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文
【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骨盆骨折合并多根肋骨骨折患者的护理方式和效果。方法 本文选择了在2016~2017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骨盆骨折合并多根肋骨骨折患者60例,将其分为了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两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综合护理组综合护理,随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后并发症发病概率。结果 综合护理组患者的护理后并发症发病概率要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骨盆骨折合并多根肋骨骨折患者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方式,能够降低患者的护理后并发症发病概率。
【关键词】骨盆骨折合并多根肋骨骨折;护理;方式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18..01
骨盆骨折合并多根肋骨骨折一般是遭受到重创之后而形成的,因此,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且经常会伴随着内部器官和组织出血、休克、胸腹腔内器官和组织受损等症状,医院需要对此类患者采取及时的治疗和护理[1]。为此,本文选择了在2016-2017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骨盆骨折合并多根肋骨骨折患者60例,分析了骨盆骨折合并多根肋骨骨折患者的护理方式和效果。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择了在2016~2017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骨盆骨折合并多根肋骨骨折患者60例,将其分为了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两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其中,综合护理组中有男性16例,女性14例,患者的出血量均在150~550 mL之间;常规护理组中有男性17例,女性13例,患者的出血量均在140~540 mL之间。
1.2 实验方法
给予常规护理组患者常规护理,如对患者进行吸氧护理、身体指标监控、药物护理、危重症护理等,并将患者病情及时汇报给主治医师。给予综合护理组综合护理,具体如下。
1.2.1 急救护理
护理人员在接收到患者之后,需要对其进行急救护理,并为患者开放静脉通道,必要时可以开放两个静脉通道,通道最好是建立在患者的上肢部位和颈部部位,尽量要避开患者下肢,以此来预防患者体液进入到血液循环系统中[2]。在搬运患者的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对患者的移动,以此来避免患者出现大量失血现象。
1.2.2 体位护理
体位护理是骨盆骨折合并多根肋骨骨折患者护理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护理工作,并且护理人员需要针对不同的临床症状来选择相应的体位护理方式。如果患者的盆骨骨折位置相对稳定,且未出现大规模出血,而肋骨骨折引发了胸腔积液,体位护理工作需要以排出患者体内积液和预防感染为主,应用侧卧体位;如果患者的盆骨骨折位置十分明显,需要立即接受手术,且肋骨骨折不是十分明显,需要保持平卧体位;如果患者的盆骨和肋骨骨折现象均十分严重,需要另患者保持平卧体位,并對患者进行肋骨骨折并发症预防护理,如闭式引流等[3]。
1.3 观察指标
本文选择的观察指标是两组患者的护理后并发症发病概率,并将护理后并发症统计分为了压疮、骨折位移、失血性休克、肺部感染。
1.4 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中对数据的统计学处理,均使用SPSS 19.2.0软件,其中涉及到的计数资料,以率(%)进行表示,采取卡方检验法。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综合护理组患者的护理后并发症发病概率为3.33%,常规护理组为20%,综合护理组患者的护理后并发症发病概率要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说明在骨盆骨折合并多根肋骨骨折患者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方式,能够降低患者的护理后并发症发病概率。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 论
本次实验数据说明了,在骨盆骨折合并多根肋骨骨折患者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方式,能够降低患者的护理后并发症发病概率,为此,针对骨盆骨折合并多根肋骨骨折患者,护理人员可以应用综合护理方式。
综上所述,在骨盆骨折合并多根肋骨骨折患者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需要从全面采取护理措施,并针对患者的不同临床症状选择不同的护理方式,实现对压疮、骨折位移、失血性休克、肺部感染等治疗后并发症的合理有效预防[4]。此外,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以患者的盆骨骨折严重程度为主,进行护理工作,随后再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肋骨骨折护理。
参考文献
[1] 刘秀兰.骨盆骨折合并多根肋骨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工程,2016,2407:98-100.
[2] 刘亚琼.浅谈对骨盆骨折合并多根肋骨骨折患者实施的护理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04:189+194.
本文编辑: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