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上登陆”比赛看中国05式两栖装甲车族

2018-09-18 08:27宋涛
兵器知识 2018年10期
关键词:航速突击火力

宋涛

刚刚结束的国际军事比赛中,中国承办了4个项目的比赛,并全部夺得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其中,在福建石狮举行的“海上登陆”项目是中国首次承办,和其它3个项目一样,使用的也是中国自主研发生产的装备。而作为海军陆战队的主战装备,05式两栖装甲车族受到了参赛各国选手的一致好评。首次驾驶05式两栖战车的俄罗斯参赛队员马也铁夫就说:“中国战车强劲的动力和先进的火控设备让人印象深刻。”这也表明,05式两栖装甲车族已成为我国海军陆战队跨海登陆作战的利器。

跨海登陆的巨大压力

作为两栖作战的主力军,中国海军陆战队从创立之日起就被赋予了跨海登陆、解放台湾的先锋任务。但在很长时间里,海军陆战队严重缺乏合适的装备。

组建之初,海军陆战队的装备基本沿袭自陆军,其中坦克团的装备甚至还是二战时期的苏制老式坦克T-34!尽管上世纪80年代重建以后,海军陆战队陆续装备了各种专用的两栖车辆,如63式水陆坦克、77式两栖装甲输送车等,但这些车辆设计基础老旧,性能相对落后。

例如,63式水陆坦克还是上世纪60年代初,在参考苏联PT-76水陆坦克的基础上研制的。从设计理念上说,63式坦克主要是跨越江河湖泊等内陆水面为主,只适合短时间穿越水面,对于海况的适应能力较差,无法在恶劣的海况下高速、长距离浮渡巡航。根据设计指标,63式水陆坦克仅能抗3级风和1.2米高的海浪,相当于3级海况而已。而且其海上航行速度只有不到10千米/小时,如果从离海岸线10千米以外的登陆舰上开始泛水,要一个多小时才能登陆。

此外,63式坦克的主武器僅仅是一门85毫米坦克炮,防护能力更加薄弱,最大装甲厚度仅有20毫米。不但面对当时台军装备的M48/M60系列主战坦克毫无胜算,即使是面对同样“历史悠久”的M41轻型坦克都未必能赢。尽管后来改进出的63A式水陆坦克改善了海上航行性能和火力,但提升幅度有限,并且防护、航行速度等诸多问题仍然无法解决。

至于在63式水陆坦克基础上研制的77式两栖装甲输送车,同样具备63式坦克的诸多不足。更重要的是数量还不多,每个陆战旅仅有1个两栖战车营,还主要用来运输85毫米加农炮或者122毫米榴弹炮及其炮班。因此,当年的中国海军陆战队很大程度上是以步兵为主的队伍。当时曾有美国学者称中国的两栖部队是20万人大游泳,虽然辛辣,倒也不是完全瞎说。

正因为如此,很长时间里,中国海军陆战队的典型登陆样式还是颇有二战风格的步兵部队蜂拥抢滩登陆,这一点从当年的演习画面也不难看出。但在现代化的海岸防御体系面前,这种登陆方式既缺乏火力支援、又缺少装甲防护,可能带来的惨重伤亡可想而知。上世纪90年代的大规模登陆演习中暴露出不少问题,两栖车辆方面的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面对这种状况,海军陆战队上上下下压力巨大。因此,虽然63A式水陆坦克在90年代末改进成功并装备部队,但我军并不满足于这一“过渡产品”,而希望拥有更新、更好的两栖战斗车辆。也就是在这个阶段,美国新一代两栖战斗车AAAV正被炒作得甚嚣尘上,更加剧了中国海军陆战队的焦虑情绪。

2000年上半年,军方向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提出,尽快研制一种可以渡海突击的新型两栖战车。

速度,要的就是速度

两栖战车作为一种特殊的装甲车辆,除了传统的火力、防护、机动三大性能,水上性能更是其特别要注意的方面。那么,新的两栖战车应该突出哪一方面的性能呢?部队的要求很明确:新型两栖战车的水上航速要比63A式水陆坦克有大幅度提高。

两栖战车的水上航速有多重要?这一点从美国海军陆战队装备的两栖车辆的演变就能看出来。从二战时期装备的LVTP5到现役的AAV7,再到已经下马的AAAV/EFV,美国两栖战车别的方面变化可能不大,但水上航速的进步是最明显的,从每小时10.9千米到每小时13.5千米,再到每小时46千米。

美军为什么这么重视水上航速?这与上世纪末美军战略思想的变化有关。苏联解体之后,美国成为世界独霸,开始陷入一种“独孤求败”的心态,觉得天下大可以任其遨游。其海洋战略也从“在海上”变为“从海上”,“由海向陆”成为美军最时髦的战略思想之一。美国海军陆战队考虑的问题变成了怎么尽量快、尽量多地把兵力兵器从两栖战舰艇投送到对方的海岸和纵深,在对手还没有来得及反应和组织好防御之前就完成登陆。AAAV/EFV的高航速正是在这一指导思想下的产物。

对于中国军队而言,提高水上航速同样有着现实的意义。台海对岸经过几十年的经营,已经构筑了绵密的海岸防御体系。在现代技术条件下,海岸防御体系对海打击能力已经大大加强,攻击距离也大大提升。大中型两栖舰艇如果还想“浩浩荡荡”地直接抢滩登陆会损失巨大,尤其是对于第一波登陆部队而言,停留在距离海岸线30千米的海天线外已经是最起码的要求。这也意味着两栖战车必须从更远的距离上开始泛水冲击,自然需要更快的速度来缩短冲击时间。另一方面,海水有一定的流动方向和速度,如果两栖战车的航速不足,就很难控制水上航向,跑偏到非指定位置,这种情况在二战诺曼底登陆中就曾经大量出现过。

不过,要想实现部队要求的水上航速大幅提高可并不是件容易事儿。传统的两栖战车大都是采用排水型车体。简单的说,就是在水中的时候,车体重量全部靠水的静浮力来支撑。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这也就意味着车体需要有很大一部分浸入水中,航行时也就会产生很大的阻力。这种情况下,要想提高航速,就必须大幅提升动力设备的功率。据计算,需要的功率与速度的3~3.5次方成正比,也就是说,要想把两栖战车的水上航速提升一倍,采用排水型车体的情况下,就需要8倍于原动力系统的功率。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个装甲车辆使用的发动机能有这个功率。

所以,新型两栖战车必须改变车型。美国人为了实现高速水上行驶,在AAAV/EFV两栖突击车上使用了滑行车体,效果明显。现成的成功经验自然也启发了中国的设计团队。

中国设计团队通过“頭脑风暴”想出了不少别出心裁的好点子:独特的首尾滑板设计,其中首滑板还可以根据海况和航速调节角度,以达到效率最大化;可以收放的战车履带,大大降低水中航行时的阻力;方向控制系统也采取了低速时调节两侧喷水水门、高速时使用侧边舵的两套系统,以保证任何情况下都能效率最优……

除了在车体上做文章,新型两栖战车的动力是在国产新型主战坦克的发动机基础上改进而成,功率可调,其水上功率最高达1 600马力。虽然与美国的AAAV/EFV两栖突击车高达2 700马力的发动机不能比,但比此前的两栖战车已有了大幅提升。不但保证水上航速达到了每小时30千米以上,也大大提升了其地面机动的能力。

由于美军的AAAV/EFV两栖突击车因为种种原因最终黯然下马,使得中国的新型两栖战车成了世界上水上航速最快的现役装甲车辆,创下一个“世界第一”。而05式两栖战车的速度也多次给俄罗斯军人留下深刻印象,早在2015年举办的“海上登陆”项目前身“里海赛马”比赛中,05式两栖战车就以超出BTR-80轮式装甲输送车一大截的水上航行能力让俄罗斯人叹为观止,甚至临时修改规则。今年的比赛中,有机会亲自驾驶05式两栖战车的俄罗斯军人更对之赞不绝口。甚至于俄罗斯最新研制的两栖战车BMMP也在水上航行机构方面借鉴了05式两栖战车的设计。

世界最强两栖车族

除了水上航速外,05式两栖战车还创下了多项“世界第一”,最值得一提的当属火力最强。

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两栖作战力量,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两栖车辆基本上以突出人员运载能力为主。其主要原因是因为美国海军陆战队拥有超强的海空支援力量,不但陆战队自己编成内就有强大的海上和空中支援部队,还能得到美国海军和空军的支援,因此,美海军陆战队对于两栖车辆本身的火力要求并不高。早在LVTP5时代,还有一个装105毫米榴弹炮的支援战车的变型车;到了AAV7时代,装105毫米榴弹炮的变型车压根就没有进入样车阶段。至于昙花一现的AAAV/EFV项目中,则根本就没考虑过设计重火力的支援战车。

但中国军队面临的作战环境和建设目标完全不同,海空支援力量与美军相去甚远,中国海军陆战队更多地需要依靠自身登陆平台提供直接火力支援。因此,早在05式两栖战车之前的时代,我军就曾经在63式水陆坦克基础上改造出63A式水陆坦克,为其装上105毫米坦克炮,使其具备了和对手主战坦克正面较量的能力。

05式两栖战车延续了这一传统。作为车族中最重要的两种型号,05式两栖步兵战车和05式两栖突击车的火力在同类型车辆中堪称遥遥领先。其中05式两栖步兵战车的双人炮塔配备了一门30毫米机关炮和两枚“红箭”73C反坦克导弹,对付常见的装甲车没什么难度;而“红箭”73C反坦克导弹足以对付早期第三代主战坦克的正面装甲。这一火力配置已达到甚至超过世界主流步兵战车的水平,更是远远超过AAV7两栖战车40毫米榴弹发射器加12.7毫米机枪的配置。

05式两栖突击车的火力就更加强大。该车配备了105毫米线膛炮,技术来源于大名鼎鼎的英国L7型105毫米线膛炮,在消化吸收过程中,我国对其做了进一步的改进。该炮曾用于我军装备的59D式主战坦克、63A式水陆坦克,05式两栖突击车上装备的是最新的改进型号,其2 000米距离上的穿甲能力足以击穿台军装备的M60、M48等主战坦克正面装甲,对第三代主战坦克也能形成威胁。此外,考虑到两栖作战时,05式两栖突击车很可能需要为登陆部队提供各种火力支援,要对付的目标也远不止主战坦克一种,该炮配备的弹种多样,科研部门甚至还专门为其研发了反工事弹,性能优异。可以说,05式两栖突击车在登陆作战中堪称“全能支援战车”,无论主战坦克还是工事,无论装甲车辆还是敌军人员,都在该车打击范围内。

除了武器威力,05式两栖战车的火控系统也相当先进。05式两栖突击车的火控系统与主战坦克的火控系统近似,很多现代装甲战斗车辆的“标配”该车都有。考虑到两栖作战的特殊性,两栖战车将很可能需要在泛水过程中对敌人目标进行打击,05式两栖突击车在海上航渡遇到浪涌时,仍然能够正常射击并保证精度。

可以说,无论两栖步兵战车还是两栖突击车,05式都是当前世界同类型车辆的佼佼者。其中,05式两栖突击车更是目前独一无二的“两栖全能火力支援车”。

除这两种主要车型之外,05式两栖战车还包括了两栖装甲指挥车、两栖装甲抢修车、两栖122毫米自行榴弹炮等多种变型车,这些变形车的底盘最大限度地通用,能够全方位地构成完整的两栖作战体系,同时还能大大降低后勤维护的难度,堪称世界最强两栖车族。

两栖战车意义重大

冷战结束以来,两栖作战的战术不断变化和发展,“垂直登陆”、“超地平线登陆”等新概念陆续提出。在这些新概念下,似乎传统的泛水抢滩登陆成了落后的概念。美军AAAV/EFV项目的下马,除了预算因素外,或多或少也受到了这类思潮的影响。在很多人看来,新概念两栖作战足以解决“第一波登陆”的问题,后续上陆部队面对的威胁不值一提,所以用什么平台并不重要。

但值得注意的是,任何一种作战理念都是基于使用这些理念的军队自身基本情况的。美军有强大的空中力量,有强大的两栖突击平台,有数量空前的運输平台,有MV-22、CH-53这样运载能力超强的运输工具……这些基本条件决定了美军有能力通过垂直登陆或者超地平线登陆,向海岸后方投送一支实力强大的地面部队,并且这些地面部队还能得到强有力的空中和海上支援。这支远程投送的部队真的能如很多人设想的那样解决问题,所以,直接抢滩登陆的确已经不那么重要。

但对于中国来说,这些先决条件要么还不充足,要么压根就没有。这就意味着,我军通过这些新概念登陆方式能投送的力量有限,而且这些力量还缺乏充足的支援。因此,未来我军的两栖作战模式仍将会以抢滩登陆结合垂直登陆的方式展开,而且抢滩登陆投送的力量将会是主要突击力量。

在这种模式下,05式两栖战车车族的意义就显得格外重大。它们意味着更快的冲击速度、更短的冲击时间,也意味着更密集的直接打击火力、更准确的攻击效果,更意味着战斗能从海上开始、与上陆后的战斗无缝衔接……所有这些都意味着,我们的对手将无法按照自己的设想展开兵力,更意味着我们的对手甚至将无法阻挡来自水上的直接突击。

所以,可以想像,乘风破浪、蜂拥而至的05式两栖战车必将成为我军两栖作战最锋利、最有效的尖刀。

[编辑/行 健]

猜你喜欢
航速突击火力
大连港超大型船舶夜航可行性研究
水下拖曳航行器水动力和拖缆姿态仿真分析
轻度火力
螺旋桨后移对船舶性能影响的分析
内河船舶营运航速选择的探讨
国产96式坦克快速突击
颠倒蛋
年底突击
卡-60轻型突击运输直升机结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