%以上聚居在广西;瑶族总人口约260万,60%以上聚居在广西[3]。壮瑶医药是中国民族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壮族和瑶族人民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特色民族医药体系,至今仍是广大人民群众赖以防病治病、保障健康的主要卫生资源之一。
2011年12月,广西自治区政府颁布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壮瑶医药振兴计划》,提出包括重点建设和完善壮瑶医医疗保健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人才教育体系, 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机制、加强壮(瑶)、中药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大做强做优以壮药为主的民族产业。
1.2 植根于壮瑶少数民族区域文化之中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研究中医药文化,就是以中国哲学、文学、史学为基础,以中医典籍、中医名家、中医文物、中医史迹为对象,研究中医理论与临证发展规律、中医名家学术思想、中医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以及名家风范[4]。
作为壮瑶少数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由于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壮瑶医药受到汉文化尤其是中医学的巨大影响。在与自然灾害和疾病长期斗争的过程中,壮族瑶族人民创造了医药相关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组织制度文化,并逐步形成了具有壮瑶民族特色的医药文化体系,构成了壮瑶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保护和传承医药文化,对于促进民族地区医药文化发展和进步,增强文化自信,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进民族凝聚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5]。
2 壮瑶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和发展
2.1 “一带一路”与广西壮瑶医药文化对外传播 自古以来,中医药是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交流合作的重要内容,伴随早期的商贸活动在沿线国家
落地生根,以不同形态成为沿线民众共享共建的卫生资源[6]。在其影响下,“一带一路”沿线不少国家至今还保留着中医药或传统医药的使用习俗。“一带一路”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重要国家战略,为我国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习近平主席在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指出,要积极参与健康领域相关国际标准的研究与制订,加强同“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国家卫生与健康领域的合作。国务院印发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出台的《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为中医药文化发展和对外传播指明了方向。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发挥“桥头堡”作用,加强中国与东盟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和对话,积极推动壮瑶医药文化走出去,扩大壮瑶医药的国际影响力。在2009年举行的“中国-东盟传统医药高峰论坛”上,中国和东盟十国发表《南宁宣言》,就传统医药合作达成一致共识。经过几年的建设,已经基本建成中国-东盟传统医药信息交流平台,正在筹建中国-东盟传统医药交流合作中心[7]。此外,广西是全国首批中医药服务贸易先行先试重点区域,纳入先行先试骨干企业(机构)建设名录的广西中医药大学,是中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唯一独立建制的高等中医药院校。该校多年以来一直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已与4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校级友好往来关系,并有众多来自东盟和欧美国家的留学生慕名前来学习中医药、壮医药专业[8]。广西壮瑶医药振兴发展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在“一带一路”及东盟沿线传统医药合作大战略中,壮瑶医药大有可为。
2.2 中医药文化翻译与壮瑶医药文化翻译研究和发展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习近平曾说:“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9]。”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是不同民族和语言文化交流的媒介和见证。因此,翻译是传播中医药及中医药文化的重要桥梁,翻译(包括口译、笔译)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中医的对外发展[10]。但是,中医药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哲学思维及价值观,既是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科学和人文相结合的产物,这给中医翻译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壮族和瑶族人民多生活于南方地区,特有的地理环境、饮食习惯和文化习俗造就了既具有鲜明的壮族和瑶族特色,又相互交融影响的医药体系和医药文化。壮瑶医药具有简单独特、快捷实用的特点,更因其相对低廉的价格和明显的功效得到人们的赞誉,对外推广价值高。如2017年当选“国医大师”的广西中医药大学韦贵康教授,创立“韦氏正骨脊柱整治系列手法”,开展脊柱相关疾病诊疗技术研究,作为广西“桂派中医大师”发起成立广西国际手法医学协会与世界手法医学联合会,将广西骨伤诊疗技术推向國际;“全国名中医”黄瑾明被誉为“壮医临床第一人”,把壮医药线点灸等技法从民间引入医学殿堂,开创了壮医整理研究和壮医高等教育的先河。然而,由于壮族和瑶族医药主要在民间流传,壮瑶医药系统性整理和研究的时间不长。近10年来,壮族医药文化才逐渐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被提出[5],壮瑶医药文化的整理和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只有构建壮瑶医药研究的系统性框架,才能促进壮瑶医药文化研究的可持续发展。
在中医药文化翻译的带动下,壮瑶医药文化翻译得到重视并逐步开展,不少学者和研究人员参与到壮瑶医药文化翻译的工作中并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相关文章。目前,对壮瑶医药翻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医与壮医翻译理论对比研究、翻译策略分析、壮医药名词术语标准化研究及壮医针灸穴位名称翻译等,对瑶医药及其文化翻译涉及相对较少,且壮瑶医药文化翻译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和领军人物,无法影响和带动更多人参与其中。此外,由于壮瑶医药翻译缺乏理论指导、翻译人才、翻译资源缺乏,国内对于壮瑶医药的翻译研究相对滞后,极大制约了壮瑶医药的对外交流与国际传播。因此,广西特色壮瑶医药文化翻译研究是“一带一路”大背景下,落实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一系列做大做强壮瑶医药政策的具体举措,更是以壮瑶医药文化为纽带,联通东盟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扩大壮瑶医药国际影响力,为更多人谋健康福祉的必然要求。
3 壮瑶医药文化及壮瑶医药文化翻译
3.1 壮族医药文化研究 壮族医药文化是壮族医药哲学基础、生理病理观、治疗理念的反映,其核心部分是壮医药理论体系,主要包括壮医诊治方法、用药规则、医药卫生习俗以及与医药相关的有形之物,如诊疗工具、药物和采制加工器皿等[5]。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壮族文字,壮医药至今以民间流传为主。
1988年黄冬玲和钟以林在《广西中医药》上发表的《广西自然地理与壮族医药》[11]是较早研究壮医药文化的文章。直到21世纪初,研究壮医药文化研究的著作及论文才逐渐增多,其中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有:王柏灿的《壮族饮食文化与壮族医药》(2004年)、《历代壮族医药史料荟萃》(2006年)、《壮医药的壮族传统文化特征》(2007年);庞宇舟的《论壮医药文化价值及其开发利用》(2004年)、《壮医药起源初探》(2006年)、《壮医药文化概念和内涵初探》(2007年)、《花山岩画壮医学内涵初探》(2008年)、《壮族医药卫生习俗略述》(2008年)、《壮医药文化概述》(2009年)、《壮族医药文化的研究》(2016年);周祖亮的《古壮字医学词汇浅论》(2010年)、《壮语医学词汇初探》(2010年)、《壮族麽教经书医药文化透视》(2014年)等。通过对壮族医药文化研究的整理发现,其涉及的领域和方向主要有3个方面:第一是对壮医药文化史的研究;第二方面是对与壮医药相关的饮食、卫生、宗教、礼仪文化研究;第三是对与壮医药相关的文字、词汇、语言文化研究。
3.2 瑶族医药文化研究 “南岭无山不有瑶”,瑶族是山地民族,但是,瑶族没有本民族文字,医药文化是通过“口传”、“心授”,因此,形象化和简单易懂是瑶医药理论的特点之一[12]。久居山林的瑶族同胞“靠山吃山”,瑶医药对深山动植物使用广泛;瑶胞们用“以毒攻毒”的办法的救死扶伤、治病救人,这些经验是瑶区民众防病治病和康复保健的有效手段,也是构建弘扬独具特色的瑶医药文化的基石[13]。
根据莫莲英等[14]在1991发表的《瑶族医药初探》,早在《后汉书·南蛮传》中就已经记载瑶民对瑶药的使用。宋代以来,瑶族先民用砂仁除瘴助消化、用香草驱虫治病,使用已相当广泛。瑶医药文化研究的代表人物和著作有:戴斌的《浅谈瑶族医药学的发展》(1995年)、《瑶族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进展》等;覃迅云《试论瑶医学治疗法则蕴涵的科学性》(2001年)、《瑶医药基础理论与经验整理的意义》(2004年)、《瑶医药的治疗原则》(2004年)等;李彤的《瑶医医理简述》(2003年)、《瑶医传统理论初探》(2010年)、《瑶医“盈亏平衡理论”研究》(2011年)、《瑶医“老班药的历史沿革研究”》(2011年)及《桂东北/河池市瑶医药发展现状调查》(2014年)等。对瑶医文化的研究主要有3大方向:第一是对瑶医药发展史的相关研究;第二是对瑶医相关治疗原则的研究;第三是瑶医药与民俗、宗教、哲学之间关系及壮瑶医药文化比较研究,此方面研究较为分散,涉及面也比较广泛,如董明姣等的《试论瑶族宗教仪式中的瑶医药文化——以广西恭城势江源瑶“还盘王愿”仪式为例》(2009年)、唐汉庆等的《瑶医学的哲学基础及其对瑶医药应用的影响》(2013年)、冯秋瑜等的《壮瑶医药文化影响因素及異同探析》(2015年)。
3.3 壮瑶医药文化翻译研究现状 壮瑶医药文化是中华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药文化翻译的带动下,壮瑶医药文化翻译得到一定的重视,尤其是近3年来,在有关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有关壮瑶医药翻译的文章逐渐增多。如岑思园等[15]的《壮医药名词术语英译选词标准化探究》(2015),对壮医药名词术语的分类、特性、选词原则及工作流程进行探究。岑思园等[16]的《壮医药名词术语英译标准化研究初探》(2016),提出根据壮医药名词术语民族性、人文性和包容性的特点,在壮医药名词标准化翻译研究和制定中应采取的翻译原则和翻译方法。蒙洁琼等[17]的《壮医术语英译规范性问题及建议》(2016)提出,壮医术语英译应在保证准确的基础上,借鉴中医术语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形成相对统一规范的翻译标准。蒙洁琼等[18]的《比照中医,求同存异—略论壮医翻译现状及出路》(2017)追溯了壮医与中医的渊源,并运用壮医翻译实例,指出如何借鉴中医翻译成果来形成较为规范、可信度较高的壮医翻译。蒙洁琼等[19]的《基于ISNTCM的壮医诊断术语英译策略》(2017)首次借鉴世界中医学联合会《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ISNTCM),选取壮医诊断术语“望诊、询诊、闻诊、按诊、脉诊”及其它特有诊法,与中医学“望、闻、问、切”做对比,提出相对应的翻译策略,为壮医翻译实践提供了思路。
总结近年对壮瑶医药文化翻译的研究,总体呈现出中医语言特性研究为主,理论多、实践少,壮医多、瑶医少的基本状况。对中医语言特性研究,包括壮医药名词术语标准化研究、英译规范化研究,壮医针灸穴位名称翻译、翻译策略分析等,壮医药文化翻译研究有中医药文化的系统理论、壮瑶医药文化的基本理论,翻译方面有《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和《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著作英译本作为重要参考。壮瑶医药翻译实践虽刚刚开始,却不乏朝气。瑶医文化翻译如同深山瑰宝,期待更多人认识和参与其中。壮医翻译逐渐得到学者们的重视,但涉及其文化领域少,同时对瑶医药及其文化翻译涉及也相对较少,且壮瑶医药文化翻译缺乏系统性理论指导和研究,短时期内无法影响和带动更多人参与其中,这些都制约了壮瑶医药文化翻译和对外交流。
根据壮瑶医药自身的特点和壮瑶医药文化翻译目前所处的情况,壮瑶医药文化翻译的主要包括壮瑶医药语言特性研究与翻译、壮瑶医药文化典籍及壮瑶医药发展史的翻译、壮瑶医术语英语标准化研究、翻译基础技能(翻译的原则和方法,译者素养,翻译人才培养等)等。
3.4 “一带一路”视角下的壮瑶医药文化翻译原则 “一带一路”覆盖全球64%的人口,经济总量占全球GDP30%,沿线国家大都有使用中医药或传统医药的历史[20],尤其是与广西接壤的东盟国家,与广西在地理、文化、语言、习俗有许多相似之处,中医药和壮瑶医药对外传播有较好基础。和壮瑶医药文化的地域性和复杂性相似,其语言也体现出区别于其他民族语言的特征。为了更好传播壮瑶医药文化,译者不能一味追求译文在形式与内容上与原文的完全忠实,而是在文化传播的客观准确的前提下,根据翻译的目的采取灵活的翻译方法。壮瑶医药文化翻译在翻译实践中需遵守的原则有以下几点:
第一,民族性原则。对于相似的概念和术语,壮瑶医药翻译过程中可以借用西医和中医的术语译为英语。但壮瑶医药具有其特殊性,许多观点和概念在其他文化中找不到对应物。这种文化空缺现象虽增加翻译的难度,但同时也为译者借助翻译这一媒介,继承和传播壮瑶医药特色文化,体现中华文化多元性提供了广阔空间。
第二,实用性原则。医药卫生事业是为全人类的健康造福的伟大事业,实用性是壮瑶医药作为少数民族医学的典型特征,壮瑶医药翻译也应当谨遵这一原则,在翻译过程中求同存异,共同发展。从大量的中医英译实践中也可以发现,以实用为原则指导中医英译并未对中西医学用语造成太大影响,反而随着中医药文化交流的深入,被更多的外国人接受和认可。
第三,接受性原则。壮瑶医药面对的是医药专业人员和普通民众,对外传播的目的是让更多外国人理解进而接受壮瑶医药,实现对壮瑶医药文化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因此,读者对译文的接受性成为译文质量的重要参考。只有注重原文既有信息,保持其知识性,更要尊重不同层次的读者,优先考虑译文的接受性,保证读者能够“读得懂”、“读得好”。
4 结语
在国家“一带一路”实施的大背景下,壮瑶医药国际化迎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壮瑶医药文化翻译应加快其进程,以充分展示壮瑶医药自身魅力,为促进广西壮瑶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和交流服务。
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广西常住人口平稳增长 城镇化稳步推进[EB /OL].[2017-04-0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网:[BF]http://www.gxzf.gov.cn/html/41052/20170407-600588.[BFQ]
[2]曹冬英. “一带一路”战略中广西的 SWOT分析及发展途径研究[J].学术论坛,2015,38(3):72-76.
[3]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实施壮瑶医药振兴计划2013年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EB/OL].2013-24.
[4]張其成,刘理想,李海英.近十年来中医药文化发展回顾[J].中医药文化,2009,4(1):36-39.
[5]庞宇舟.壮族医药文化的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5(4):57-59.
[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改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改委联合所发《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EB/OL].[2017-01-16].新华网,[BF]http://www.gxzy.gov.cn/html/41052/20170407-600588.shtml.[BFQ]
[7]尤剑鹏.“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广西壮瑶医药国际化发展思路[J].广西中医药,2016,39(6):1-3.
[8]广西发展特色壮瑶医药资源 深化与一带一路国家合作[EB /OL].[2015-12-02]中国网:[BF]http://news.china.com/focus/zgms/11174612/20151202/20860939_all.html.[BFQ]
[9]王庆其.中医健康养生的理念及哲学智慧[J].中医药文化,2015(2):19-23.[ZK)]
[10]欧阳勤,陈成东.跨文化交际与中医翻译[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1,11(3):64.
[11]黄冬玲,钟以林. 广西自然地理与壮族医药[J].广西中医药,1988(5):28-30.
[12]李耀燕,李彤,白燕远,等.广西瑶医药发展现状及对策[J].大众科技,2016,18(3):66-67.
[13]何红一,王平.美国馆藏瑶族经书《麻风秘语》及其文化价值[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6(6):83-88.
[14]莫莲英,黄汉儒,何最武,等.瑶族医药初探[J].民族研究,1991(6):88.
[15]岑思园,文娟,吴椋冰,等.壮医药名词术语英译选词标准化探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9):16-18.
[16]岑思园,文娟,蒋基昌. 壮医药名词术语英译标准化研究初探[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14):4-6.
[17]蒙洁琼,宋宁,秦祖杰,等. 壮医术语英译规范性问题及建议[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24):11-13.
[18]蒙洁琼,宋宁. 比照中医,求同存异——略论壮医翻译现状及出路[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8):189-190.
[19]蒙洁琼,宋宁,谢海涛. 基于ISNTCM的壮医诊断术语英译策略[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7,23(7):1017-1019.
[20]吴镇聪.“一带一路”建设视域下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9(4):78-82.
(收稿日期:2018-03-28 编辑:陶希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