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阶段是个体成长历程中的关键期,具有“摆渡成长关键期”“接续小学与高中”“培育智慧涵养德性”三大主要功能。初中教育总目标应是“为处于成长关键期的孩子提供高品质的教育”。达成初中教育愿景,应致力于调整政策偏好,推进综合改革;整合多方资源,共建关键阶段的教育;着眼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着手学校文化建设。
关键词初中教育;小初衔接;初高衔接;教育治理现代化;文化自强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18)07-0008-04
谈及初中教育,有几个经典“励志故事”,一直为各界所关注和研讨。
第一个故事,是上海的“青浦经验”。1977年到1987年间,时任上海市青浦县(1999年撤县建区)教研室负责人的顾泠沅,引领全县总结出“尝试指导、效果回授”的数学教学策略并应用于教学实践,大面积提高了区域教学质量。[1]
第二个故事,是几所农村初中的“先学后教”教改实验。江苏洋思中学自1983年开始实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实验;山东杜郎口中学自1998年起实施“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江苏东庐中学从1999年开始实行“教学合一”的教学模式和“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优化学案、师生共用”的备课模式。[2]三所学校都借助教改实验实现了学校发展的“绝地反击”。
第三个故事,是新时期一批初中的“文化突围”。这些学校以广东佛山三中初中部为代表,从管理体制机制更新、教学质量改进和文化凝聚力提升等方面入手,系统性地进行学校变革,使学校从“低谷”走上“高地”,实现了“文化突围”(相关内容见本期15~18页),为众多处于城市转型性困境中的公办初中的发展提供了“样板”和经验。
由上述故事,我们可以进一步追问:初中教育有什么用?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初中教育?前者是对其功能的探问,后者则是对初中教育目标的追问与抉择。在我国整个基础教育学校体系中,初中被称为“洼地”或“豆腐腰”由来已久,相关的实践反思和理论反思不曾间断,新的探索与创新也一直在进行,但初中教育相对薄弱的不争现实仍未有大的改观。笔者不避浅陋,试从初中教育功能与目标的视角做一些探讨。
如果把基础教育看作是一场接力赛,那么幼儿园和小学跑的是第一、二棒,初中是第三棒,高中则是最后的冲刺。据说跑第三棒要挑选弯道技术好的运动员,这意味着第三棒既有超越别人的机會,也有被别人赶超的危险,这与初中教育的重要性十分接近。
1. 成长关键期的“摆渡”功能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期,生理、心理、思维、情感,都进入一个涌动、勃发、多变、丰富的阶段,是个体成长的“暴风骤雨”期,是既成熟又幼稚的矛盾纠结期,甚至可能是“危险期”。从哲学意义上看,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处于既强烈要求自主却又存有较大依赖性的时期。如果说人生是一个漫长的旅程,那么初中阶段的少年,则是一个需要“摆渡”的特殊时期。通俗地说,教育者对他们既要“放”又要“管”。[3]
教育者作为学生生命成长旅程中的“摆渡人”,要为他们营造一种既有压力但不至于不堪重负、既有自由空间又不是放任自流的成长环境。我们当下的教育总体而言是扶的多放的少,而某些时候的放,又放得失去分寸。既“放”且“管”是一门艺术,何时放何时管,放多少管多少,如何放如何管……其分寸的拿捏,均应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前提是对学生基础和状态的准确把握。
2. 接“小”续“高”的“桥梁”功能
视初中为基础教育连续体的“桥梁”,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在学制上体现为九年一贯甚至12年一贯,而是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初中阶段的教育,自身要足够“强大”到与小学和高中“门当户对”;二是初中要在“小初衔接”和“初高衔接”上做足文章。
所谓初中自身要足够“强大”,应注意到在整个基础教育体系中初中教育仍然是相对薄弱的环节,但是“薄弱初中”的内涵及薄弱点发生了变化。初中教育在管理水平、师资队伍、教学研究等方面仍显得相对薄弱,整体水平仍然不够高,影响也还不够大;尽管每所初中基本都是合格学校,但文化建设、教育研究、办学特色等方面仍不均衡,提升的空间还很大。[4]
所谓初中要在上下学段衔接上做足文章,是指学段之间要有顺滑的联通,各学段既各负其责又相互照应。我国学制在“六·三”分段还是“五·四”分段上一直未能达成一致,争议的关节点在于:十二三岁的孩子到底是放在小学好还是放在中学好?上海市将原小学六年级放在中学,并称之为“中学预备年级”,这种处理方式是比较合理的。放在中学,满足了孩子们成熟期提前、希望被当作中学生的愿望,但称为“中预”年级,又表明还处于一种过渡期。
3. 育智养德的“培根”功能
从身心发展的意义上讲,初中段学生具有如下明显特征:一是生理发育加速,出现人生的又一个高值点;二是思维进入形式运算阶段,信息加工能力明显增强;三是具有更为明确的自我意识,社会性情感有了更好的发展。[5]这个时期的个体,无论在智力还是在道德方面都处在发展的关键期,因而初中阶段也就责无旁贷地要发挥“育智慧、养德行”的“培根”作用。
理解初中生“半独立半依赖”的心理特征,是解开这把锁的“密钥”。摆脱这个时期学生的依赖性,需要教育上的“放飞”,即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支配的空间;肯定和助推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又需要“助力”,包括给他们以规则意识的强化和能力提升上的帮助。
从个体身心特征和国家政策制度安排等多方面考虑,初中教育的总目标最概括的表述,可以是“为处于成长关键期的孩子提供高品质的教育”。具体可以从育人质量目标(或学生素养目标)、学校提供的课程教学和指导等服务性产品质量目标、学校整体上呈现出来的文化精神状态目标等方面再加以细分。
前文所述初中教育的三大功能,都应包含在初中教育的目标系统之中。即使不必出现于总目标,但至少在课程目标、教学目标、文化建设目标中,都应有所体现。这才是“全面质量观”或者“教育品质观”的全面渗透与体现。高品质的学校以及学校所提供的教育,既有共通或公认的尺度,也取决于每个人不同的期许、感受或体验,即是否意识、感受或体验到其正在就读的学校或正在接受的教育,就是自己喜欢的学校或者自己想要的教育生活。要让每一个接受初中教育的孩子,都感受到他所在的学校,就是他喜欢待的学校,他所体验到的教育,就是他想要的成长环境。至此才可以说,我们的初中教育,是高品质的教育。
一个国家的教育总方针只有一个,同一类别不同学段的教育目标也有基本一致的表达,但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可以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提出精神实质一样但程度及具体表述不同的教育目标。例如:江苏教育的研究者提出,全面提升初中教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针,以义务教育的均衡与优质为方向,以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为重点,以办好每一所初中为目标,促进初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使江苏省初中教育走在全国前列,并促进其基础教育整体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在这一总的主题引领下,江苏教育人要努力完成以下主要任务:促进均衡发展,提升初中教育的均衡水平;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校长和教师水平。[6]这一段表述的核心关键词,一是公平,二是质量,三是公平和质量的人力资源保障。
走出基础教育的“洼地”,达成初中教育的美好愿景,是一个需要付出持续努力的系统工程。笔者以下只大致谈谈振兴初中教育的思路。
1. 调整政策偏好,推进综合改革
在当前的改革背景下,政策偏好的调整,不应是习惯性地将重心从小学段或高中段挪到初中段,而是需要从整体综合的视角,既要充分考虑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教育的各自特点及相互协调,又要关注各方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有效调配。以北京市为例,2013年北京启动了教育新地图计划。不仅重新规划区域教育资源布局,努力盘活存量、激活增量,还体现了政策偏好的悄然转变和路径的突围。一是着眼综合提升、资源重组,把提供优质教育供给放在改革首位,实践综合性改革。二是着眼上下联动、衔接发展,主要指打通学段、纵向贯通,通过软性的研修一体,为硬性的“对口衔接”“一贯制”奠定基础。三是着眼内外沟通、多样选择,除了在教育系统内部“挖潜”,还面向社会寻找优质资源,如通过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为基础相对薄弱的普通小学、初中“施肥”,让师生获得更多优质教育选择的机会。[7]
2. 整合多方资源,共建关键阶段的教育
随着教育治理现代化要求的提出,我国通过委托管理、集团化办学、一校多校、一校多区等各种途径,来探索优质教育资源放大、整合与辐射的教育行动已经十分普遍。这些整合资源、共谋发展的方式和思路,对初中教育发展与提升的效应,也在实践中被反复证明。
集团化办学,可以通过理事会(董事会)集聚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非政府组织、家长及社会人士等多方资源,通过管理与评价中心、课程研发中心、教师发展中心等方式集聚专家资源;委托管理學校不仅吸纳高校等智力资源及其他社会力量参与教育的发展与治理,而且创生了“管办评”的分离与联动;一校多校、一校多区等形式,则为优质初中资源的辐射与分享找到了合理的途径,也使这些学校自身成长得更好。
例如:浙江杭州江干区凯旋教育集团成立之前,凯旋区块的初中生源逐年流失,区块内的初中质量因此而受影响。成立集团后,所有成员校都得到高校及科研机构的智力支持,成员校中的中小学不同学段之间也能相互支持,初中还担任了集团内的牵头学校,其质量迅速提升,好生源也大量回流。由高校教师主导的初中学业质量改进项目,在国内各地优秀初中教师专家的支撑下,建立了全国性的研讨和交流平台,实现了优质教师资源、课程资源、学术文化资源集聚与共享,平台内多所原来处于教育“洼地”的初中,迅速崛起成为当地初中界的领头羊,同时又带动了大批学校和教师的快速成长。
3. 着眼于可持续发展,着手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通常将自身的文化建设理解为“校园文化建设”,这实际上是把文化建设局限在器物和空间层面,忽略了其人际关系和价值意义的表现。要实现由“器物本位”向“意义本位”的转向,真正超越现有的对校园文化的狭隘理解,就需要有一种顶层的文化愿景设计,并逐渐由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信,再走向文化自强。
始于文化自觉。“文化自觉首先是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也就是充分认识自己的历史和传统,这是一种文化延续下去的根与种子。”例如:佛山三中初中部正是意识到自身历史及所处地域的文化资源及其教育意义,才开启了挖掘、提炼、磨亮、放大并渗透于学校里里外外的文化建设之旅。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自觉还有一层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找到民族文化的自我”,即要明确中华文明在新时代存在的意义,它可以为世界的未来发展作出什么样的贡献。[8]
基于文化自信。有了对自己文化的充分了解之后,还要能从传统的、历史的事物和思想中,提炼、引申和阐发出它的当代价值。例如:不少学校既能从陶行知、蔡元培的思想中吸取有益于现代学校建设的养分,又能借鉴“博雅教育”“道尔顿制”的合理成分,将其转化为当代中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理念。在一个急剧变化的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只有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去体验和感悟文化环境,并有所发现和行动,才能逐渐增长文化自信。[9]
走向文化自强。学校文化自强之“自”,意味着立足自己的实际、依靠自己的力量、突出自己的特色,走自己的文化强校道路;学校文化自强之“强”,指的是使学校文化不仅产生化育生命、凝聚自身、辐射社区和社会的强大吸引力和影响力,而且激活和焕发出创新教育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活力与创造力。学校文化自强,需要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对学校文化进行反思和重建,这种反思与重建,不仅需要选择合适的内容、方法、策略和方法论视角,而且要把握好目标、方向和灵魂。[10]
参考文献:
[1] 上海市青浦县数学教改实验小组.努力探索教育规律 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J].课程·教材·教法,1992,(7).
[2] 洪明,余文森.“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理念与实施条件—基于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和东庐中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1,(3).
[3] 马维娜.初中教育:怎样的生存、行走与反思—基于江苏省苏南、苏中部分初中校的调研[J].教育科学研究,2014,(9).
[4][6] 成尚荣.办好每一所初中—江苏全面提升初中教育几个重大问题的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09,(10B).
[5] 彭钢.遵循规律:初中教育特质的有关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3,(22).
[7] 张熙.政策偏好与初中教育发展路径突围[J].教育科学研究,2014,(9).
[8] 乐黛云.文化自觉与中西文化会通[J].河北学刊,2008,(1).
[9][10] 杨小微,张良.学校文化建设的思与行[J].人民教育,2013,(Z1).
注释:
①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教育学重大招标课题“我国教育2030年发展目标及推进战略研究”(课题批准号:VGA170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