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妮 梁伟艳
【摘 要】 大数据背景下应以微信为技术支撑,建立以学校为单位的学前儿童家长学校单元,实现资源共享,推动特色教育发展。
【关键词】 大数据;学前儿童;家长学校;微信;建设
一、家长学校的含义
家长学校最早起源于广东。在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及经济发展,整个社会人们的生活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青少年的成长环境也发生改变,为了使家庭成员及青少年适应生活环境的快速变化,产生了家长学校这种新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就家长学校的含义而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家长学校其教育对象是全体家庭成员,为促进家庭成员的素质发展,并以促进家庭和谐幸福为目的。狭义的家长学校仅指服务于学校,以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目的,以学前儿童家长为教育指导对象,通过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达到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狭义的家长学校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希望以此为基础,能达到广义家长学校的内涵,最终实现促进家庭和谐幸福的目的。
二、家长学校的发展
1、家长学校的发展
就教育目的而言,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就教育功能而言,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功能互补,因此学校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才能促进青少年素质的全面发展。办好家长学校具有共同促进孩子和学校发展的功能,且办好家长学校是促进家庭教育和家校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当前社会上的家长学校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由教育部门管理的“学校家长学校”,二是妇联为主管理的“社区家长学校”,以第一种模式为主体。这两种模式各具优势,有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作用。但由于分管机构不同,出现多头管理或分头管理的现象。各自为政或缺乏沟通,形成合力的目标无法真正落实到位。由于对家长学校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使得家长学校的教学质量偏低。
2、家长学校的办学模式
(1)传统家长学校的办学模式。在家长学校发展的过程中,其办学模式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从最开始的授课式,转变为座谈式、参与式再转化为参与式及体验式。授课式是一种比较传统的“家长学校”的办学模式,即集中向家长讲述有关教育学、社会学、教育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有关教育对策、措施、案例分析。座谈式是通过讲座、座谈等形式,指导家长开展常规教育的办学模式。它调整了家长学校的教学形式,在做好家长教育孩子的参谋工作的同时,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参与式是通过让家长参与学校的校园文化的建设、参加学校的节日活动等的办学模式。如家长通过参加学校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看到自己的孩子的特长,又欣赏到别的孩子的擅长,倍受鼓舞,调动其教育子女的积极性;建立家校联系卡、建立家长档案,规范家庭教育;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听孩子们上课等等……让家长参与学校活动等方式来进行实用的、可操作性的教育知识的传播,提高了家长的文化素养。体验式是家长学校中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的一种类型。学校有时会组织家长孩子共同参加联欢会、运动会;有时则专门设定一个主题,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探究;有时还会让他们走出去,从不同的视角看世界,交流观点。两代人在老师的引导下,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2)网络家长学校。运用网络技术开辟家校联系新渠道,是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新思路,也是学校管理改革中的一种创新。建立网上家长学校,是新时期“家长学校”的一种新模式。网上家长学校,与家长开放的交流;建立家长论坛,方便家长进行问题的探讨,经验的交流。通过互联网实现家长与学校间的双向交流,是除了电话、家访和家长会以外的崭新家校联系方式,这种交流打破了时空限制,交流起来无拘无束,畅所欲言。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架起学校、家庭之间实时、快捷、有效沟通的桥梁,形成社会、学校、家庭和谐共育的局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但由很多家长信息化技术运用能力较弱,还不能有效地发挥其网络教学的最佳效果。
三、大数据背景下的家长学校
1、大数据背景下家长的学习特征
新媒體时代背景下,人们生活节奏变快,传统媒体支撑下的网站、手机短信等单一传播管理模式家长学校平台,无法满足家长的需求。人们的学习主流学习方式为移动学习和碎片化学习方式。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7年01月22日发布《中国互联网络第39次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其中,用手机上网的人群达到95.5%,移动互联网环境的变化与发展,改变着网民的上网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据2016版《微信影响力数据可视化年度统计》,到2016年2月我国微信用户达到6.9亿人,其中微信用户男性为主,男女用户比为2:1,且超过90%以上用户人群每天必须使用微信,且使用频繁,62.3%用户每次打开微信必刷“朋友圈”。统计报告总指出用户使用微信前三的功能为:朋友圈,微消息,公众平台;对于朋友圈的多样性,用户更喜欢图片文字类内容,公众号类用户更喜欢看资讯图文和短视频。资讯、社交工作、学习的微信使用习惯已经养成。
2、大数据背景下家长学校的发展
微信的信息传播是一种双向过程,家长不仅是单纯信息消费者,也是筛选者、信息再处理者,微信的组成要素有以下四个部分:微信公众平台、微信移动(网页)客户端、朋友圈、微信群。微信在传播、开发、社交、集成方面相比其他同类平台表现突出,满足家长学校设计与功能上的需求,微信在社交关系上可以紧密连接学校老师与班级家长朋友圈群体,信息传达准确无误,微信的微社区可融合 BBS 论坛的功能,满足家长间的异步交流与学习协作。在教学内容方面,微信可以传播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类型的信息,满足家长对学习内容的要求。
现代社会微信渐渐融入用户的生活与工作,满足并掌握用户着的使用习惯,为家长提供一站式体验。这种体验使用户使用该平台的频率增高,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去习惯性获得碎片化学习内容与推荐,这一系列传播是自然的被动的,并非任务式的打开,家长的学习心态比较轻松、学习效果也比较好。
四、结语
微信家长学校的建设可由各地政府牵头,联合当地的学校,分别建立微信公众平台。平台上的资源可共享,也可设置特色单元,这样满足不同需求的家长。微信是一种适合现代人们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通讯工具,满足并掌握大家的使用习惯,建立在微信基础上的家长学校建设比较符合现代家长的需求,也是我们在现代发展有效的家长学校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李季.家长学校发展:问题、对策、创新[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29-4.
[2] 李兴伟.基于云平台建好农村网上家长学校[J].新课程(小学),2014.07.167.
[3] 翁秀琴.基于网络的家校互动平台设计与开发[D].陕西师范大学,2008.
[4] 吴学英.网上家长学校--家校沟通的桥梁[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5.01.13.
[5] 陈燕.社交与教育功能视角下的微信传播[J].现代教育技术,2015.07.120-126.
【作者简介】
李 妮(1984-)女,陕西三原人,硕士研究生,陕西学前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发展.
梁伟艳(1991-)女,陕西榆林人,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本科学生,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