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晓琴
摘 要:群文阅读,是在一定时间内,针对一个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在群文阅读教学实践研究后,提炼以人物与形象、观点与议题、发展“语文能力”为组文思路,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经历较高水平的探究性阅读,达群文阅读教学之效。
关键词:群文阅读;组文;策略
蒋军晶老师提出:“群文阅读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把怎样的文章放在一起,如何放在一起。”笔者通过课堂实践,归纳反思,现将对群文阅读教学的认识归纳以下几点。
一、以“人物”与“形象”异同为联结点
人物描写是为表现人物性格、形象,揭示作品主题思想服务的。教师将“人物”在不同人眼中的“形象”为线索进行组文阅读,必然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思想,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整体勾画人物形象。
1.同一人物的不同形象
五年级上册“走近毛泽东”主题,从不同角度表现毛泽东的人物形象。笔者在教学完成时提炼出一个“不怕困难、心胸宽广、关爱群众”的毛泽东形象,再让学生从不同侧面搜集信息,让不同的“声音”撞击学生的认识与思考,形成一个“我眼中的毛泽东”。这样围绕同一个人物组合群文阅读,品味不同文本描写的人物特点,让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化。
2.不同人物的同一形象
以“不同人物的同一形象”为线索去组合文章,可以搜集的文本还是比较多的。如《金色的鱼钩》一文,与《丰碑》《狼牙山五壮士》组合,通过比较阅读,引导学生发现这组红色经典文章中人物形象的共性,即为了革命事业自我牺牲的无私伟大精神,再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自主发现言语表达的特点。
二、以“观点与议题”异同为联结点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如何让学生在阅读中迸发个人观点?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观点一致或相悖”的议题文章进行组合,引导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去品读同一议题文本,揣摩言语,体会蕴含其间的思想,培养学生的阅读观。
1.观点不同的议题文章
观点不同的文章组合在一起,冲撞学生的思维波纹,激发学生不断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郭初阳老师在执教冯骥才的《珍珠鸟》一课时与筱敏《鸟儿中的理想主义》的文章进行对比阅读,引发学生思考两篇文章中对于同样关在笼里的鸟的完全不同态度,从而引向对人生态度的思考。教师再插入《群鸟》,将人与鸟进行换位思考,引领学生探讨生命议题。
2.观点相似的议题文章
浙江省优质课观摩会中,衢州市柯城区鹿鸣小学陈红梅老师以“怕,怕,怕”的议题,将观点相似的《魔奇魔奇树》《打破杯子的鼠小弟》《胆小鬼威利》《讨厌黑夜的席奶奶》绘本组合,展开群文阅读教学。课堂以小组合作式的三个活动展开,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并要求发表观点。
三、以“作家与作品”异同为联结点
同样一件事或物在不同作家的笔下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形象;同样的作家,写出的不同文章,以这样的线索去组文,引领学生去品读、比较、发现,收获的不仅是一种言语知识,更是语文探究的意趣。
1.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
笔者在名师工作室活动中执教毕淑敏的《学会看病》一课,关注文本言语,引导学生发现本文的最大特点——人物细腻的心理描写。将《剥豆》《孩子,我为什么打你》三篇文章组合,设定教学内容:(1)概括主要内容;(2)感受母亲内心的纠结,体会心理描写的作用;(3)迁移运用,补写心理描写。
可见,把“作家”作为议题,把同一作家的作品放在一起,既能习得隐藏其间的言语形式,又能感受人物形象,还能品味大师的言语魅力。
2.不同作家的同一作品
《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以“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的承诺贯穿全文。在教研活动中,笔者充分发挥《地震中的父与子》这课例的语文价值,再引导学生阅读《鼾声》《父爱深深》,然后让学生关注人物形象的言语刻画,品味细腻的言语,感受深沉的父爱。
四、以“语文能力”的发展为联结点
1.人物特写一组
如我校一骨干教师执教《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一文,引导学生发现凸显人物的品质可以对人物的动作或者心理等进行描写,也就是“人物的特写”。之后再以点射状推进的群文结构,对比阅读《“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和《临死前的严监生》,对比阅读帮助学生清楚三篇文章的异同。学生恍然大悟:原来,同样写人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写。
2.听声联想一组
教学《黄果树听瀑》,以《黄果树听瀑》《听潮》《听雨》为声音描写一组,引导学生通过“听到声音+联系画面”“听到声音+抒发情感”等方法将联想写具体。
以语文能力为点的群文组合还有很多,可以“突出色彩一组”“人物外貌描写一组”“侧面烘托描写一组”“环境描写一组”“民间爱情故事一组”等,这需要教师广泛阅读、确定议题,优质组合。
总之,群文阅读,通过文章有结构、有意图地组合,以引发困惑,启动思考,最终导致发现。因此教师可以根据上述群文选材的思路,从文章内容、人文内涵、表达方式、作家人物等异同为联结点,有机组合群文,引导学生围绕同一个议题,有方向性地思考、探寻文本的言语密妙,让每节课的学习变成探索语文真谛之旅。
參考文献:
[1]曹鸿飞.1+X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J].教学月刊(小学版),2014(11).
[2]魏小娜.阅读课型的新尝试:群文阅读[J].教学大参考,2014(8).
编辑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