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宇鸣
摘 要 近年,“阳光体育”作为一个全新理念备受推崇。基于阳光体育背景的青少年户外运动,不仅有助于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而且能够增强地区体育文化氛围,培养青少年的体育锻炼兴趣,使其逐渐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本文通过论述阳光体育背景及内涵,分析将其应用到青少年户外运动中的意义,以期推进青少年户外运动发展。
关键词 阳光体育 青少年 户外运动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户外运动能够增强青少年的体质,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相较于其他体育项目,户外运动具有开放性、挑战性特征,推崇亲近大自然。在户外运动中,也没有太多规则限制,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极为有利。作为阳光体育运动最佳呈现形式,青少年户外运动已经越来越多被纳入学校、社区等体育教育中。
1阳光体育背景及内涵
1.1阳光体育背景
青少年的年龄、心理特征决定了其活力十足,生命力旺盛。他们的身心健康直接关乎祖国未来发展。近些年,青少年体质普遍下降,推崇“阳光体育”理念,并在学校、社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能够帮助青少年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使他们拥有充足的睡眠。
1.2阳光体育内涵
首先,阳光体育运动强调休闲性,青少年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等投入到户外运动中,放松身心,在游戏和体验过程中,感受体育的乐趣,逐渐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推进其全面发展;其次,阳光体育运动强调青少年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的主体性。它依托休闲体育特性,对青少年的主体活动能力和热情等进行激发,使其认识到自身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的主体性,并通过兴趣支配充分发挥自身的体育潜能,在这一过程中收获快乐;第三,该运动形式强调的是人文精神的同归。无论是阳光体育运动,还是休闲体育,文化气息极浓,消遣性和娱乐性兼备,使青少年在运动过程中释放身心,张扬个性。体育项目的设置非常具有趣味性,且人文情怀极浓,满足了青少年的体育运动需求。
2开展阳光体育青少年户外运动的意义
2.1崇尚健康生活方式,增强青少年体质
结合青少年的身心特征,在阳光体育背景下,开展青少年户外运动,给予了青少年充足的体育锻炼机会,增强其身体素质的同时,也帮助他们在无形中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青少年要将每天的训练时间保持在1小时左右,通过该种方式强健体魄,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社区文体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或体育教师适当向青少年传授健康知识、运动技能方面的知识等,帮助青少年认识到拥有健康体魄和心理的重要性,鼓励他们结合自身兴趣和身体情况等,对体育训练项目和内容进行科学选择,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及良好生活习惯。
2.2疏导心理疾病,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
虽说,青少年的年龄比较小,但他们面临沉重的课业负担和就业压力,很容易滋生各类心理疾病,对其日常学习和发展不利。鼓励青少年走到户外,进行体育锻炼,能够使他们在温暖的阳光下放松身心,宣泄不良情绪,调节大脑神经系统等。这对青少年日常学习和良好性格的养成极为关键。当青少年在户外运动中收获快乐,其自然而然便得到了身心的放松和压力的释放,青少年心理疾病发生概率也随之降低。
2.3优化地域环境,赋予农村学生同等体育锻炼机会
将阳光体育理念应用到青少年体育运动中,鼓励他们参与户外体育锻炼,最根本的目的在于让体育锻炼成为青少年日常生活学习中的一部分,将终身体育锻炼意识逐渐渗透到他们的心中。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青少年都能够参与户外体育锻炼。农村学校要结合地域特征,挖掘青少年喜爱的体育项目和户外运动形式等,将乡土体育项目和传统体育项目相结合,让阳光体育理念渗透到每一个青少年的心中,使他们感知体育运动的魅力。
3基于阳光体育背景的青少年户外运动发展
很多西方国家很推崇青少年户外运动,将其作为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但我国在青少年户外运动方面的研究仍然比较薄弱。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秉承阳光体育理念开展户外运动,对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发展都非常有利,长期体育活动实践中也能够培养青少年优良品格。
3.1学校体育与户外运动结合,豐富阳光体育内容
应试教育环境下,青少年体育课程占比普遍较少,体育课堂参与度不高,导致他们的体育技能相对较弱。无论是身体素质,还是课堂积极性普遍偏低。 无论是学校,还是文体中心,都应将树立阳光体育理念,强化小学生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锻炼。因户外体育运动具备开放性和实践性特点,能够帮助青少年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实现体育教学目标。户外运动作为青少年体育训练的全新类型,引导青少年走到户外享受体育锻炼的乐趣。该教学理念和方法恰恰契合了阳光体育理念,为青少年提供了广阔的体育锻炼及户外运动空间,青少年既可以在学校操场上进行体育锻炼,也可以到体育馆、辖区运动场等进行体育锻炼,课内、外体育教学中的户外运动形式和内容也更加多样化。
3.2结合户外运动特点,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体育教学中存在项目单一的情况,导致青少年的体育积极性普遍偏低。具体课程实践中没有将青少年作为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使他们在体育学习中过于被动,青少年普遍对体育课程丧失信息。文体中心恰恰弥补了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不足,通过特色体育项目,呼吁和鼓励青少年参与到户外体育运动中。这类户外运动没有严格的规则要求,趣味性强,简单的外部环境空间便可实现,几乎每个青少年都能参与进来,对青少年的吸引力很大。户外运动以自身独特魅力,凸显了青少年在体育运动中的主体地位。
3.3设置实用型青少年户外运动模式
现如今,针对青少年的户外运动模式很少,应对西方户外运动模式加以借鉴。青少年体育工作应强调户外和营地两个方面的内容,注重青少年的体验感。政府和体育、教育部门等要结合阳光体育理念下青少年户外教育需求,加大政策引导和实施力度,制定与户外运动相关的管理条例,鼓励学校和体育教师、文体中心工作者等,对新型户外体育教育机制进行探索,并将其应用到青少年体育训练中来。目前,很多一线城市已经认识到了青少年户外运动的重要性,除了常规校园户外运动之外,也通过区域文体中心的介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户外体育运动项目。例如,北京市东城区结合自身的历史文化保护街区特性,呼吁辖区青少年在业余时间参加“胡同跑” 项目,在胡同中开展体育锻炼。通过这一方式使青少年在户外运动过程中感受老北京数百年的胡同文化风貌。
3.4依托理论和实践,丰富青少年户外运动课程系统
青少年户外运动在我国仅属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明确的系统,缺乏外部实践。依据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对青少年户外运动课程体系进行丰富和完善,丰富体育课程知识储备,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将户外运动的作用发挥到最大,确保青少年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的提升。近年,我国很重视青少年综合素质培养,而体育项目也被纳入日常考试。除了学校体育教育和体育理论知识教学外,辖区文体中心也要注重户外体育运动模式的探索,通过各类主题运动会,丰富青少年户外运动内容和形式,为青少年营造良好开放的体育运动环境,让其在自由自在的户外运动中收获快乐和成就感。
4结语
综上所述,青少年户外运动契合了当前倡导的阳光体育理念。学校和区域文体中心要改变以往青少年体育训练模式,增加户外运动比重,结合阳光体育内涵及青少年户外运动要求,将常规体育教学与户外运动相结合,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到户外体育运动中。同时,结合地域特征及青少年的户外体育运动需求,不断丰富户外体育的内容和形式,并注重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融入,在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对青少年户外运动课程系统进行不断丰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王玉洁.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青少年体育训练的实践与探究[J].青少年体育,2017(09):121-122.
[2] 张帆.阳光体育背景下排球运动对中学生身心发展影响[J].西部素质教育,2017(04):69-69.
[3] 潘正井.基于“阳光体育”背景下的小学体育活动策略[J].学苑教育,2014(21):22-22.
[4] 王志杰.基于阳光体育背景下小学足球课的开展[J].陕西教育:教学,2017(12):59-59.