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理想初中教育发展之“道”①

2018-09-18 20:03谢先刚
中小学管理 2018年7期
关键词:办学学校文化

谢先刚

摘要探寻初中教育的发展之“道”,需要从初中教育的原点出发,在具体学校的变革实践中创生。受内外多种因素的制约,当前初中教育的发展在办学政策、文化建设、办学特色、师资队伍、教育研究等方面仍面临诸多困境。部分初中的突破性改革对于推动初中教育的整体突破提供了借鉴,可概括为厚积薄发式、资源集聚式、困境突围式三种类型。广东省佛山市第三中学初中部以文化凝聚力提升、教学质量改进、学校管理机制更新为着力点的整体转型性变革,为处于社会转型困境中的城市初中发展提供了具有启示意义的变革之道。

关键词初中教育;整体转型性变革;文化领导;“卓”“雅”文化;互动式教学;学业质量改进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18)07-0015-04

创办一所学生喜欢、教师热爱、社会认同、有自己办学特色的现代城市初中,一直是笔者追寻的教育理想。但是具体的办学实践告诉我,仅有对初中学校办学之“术”的准确操控,没有对初中教育发展之“道”的正确把握,理想的初中教育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探寻初中教育的发展之“道”,需要我们在认清时代发展需要、社会发展现状和既往教育改革实践之得失的基础上,从初中教育的原点出发,在具体学校的变革实践中创生。

一、现状检视:初中教育遭遇的发展之困

从整个基础教育的发展水平来看,初中教育依然是相对薄弱的环节,尤其在办学政策、文化建设、办学特色、师资队伍、教育研究等方面,依然受到来自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局限。

其一,初中教育的“身份”不清,地位迷失。长期以来,在基础教育的话语体系中,初中意为“初级中学”,与“高级中学”一起组成“普通中等教育”,并从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升学考试、师资配置等方面共同构成现行中学教育体系,共同承担学生中学时代的教育。在人们的观念中,“初中”与“高中”是由来已久的“至亲”。但是从政策层面来看,初中和小学又被捆绑在一起,同属九年义务教育,并在学制设计上得到强化,共同执行九年一贯的“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承担公民教育的培养任务,这样就使得“初中”和“小学”又从法律上成为“近亲”。因而也就出现了初中教育学制和课程设置的多维变迁,或九年一贯,或“六·三”“五·四”分段,或成为完全中学的一部分。这就使得初中教育的独特“身份”被模糊。或者作为小学教育的“帽子”,或者沦为高中教育的“附属”,导致其功能定位在实践中摇摆不定。

其二,初中教育发展的政策不公,机会不均。由于上述认识上的偏差,导致有关初中教育的公共政策有失公平,学校发展机会不均等。例如:在教育经费投入和教育资源配置上,初中教育享受的是义务教育的“兜底”标准,与中学生的素质发展需求和社会对初中教育的质量要求不够匹配。在办学行为方面,初中教育既要严格遵守义务教育“轻负担”与“优质均衡”的严要求,又要被迫承受中学教育“高质量”与“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高需求。在招生考试方面,公办初中都要不可避免地以划片免试入学的一般生源,与“掐尖”招生的各类民办初中一起去应对高中招生的统一选拔考试。与此同时,一些教育行政部门还要以这种选拔考试的成绩来评价初中的办学水平。这种“宽进高出”的招生考试政策,让众多公办初中在“应试”教育占上风的教育生态里“被动挨打”。还有一些完全中学的初中部常常遭受“拆与合”的变奏。不协调的教育境遇,导致小学素质教育有“看头”,高中升学教育有“彩头”,公办初中教育则沦到“舅舅不亲、姥姥不爱”的境地,受到社会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冷遇。[1]有的地方社会民众甚至认为公办初中都不如民办初中。

其三,初中学校办学的价值不明,功能缺失。面对当前公办初中遭遇的弱势和尴尬,有的地方和学校,还“剑走偏锋”地开启了义务教育的“市场经济模式”。一方面,迫于升学的社会压力和眼前利益,在低水平维持公办初中发展的同时,不惜抽调甚至牺牲部分公共教育资源,着力培植各种名义的“民办”初中,以脚踏“公”“民”两种体制的优势,冲击初中教育秩序,为初中阶段的“应试”教育推波助澜。另一方面,一些公办初中也因“中考”被绑上“应试教育”的战船,不惜带着“脚镣手铐”“舞蹈”。为了少数升学有望或得奖有名的“学霸”“精英”,不惜牺牲众多学生的生命质量,片面追求升学率和竞赛获奖率,由此严重偏离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发展的价值取向,离“基础教育”的性质越走越远。

其四,初中教育研究的方向不明,指导不力。关于初中教育的研究,就整体而言,与高中教育比,“深度”不够;与小学教育比,“温度”不够;与初中教育实际发展的需要比,“精度”不够。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研究取向未能真正关注学校真实的发展需要和学生实际的成长需求。比如:课堂教学改革依然是以知识为主、分数至上、提高升学率为取向;学校管理改革基本上是以提高办学竞争力为取向;学校文化建设也主要是为了满足学校和区域教育创“强”、创“优”、创“特”的需要……这种“外在价值”主导下的研究,一般都以点状、割裂、短期的方式推进,与提升初中办学的育人功能无关,于改变师生校园生活的“底色”无益。[2]

二是研究的氛围不浓,专业指导不力。从全国范围来看,关于初中教育的研究相对“沉静”,主要表现为“三少”,即专门研究初中教育的专家学者少,初中阶段涌现出的名教师、名校长、名学校少,初中教育改革的教育科研成果少。这一方面表明教育科研领域对初中教育关注不够,另一方面也表明初中阶段的教育科研力量薄弱。从常态教学研究的层面看,基层教研机构和学校基本上聚焦于学科教学的“应试”需求,缺少学校自主自发的对学生成长需要以及学校课程教学、组织管理、队伍建设、文化建设等领域的整体变革研究。

二、实践反思:部分初中的突破之举

初中教育的发展虽然受内外多种因素的制约而步履蹒跚,但也给一些初中积蓄了奋起直追的动力。近二十年来,全国各地涌现了一些通过突破性改革而崛起的初中。虽然其改革的主张、突破的方式、发展的路径各不相同,但对于推动初中教育的整體突破,也提供了一定的启示和借鉴。[3]归纳其改革主张和发展实践,基本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类型。

1. 厚积薄发式

这类初中一般都是由改革开放初期的“重点校”发展而来,以大中城市的实验学校为代表。它们凭借其特殊的出身、良好的办学基础、独特的政策优势和优越的地域人文资源,在历次教育改革大潮中,自然成为被着力推进的“项目实验校”,拥有了雄厚的资源积累和深厚的人脉积淀。这类学校的发展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视野开阔,思想开放,发展方向与教育改革发展的步伐高度契合;二是乐于实验,勇于改革,善于组织开展各类点状、单项、线性的改革,有些改革也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三是外推有余,内生不足,这些学校在本地甚至全国的影响力很大,但很多“实验”并未形成可借鉴、可辐射的经验成果,即使有经验,也难以在一般学校推广。

2. 资源集聚式

这类初中主要以进入新世纪以来,利用各种名义,依托优质教育资源发展起来的民办初中为代表。这类学校一般采取资源集聚的方式,以其响亮的学校招牌、充足的办学经费、优越的校舍环境和灵活的管理体制等先天优势,快速吸纳优质生源和优秀师资,超常规发展,一般三至五年就获得一般公办学校无法比拟的发展优势。有的还兼有公办和民办两种体制的优势,部分占有优质的公共教育资源,如优秀管理人才与教师、学校地域环境与优质培训资源等,办学规模快速扩张;有的还在招生方式、办学行为、教师发展等方面受到特别关照,迅速发展成当地的“强势学校”。这类学校一般有以下特点:一是办学追求十分明确,即以最短的办学时间,赢得最大的办学收益,实现名利双收的办学目标;二是办学旗号十分响亮,通常会冠以引人瞩目的名称,如xxx附属学校、xxx实验学校、xxx国际学校等;三是高度关注优质生源和优秀教师的吸纳与培养。

3. 困境突围式

在“普九”和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中,随着社会城市化脚步的加快,一些地处城乡结合部的薄弱公办学校往往面临被拆并的危机。其中有些学校在别无选择的困境下,由校长引领,“揭竿而起”,以破釜沉舟的气魄和“杀出一条活路”的精神,抓住课堂教学改革这个牛鼻子,背水一戰,实施学校变革,实现了课堂改变、学校改变的突围式发展,教学质量快速提升,并一举成为当地有影响的学校。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这类学校一般会乘势而为,获得更充裕的教育资源和更开阔的发展纵深,逐步进入主动发展、全面改革的上升通道,办学品质全面提升。这类初中的改革发展通常具有如下三个显著特点:一是改革的动力完全源自学校内部,由被迫突围到主动发展;二是改革的主体由校长统帅到群策群力,队伍逐步壮大;三是改革的关键是通过学校组织文化的改变推动学校的整体转型,实现了从文化救赎到文化领导。[4]

三、原点追寻:现代城市初中的创生之路

广东省佛山市第三中学(以下简称“佛山三中”)初中部是从一所人文底蕴深厚、深受社会欢迎的城市完全中学分离而来。在世纪初的教育变革中,学校经历初高中剥离以及与其他两所初中整合的阵痛,又遭遇各类民办初中在周边崛起、城市生活中心南扩的社会冲击,导致师资明显老化、优质生源流失、家长素质下降,学校陷入教育质量下滑的困境。面对危机,学校领导班子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从学校历史人文底蕴、当代教育发展趋向、未来人才培养取向三方面分析入手,响亮地提出了“办典雅之校,行博雅之教,育儒雅之人”的办学理念,启动了以文化凝聚力提升、教学质量改进、学校管理机制更新为着力点的整体转型性变革,促使学校由“随波逐流”的被动“跟跑”,转向基于自身实际的主动建构式“自主经营”,实现了一所历史名校在新形势下的涅槃式重生。

1. 办典雅之校:教育价值的重建与学校文化的重塑

变革初期,针对合并后的学校价值迷失和教师文化冲突等现状,学校确立了价值引领、以文化人、文化兴校的办学方针,致力于重建学校价值,重塑学校文化。

一是传承历史名校的文化基因,凝练学校核心价值。学校传承200余年的校园拥有独具魅力的人文资源,如古韵犹存的佛山书院旧址、英姿挺拔的百年校树“红棉”、厚重典雅的傅秀岩公祠、杰出校友梁启超先生等。它们都兴盛于百年前后,共同彰显出“雅”的人文品质,分别体现了“正”“美”“真”“卓”的精神风骨。为弘扬这一文化基因,学校确定将“雅”作为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并从彰显“正”(正身、正气、正义)、崇尚“美”(美德、美境、美誉)、弘扬“真”(真知、真诚、本真)、追求“卓”(卓立、卓识、卓越)四个方面予以践行。

二是依据地域资源和初中学生的成长特点,重塑学校精神。校训是学校精神的集中体现。学校校训原为“卓如红棉”,其中“卓如”是校友梁启超先生的字,“红棉”是学校师生视为精神图腾的“校树”(近200年树龄)。学校从校园里最具岭南特质的两种树木—“红棉”(校树)和“白兰”(“白兰花”为校花)身上提取其人格品质,并针对初中学生男女个性心理品质日趋分化且快速发展的特点,将校训完善成“卓如红棉,雅如白兰”,以引导学生知行合一、刚柔相济、卓雅兼备,勉励男生像红棉树一样,蓬勃向上,卓然而立,具有君子之范、绅士之风;女生像白兰花一般,内外兼修,纯洁优雅,具有淑女之美、才女之秀。在传承中创新的新校训,很快得到全校师生的认同,并逐步内化为引领师生积极向上的强大动力。

三是挖掘岭南地区的人文传统,提升学校文化品位。学校育人价值重建以后,必须通过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行为文化等予以贯彻。于是,从校园环境到课程内容、从组织氛围到教学理念,都力求体现岭南文化的深沉意蕴和“卓”“雅”文化的丰富内涵。如学校标识的具象、书院旧址的古韵、粤剧粤曲的旋律、武术舞狮的激越、陶艺剪纸的创意、校园“三风”的塑造等,都以有形和无形的方式形塑和绵延着学校独具一格的文化神韵,并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滋养着师生成长。

2. 行博雅之教:校本化课程的重设与互动式教学的重构

再好的理念,没有学业质量的提升,都只能是美丽的童话。居于顶层的文化价值一旦形成,变革的重心自然要聚焦到课程和课堂。为此,我们以实施学校“三雅”教育五年发展规划为抓手,扎实开始了基于课程、教学与评价改革的学业质量改进之路。

一是按照“以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构建学生丰富多彩的当下与未来”的课程理念,开展课程资源的校本开发。为了改变教师教学目中无“人”、照搬教材、依赖教参、乱用教辅的行为习惯,我们自断后路,取消了全部教辅资料,以组织教师编写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导纲”为抓手,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统编教材的二次开发和基于“学习导纲”的课前二次备课。通过将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结合,单元整体备课与分课时备课统一,前期预设性备课与课前针对性备课融通,把教师从繁重的事务性的质量管理状态中解放出来,让教师真正理解课程,走进教材,专心科研,锐意改革,精准教学,改变了孤立、割裂地看待课程教学和学业质量的思维方式,树立了全面的质量观、能动的课程观和面向学生需求的教学观。

二是按照“让师生在开放互动的探究、對话、体验中主动发展”的教学理念,实施基于小组合作的“探究/对话/体验”式教学。我们在全校普遍建立了问题引领、小组合作的课堂学习机制,引导教师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自主权还给学生,将教学与教研结合。变千篇一律地教为分课型有侧重地教;变一课一课平均用力地学为按单元整体结构性地学;变盲目的先讲后练为有针对性的先学后教,探究、对话与体验有机结合,课堂由呆板、单调、沉闷,变得掌声、笑声、辩论声兼备,学生也变得自信舒展。

三是按照“关注过程、注重发展、鼓励个性、自主多元”的评价理念,构建基于数据分析的质量管理体系。在我们推进转型变革的过程中,恰逢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快速应用。针对传统评价中过程难以记录、数据难以积累、评价无法跟踪、反馈不够便捷的弊端,我们按照新的评价理念,及时引进相关信息技术平台,将学习过程纳入评价系统,引进学生自我诊断机制,从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和制度机制建设的角度,进行学业水平评价的系统改革。数据从入学跟踪到毕业,过程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诊断从自评发展到他评,既帮助学生自我改进,引导学生自主发展,又优化学业质量过程管理。经过近五年的努力,不断完善的学业质量管理体系,有效促进了学业质量的整体提升,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教学质量从“低谷”走上了“高地”。

3. 育儒雅之人:管理体制机制的更新与学校教育生态的优化

我们一直认为,初中教育是基础教育承上启下拔节的“腰杆”,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学生成长的发展需要,切不可为了一时的“成功”或“成才”而误了“成人”之大事。为此,我们以“雅”为取向,以校训为引领,按照“让每一位学生成为学习与成长的主人;让每一位教师成为研究与创新的主体”的管理理念,实施了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机制的更新。

一是组织结构上,淡化中层,强化基层,将副校长和中层干部下放到年级组,组成年级管理委员会,同时成立年级党支部、年级工会小组、年级家长委员会、年级团学联社,让各类管理力量向年级组聚焦,变宝塔式的层级管理为扁平化的网状治理,推动管理重心下沉。

二是管理体制上,班子一般成员,横管一个面,纵导一条线,坐镇一个点;师生日常教育以年级组为管理单元,年级主管;课程教学教研以学科组为业务主体,科组主导,让发展动力内生。

三是运行机制上,中层职能部门由指挥、组织、管控,转向指导、服务、协调;由学术委员会统筹学校“红棉杯”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表彰、教育教学教研成果“白兰奖”评审、学校教育年会筹办等运行机制;完善教职员工岗位工作第一责任人制度,努力向业务主体赋权。

扁平化、低重心、快反馈的组织管理体制机制,有效营造了学校的“卓”“雅”文化。一支有情怀、爱学生,身正学高、勤于研修、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的儒雅教师团队快速发展。一批又一批有自信、敢担当,举止文雅、情趣高雅、气质儒雅的现代中学生群体在这里快速成长,学校也开始获得各级各类的荣誉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变革还在继续,转型仍在路上。相信新时代公平而有质量的初中教育一定会在改革和探索中创生。

参考文献:

[1] 杨孝如.初中教育的困境与突围[J].江苏教育研究,2010,(9C).

[2] 叶澜.世纪之交中国学校教育文化使命之思考[J]. 教育改革,1996,(5).

[3] 杨小微,刘良华.学校转型性变革的方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4] 杨孝如.困境突围型初中品质追求的嬗变及其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15,(8).

注释:

①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岭南文化背景下初中生‘三雅教育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批准号:2015YQJK060)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办学学校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谁远谁近?
学校推介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