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凡
有人说,这是一个“焦虑蔓延”的时代。
从外部来看,技术革命带来了“淘汰焦虑”。当教育遇见AI,我们看到了未来的模样,但卻对更多的未知心存忐忑。2018年6月18日清晨,20多台京东配送机器人走上街头,为渐次上场的无人银行、无人超市、无人餐厅、无人驾驶等形成的“无人时代”再次刷新数据。人工智能从“狼来了”的传说,已然成为人类需要“get”的新技能。机器人将会取代人类吗?学校将会消失吗?教师职业将会被无情碾压吗?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代表,AI在给人类带来机遇和希望的同时,也为未来笼罩了一层扑朔迷离的色彩。
从内部来看,教育链条弥漫着“成功焦虑”。许多家长眼中都有这样一条“成功之链”:名小学—名初中—名高中—清华北大和世界顶尖名校,而且这个链条必须环环相扣,才能保证孩子拥有成功的人生。因此,“考不上好小学、好中学、好大学=找不到好工作=人生失败”的逻辑,让家长们从孩子一出生便开始进入“比拼”状态。不惜成本择校、不辞辛苦陪读、不计代价补课,严密设计、精心规划,用成人的笔触为孩子描画所谓的人生“坦途”……当畸形思维演变成常态逻辑,似乎整个社会都渗透着一股令人焦躁紧张的气息。
在这样的“集体焦虑”下,一些校长和教师也开始“被焦虑”起来。最典型的就是各种畸形“竞争”与过度“攀比”,以及隐含其中的“精英焦虑”。例如:一年一度的高考放榜季,各种圈子里最热的就是“分”与“率”的比拼:晒状元、晒排名、晒比率,学校晒、教师晒、媒体晒……毕竟孩子的“前程”、“好学校”的评判要“拿成绩说话”,而一连串的数字,又可以为资源、名师、优质生源的拓展增添砝码。然而几十个“状元”的辉煌光环,终究无法辉耀几百万名考生的真实未来。铺天盖地的“高考喜报”,与来自社会的焦虑相互映衬、相互推进。
在《焦虑的意义》的作者、心理学大师罗洛·梅看来,焦虑虽然让人痛苦,但适切的焦虑也可以使人心智敏锐,促使我们“不得不去认识自己”。因此,我们可以换一个视角来看待当前困扰学校教育的多重“焦虑”。或许唯有返璞归真,站在时代的旗帜下回归教育本源,才能真正觅得破解之道。我们不妨将以下三组关键词作为思考问题的切入点。
目标与理想。当我们追求分数、追求名次、追求各种比率时,不要忽略了理想、信念对学生健康成长的意义,要让孩子“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当下中小学生中存在一个普遍问题,就是没愿望、没方向、没追求;兴趣班是给父母上的,好成绩是给老师考的,人生目标是为“竞争”定的。还有很多家长把孩子规划进名校、规划出国门,但是,锦绣前程的美梦尚留余温,却骤然发现孩子面对社会无所适从,只能以“无所谓”的姿态,选择“宅”“啃”“浪”。这大概就是精神“缺钙”的连锁反应吧。
如何在学生成长的每一个阶段,用理想和信念为他们点亮一盏明灯,引领他们自信地跨越困惑迷茫,勇往直前地行走人生之路,从容书写自己的故事和传奇,这是学校教育在变革时代不变的责任与使命。
技术与情感。当我们应用技术、迷恋技术、深陷技术牢笼时,不要忽略了人文与情感对学生精神发育的价值,要让孩子依然能够传递友爱与温暖。我们不断领略新技术的“魅力”与“威力”:各种智能教学系统、计算视觉技术等让人眼花缭乱,“精准定位”“精准服务”成为核心词汇,个性化教育已经不仅仅停留于理念和口号……当生命的温度被演绎成一个个精准无误的数据和编码时,当我们以“精细”的计算来考量孩子的情绪起伏与情感需求时,不要忽略了面对面“走心”的沟通对一个孩子成长的意义,一位教师的举手投足对学生成长的启迪。
机器只是辅助人类的工具,如何让机器为我所用,而不是沦陷于机器的“攻城略地”,更取决于人类自身。如何在关注技术的更新迭代时,真正关注每一个生命真实的情感互动,才是大数据时代学校教育的应有之义。
生命与生存。当我们忙着为孩子规划课程、规划专业、规划所谓的成功人生时,不要忽略了对生命本真的追求,要让孩子依然葆有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为了规避激流和险滩,很多家长习惯性地替孩子做决定,帮孩子做选择;被包办的生活看起来精致完美,但这也导致孩子的适应能力、生存能力降至低点,这可能也是人类面对未来最大的危险。谷歌未来科学家雷·库兹韦尔在其《奇点临近》一书中,预测“在几乎任何领域都比最聪明的人类大脑聪明很多”的超人工智能出现的时间点是2045年;相对保守的专家们也将“与人类比肩”的强人工智能的出现时间预测为2040年。打开2040的时间窗口,人类所从事的哪种行业还能岿然不动?我们的孩子将何去何从?
人生没有绝对准确的预测和完美绝伦的准备。如何让孩子在时代长河的跋涉中拥有可持续生长的“能量”与“装备”,比如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驱动的学习能力,这可能才是学校教育直面未来应该保持的姿态。
(作者单位:中小学管理杂志社)
(编辑 孙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